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越+韩林倩��
摘要:虽然教学改革已经进行了多年,初中英语教学也取得了很多成绩,但是,传统应试教育的影响依然存在,英语教学还有许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值得我们深思。本文从初中英语教学现状出发,对一些教学误区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改进的建议。
关键词:英语 教学 课堂 反思
中图分类号:G6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2017)09-0158-01
新课标对学生学习的实际能力和思想观念方面都提出了新的要求。面对新课标提出来的要求,再反观我国英语课堂的教学现状仍旧是以教师和教材为中心,以追求考试成绩和升学为最终目的。学生被动学习,学习积极性不高,课堂效率低。学生大部分时间是沉默地听教师讲课,机械地记笔记。教师和学生之间、学生和学生之间缺少必要的交流和互动。在这种情况下,就需要反思中学英语课堂的现状和想出一些对策来改变这一现状。
一、教师改变教学方式
自新课标实施以来,传统英语课堂面临的问题已经有了一些改善,但是一些问题仍然存在。这对教师的教学也提出了新的要求。随着时代的发展,传统的教学法已经不能适应新时代新环境英语学习的要求了。因此,教师应该采用尝试和使用其他新颖的、实用的、可以适应现代英语教学的教学方法。
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不管任何学习,想要学好并且长久地学习都必须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教师在进行教学时应该找到这个年龄段学生的兴趣和爱好,尽量设置一些活动能够吸引学生的兴趣和培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教师可以进行分组活动,舞台剧展示和角色扮演,让学生在与他人交流和自己亲身参与中体会到英语学习的乐趣。这样学生就能产生和保持其对英语学习的积极性。
三、加强英语的学习的指导和练习
中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英语学习经验和基础。但是由于年龄和学习能力的限制,他们在英语学习方面还有一些困惑和不足。教师应该给予学生一些学习方法和学习内容上的指导,帮助他们答疑解惑,解决学习问题中难题。另外,学生自身需要加强英语学习的内容和练习,仅靠在学校课堂上的英语学习是很难满足学生英语的学习需要的。因此,在英語学习过程中,教师的指导和学生的练习缺一不可。
四、学会让学生自主探索学习
传统英语课堂基本是教师主导,却忽略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只是把他们总结好的知识通过讲授的方式传授给了学生,因此学生的学习是被动的,是缺乏独立思考的。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应该培养学生的独立探索能力,布置一些开放的学习任务让学生从不同角度出发自己进行探索和学习。学生在进行独立探索的学习时,会形成自己独特的知识体系,学会新的内容。
五、加强互动
传统的英语课堂会陷入沉默的囧情。造成这种情况有很多的原因,但是主要原因还是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缺乏必要的交流和互动。教师应该改变满堂灌的教学方式,布置给学生一些问题让学生进行讨论和交流,主动抛出一些问题让学生回答,加强课堂上的交流和互动,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增加互动不仅可以改变中学英语课堂的氛围,还可以培养学生的交流能力和独立思考的能力,对他们英语口语的提高也有一定的帮助。
六、拓宽教学的领域
传统的英语课堂一直有照本宣科的问题,教师对学生的教学仅限于课本上的单词、语法和句子结构。这就容易造成本就枯燥乏味的英语课堂更加的沉闷。在英语课本中,很多的教学内容都可以进行一定的扩展和延伸。教师可以介绍历史地理、风土人情、传统习俗、生活方式、文学艺术、行为规范、价值观念等。这样就容易引起学生的共鸣和激发其继续探索知识的欲望。拓展和延伸教学可以丰富学生的知识,开阔学生的眼界。
七、加强文化教育
英语作为一门语言,它的存在绝不应该仅仅是为了应对升学和作为一门交流的工具。一门语言背后凝聚的是这个语言所在国家的丰富的文化和悠久的历史。我们学习一种语言,必然要对这门语言所属国家的文化和历史有一定的了解。西方有很多先进和优秀的文化值得我们借鉴和学习。当然,在学习西方文化的同时我们更重要了解和学习自己国家的文化,增加对祖国文化的了解和热爱。这样我们学习语言才有了意义。
八、结语
在这个飞速发展的时代,各个国家之间经济、科技、文化和商贸往来日益密切。因此,学习英语不仅仅是交流的需要更是现实生活中不可避免的要求。我们与别国进行各个领域的往来还有交流都需要以语言为基础。可以说,英语为这些交流和往来搭建了一个平台,在这个平台上,大家互相学习,互通有无。世界在变化,社会在进步,因此,我们的学习方式和方法更要进步。教师应该不断学习,不断改变和完善自己的教学方法和教学理念,这样才可以应对更高水平的英语教学要求,培养出更多优秀的符合时代和社会发展的英语人才。英语教学的改革不是一蹴而就的,我们应该正视英语教学的不足和未来有可能面临的挑战,不断完善自己。未来的中学英语教学课堂一定会更好。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实验)[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2]邱荔生优化新课标下的高中英语阅读教学策略[J].新课程研究:基础教育,2008(4):13-14.
责任编辑:孙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