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小青+王咪
(华中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湖北武汉 430000)
摘要:马克思运用唯物史观分析得出“两个必然”和“两个决不会”的科学论断。但是20世纪中后期以来,世界资本主义发生了一系列的新变化,使其似乎呈现出新的生命力;与此相对,社会主义的发展却遭遇重重阻碍。在这种对比下,深刻分析“两个必然”思想和资本主义新变化的实质对于我们坚持、发展和完善社会主义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两个必然”;当代资本主义;新变化;启示
一、“两个必然”的提出及发展
“两个必然”揭示了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的命运,揭示了资本主义灭亡和社会主义胜利的客观必然性,从它的提出发展经历了一个艰辛的探索过程。
1.“两个必然”
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首次提出“两个必然”理论,即资产阶级的灭亡与无产阶级的胜利同样不可避免,他们通过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和社会矛盾两个层面的分析,论证了“两个必然”正确性,说明了资本主义的灭亡具有历史必然性。
2.“两个决不会”
1859年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写到“无论哪一个社会形态,在它所能容纳的全部生产力发挥出来以前,是决不会灭亡的;而新的更高的生产关系,在它的物质存在条件在旧社会的胎胞里成熟以前,是决不会出现的。”这就是著名的“两个决不会”理论。它讲的是“两个必然”实现的条件和时间,是对“两个必然”的补充和发展。由此可见“两个必然”的实现是一个长期的复杂过程。
二、当代资本主义新变化的实质
当代资本主义世界发生了一系列的新变化,社会结构悄悄改变,阶级对立有所弱化,社会福利与保障体系也更加完善,使他们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和社会矛盾。但无论怎样改变,其实质并没有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资本主义私有制的性质没有变
二战后,股份制的普遍化和法人股份公司的发展,甚至是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形式的盛行,使资本主义私有制的结构和实现形式发生了重大的变化,但这并不是对私有制本身的否定。当代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仍然是资本主义私有制,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仍然是生产社会化与生产资料的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
2.工人的阶级地位没有变
随着资本主义国家在福利制度、民主政治、企业文化等方面做出的调整,客观上使工人群体的工作环境和生活条件得到改善,但是工人的阶级地位并没有发生改变。他们还是不占有任何生产资料,在生产过程中仍然处于被剥削地位。并且随着技术的发展,在单位时间内工人会创造出比原来高数倍的剩余价值,被剥削程度只会进一步提高。
3.经济危机没有变
资本是指能够带来剩余价值的价值,一方面,它永远是追求利润的,因而无法从根本上克服生产的无政府状态。另一方面,资本本身就体现了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关系,是与劳动对立的。所以说,只要是私有制不变,资本与劳动的对立关系不变,无论如何也不可能消除资本主义的周期性经济危机。经济全球化使各国经济联系日益紧密,从而使经济危机更加危险和难以控制。2008年的经济危机最初只是信用引起的次贷危机,可是却会引发了泡沫经济、经济疲软等一系列的链条反映,其影响范围和影响程度已大大超过了传统的经济危机。
三、“两个必然”与当代资本主义新变化带来的启示
尽管资本主义出现新变化,但其实质并没有改变,马克思“两个必然”的论断依然适用。我们应该总结“两个必然”与当代资本主义新变化带来的启示,不断推动社会主义运动向前发展。
1.深刻理解“两个必然”思想,科学把握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的必然性与长期性
当代资本主义国家通过科技创新和生产关系的调整,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而生产力越发展就会使生产社会化程度越高,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就越尖锐。当生产力高度发达到要求全社会共同占有生产资料与劳动产品时,就是资产阶级灭亡、无产阶级胜利,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的时刻。但是,社会主义作为一个新事物,其发展不会是一帆风顺的,必然遭遇挫折甚至暫时的倒退。社会主义取代资本主义是一个过程,并不是说资本主义会立马土崩瓦解。如前所述,当代资本主义出现了新变化,社会矛盾有所缓和,资本主义仍然处于上升发展阶段,其生产关系也表现出能够容纳更高生产力水平的空间,这就必然导致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的长期性。比资本主义更新更高的生产关系,即社会主义的生产关系已经出现,但是资本主义所包含的全部生产力还没有发挥出来,并且社会主义生产关系所依赖的物质条件也没有成熟,所以“两个决不会”的条件无法得到满足,“两个必然”的实现必然经历长期的发展过程。
2.既要坚定社会主义信念,又要与时俱进,发展新观念,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关于资本主义和“两个必然”的理论
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给社会主义运动带来了负面影响,马克思的“两个必然”的论断也遭遇质疑。在这种情况下,作为马克思主义者与社会主义者,我们一方面,要坚信社会主义信念,坚信社会主义作为更高级更美好的社会制度,不论在物质财富还是精神文明,亦或是人的全面发展方面都表现出比资本主义的优越性。即使在某些时候出现历史倒退事件,也并不代表社会主义的失败,它只是社会主义其中的一种发展模式的失败;另一方面,马克思主义并不是在静态中一成不变的,而是一个动态发展的思想体系。我们应该秉承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则,结合国家的具体国情,推动理论的创新,用以指导社会主义的发展。
3.学习资本主义合理的东西,大胆吸收和借鉴当代世界各国包括资本主义国家在内的先进的经营和管理办法
在当代,经济全球化已成为不可阻挡的一种趋势,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先进技术、经验与管理模式,尤其是信息化与高科技化为社会主义发展经济提供了有利条件。此外,它们在民主与法治、社会保障、医疗卫生事业等方面也有许多值得我们借鉴的东西。社会主义国家只有大胆吸收借鉴世界范围内一切优秀的文化成果,才能使自身不断发展完善,并显示出巨大的优越性。
4.社会主义国家要不断探索出适合具体国情的社会主义道路,在社会主义运动中发挥积极的表率作用
苏东剧变后,社会主义遭遇重大挫折,究其原因,除了资本主义的对抗、文化渗透、思想侵略等一系列的外部原因外,社会主义国家自身存在的内部原因才是根本的主要的。以苏联为例,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已严重束缚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但政府当局仍坚持这种与生产力不像适应的制度体系。并且,苏联的这种僵化的社会主义模式被东欧众国不顾具体国情地加以套用,最终才导致了苏联解体、东欧剧变的历史悲剧。相比之下,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探索出了一条适合中国具体国情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发展呈现出勃勃生机,无论是在政治、经济还是在文化、社会和生态文明方面都取得了重大进步。这就为其他社会主义国家做出了表率作用,为社会主义的发展重新带来了光明。
马克思做出的“两个必然”的论断在当代并没有过时,我们要坚信它的正确性,坚信社会主义必将取代资本主义并走向胜利,这是马克思“两个必然”的论断带给我们的最大启示。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5.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5.
[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5.
[4]孙娟.关于共产党宣言中“两个必然”的理论思考[J].哈尔滨学院学报,2011,32(1):38—42.
[5]李青宜.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与马克思的“两个必然”思想[J].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06,2:36—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