靳印
(吉林大学哲学社会学院基础心理学 吉林长春 130012)
摘 要:本文对影响大学生时间管理的因素研究进行了回顾,综述了心理控制源,压力应对方式,人格,父母教养方式对大学生时间管理的影响,并阐述了大学生时间管理的研究现状。
关键词:大学生;时间管理倾向;因素分析
时间管理是对时间进行控制和操纵以至于在同样的时间内使效率和效能最大化,个体赋予自己的一种内在管理素质。而对于时间管理倾向,研究者大都认为时间管理倾向可分为时间价值感、时间监控观和时间效能感三个维度。黄希庭教授认为时间管理倾向是一种动力性的人格特征, 它由时间价值感、时间监控感和时间效能感构成, 反映了人们对待时间的态度和价值观念, 推动个体向一定的目标行动。[1]
1 大学生时间管理的倾向性的现状
大学生的时间管理倾向会随着学习、工作、担任学生干部情况而变化。学习成绩好和担任各种职务的学生,他们对时间利用比较充分。大学生时间相对充裕,但相当一部分学生对时间的利用状况并不满意,只有一小部分学生满意自己的时间管理。正如吴迎峰对大学生时间管理现状调查发现:大学生当中大约有 48%学生具有较强的时间管理倾向,22%较弱,28%一般[2]。
由此看出大学生时间管理普遍不合理,大约一半以上的大学生不知道该如何分配时间,不能在给定的时间内做一些应该做的事情,一些学者对影响大学生时间管理的因素进行了研究。
2 影响大学生时间管理倾向的因素
2.1 心理控制源对大学生时间管理的影响
心理控制源是指人们对行为事件结局的一般性看法。内控型的人将把行为结果归因于类似能力、努力的内部因素;外控型个体则会把行为结果归因于外部压力,如机遇等。
大学生心理控制源与时间管理存在显著负相关。张永红研究发现内控型学生在时间效能感和时间监控感得分普遍高于外控型大学生[3]。周静等人的研究也发现心理控制源与时间管理监控观、时间效能感有显著的负相关,与上述研究结论一致 [4]。另外,高麗娜等人采用黄希庭、张志杰编制的时间管理倾向量表、内在-外在心理控制源量表及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对大学生进行测试,也发现心理控制源与时间管理倾向之间也存在显著的负相关[5]。
由此,心理控制源对大学生时间管理有显著影响,是影响大学生时间管理的一个重要因素,内控型的人对时间管理相对成熟,外控型的人则不然。
2.2 压力应对方式与大学生时间管理倾向的影响
应对方式是一种包含多种策略的、复杂的、多维的态度和行为过程,个体对压力情境的认识、应激程度、面对方式(消极逃避或者积极面对)。
李敏对大学生时间管理状况进行调查发现:理科生比文科生有更高的时间价值感,在时间管理压力方面更加成熟。应对方式积极的个体在时间管理方面比较成熟[6]。何伟强等人研究发现大学生时间管理倾向与心理压力之间不存在显著相关,但大学生时间管理行为效能对其心理压力具有显著的预测作用[7]。压力方式对时间管理倾向的影响存在分歧,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2.3 人格对大学生时间管理倾向性的影响
人格是个体在适应环境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系统的独特的反应方式。狄敏等人对大学生采用时间管理倾向量表和A型行为量表对大学生进行调查发现不同人格者在时间管理倾向总分和各个分量表得分上存在显著差异,A型人格个体进取心强,对时间的监控、价值感和效能感高于B型平和个体[8]。唐名淑研究发现也认为A型行为模式的大学生时间管理倾向在性别、年级与学历上存在一定的差异,A型行为模式的大学生在时间管理倾向的总分及各因子上有统计学意义[9]。
2.4 父母教养方式对大学生时间管理的影响
父母教养方式是指父母在抚养、教育儿童的活动中通常使用的方式,大致可分为专制型、溺受型、放任型、民主型。父母教养方式对大学生时间管理具有良好的预测作用,良好教养方式对大学生养成良好的时间管理模式具有积极作用。
父母教养方式对大学生时间管理具有很大影响,性别差异显著。赵海信发现在父亲教养方式上存在性别差异,其中在惩罚严厉、拒绝否认和过度保护维度上,男生得分显著高于女生;时间管理倾向、价值感和时间监控维度,女生得分显著高于男生;父亲偏爱对大学生的时间价值感、父亲情感温暖理解对大学生时间监控观和时间效能感都具有很好的预测作用[10]。然而李玲等人发现时间管理倾向总分和各分量表上不存在性别差异。父母温暖理解、父亲惩罚严厉对时间管理倾向有显著的积极影响,父母的拒绝否认对时间管理倾向有显著的消极影响[11]。
3 研究展望
以上研究分别从心理控制源,性格,父母教养方式,和学习因素对大学生时间管理倾向性的作用从定性的角度进行了系统全面的分析,缺乏定量研究,以后的研究可以从以下方面进行深入:
定性与定量研究结合,深化对交互作用研究。文章中没有告诉我们这些因素究竟在多大程度上影响了大学生时间管理,在这些因素中是独立地影响大学生的时间管理还是因素之间存在的一定的交互作用。
注重影响大学生时间管理的外在因素研究。之前研究认为心理控制源,人格,应对方式等内在因素对时间管理的影响,应当结合外在因素,例如:学校社会氛围,学生的人际关系。
参考文献:
[1]黄希庭, 张志杰. 青少年时间管理倾向量表的编制[J].心理学报, 2001,33( 4): 338– 343.
[2]吴迎峰.大学生时间管理现状与对策[J]. 人与教育, 2007, (309-310).
[3]张永红. 大学生心理控制源和时间管理倾向的相关研究[J]. 心理科学, 2003 (3), 567–568.
[4]周静, 王卫红, 李丹. 大学生心理控制源、时间管理倾向与成就动机相关性[J].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2013(2), 307-309.
[5]高丽娜, 李丽娜, 闫亚曼. 大学生时间管理倾向与心理控制源、一般自我效能感的相关研究[J].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2009, (7), 838–839.
[6] 李敏. 大学生时间管理倾向与压力应对方式的关系[J]. 中国学校卫生, 2008,(3), 233–235.
[7] 何伟强, 胡建梅, 徐建华. 大学生时间管理倾向与心理压力的关系研究[J]. 思想·理论·教育, 2004,(Z1), 105–107.
[8] 狄敏, 黄希庭, 张永红. 大学生时间管理倾向和A型人格的关系研究,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2004, 12(2): 154–155.
[9]唐名淑. A型行为模式大学生时间管理倾向特征研究[J]. 中国学校卫生, 2009,(5), 43–0-432.
[10]赵海信, 父母教养方式对大学生时间管理倾向影响的研究[J].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2009,(4), 395–396.
[11]李玲, 黄艳苹, 刘建平. 大学生家庭教养方式对时间管理倾向的影响[J].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2007,(1), 50–52.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