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彦含
走廊很冷清,偶尔有几下急促的脚步声。你匆匆地跑进门去,“啪”地一声关上。
这是在医院。湿寒的夜,父亲的血管性头痛又犯了。半夜,一家人都去了急诊。父亲打了针以后等待复诊。
我和父亲坐得很远,隔了一道鸿沟,困意被医院的药水味熏跑了。
我就靠在冰冷的椅子上,出神地望着父亲。他的双手轻轻地搭在腿上,很粗糙,手指紧紧地贴在一起,每一根都肿得不成样子,指甲缝里还有一块块刺眼的污垢。胡子没来得及剃,那张脸上,还留着风吹过的痕迹。他皱着眉,睡得很不安稳。
药效在不断发作,头上的汗流下来,划下一道长长的痕迹,直到下巴。混浊的汗水停留了许久,还是在眨眼的瞬间重重地滴下;再定神时,已经打在那件浅色的上衣上,蔓延着或深或浅的痛。肚子在缓慢地跟随着他呼吸的节奏,一收一缩,很有规律。
我还是那样呆呆地望着他。
我好想张开口问:“痛吗?”
无力微弱的鼾声,像流水一般悠悠地来了。父亲紧皱眉头,看上去似乎很难受。
我站起来,想为他抚平疼痛。可是,当我迈出朝向他的那一步后,腿好像不听使唤,还是停在原地。
那也是一个夜晚,很迟了。窗外的雨肆无忌惮地下,楼下传来一声试探性的喊叫,一次又一次,延续了很久。
我逐渐醒过来,带着些许烦躁,跑下楼去开了门,转身就跑,似乎是抱怨,一句话也没说,又缩回被窝里。
迷糊中,沙沙的鼻息声靠近,很小很小。一个长长的身影打在地上,是父亲。
他站了很久,也许是带着些许愧疚,想要推门而入却又伸不出那只手。那么久了,是否也在凝视着我,猜测我的情绪。
对我和他来说,那扇门也是道鸿沟。
我还是站在原地,眼神聚焦在父亲身上。我想,我和他都是没有勇气的“小孩”,他靠近一步,我后退一步,我和他的距离不算最远,但即使我们彼此凝视,也无法再靠近一步。
我环顾了一下四周,没人。侥幸地想:也许在夜深人静的时候,我才能鼓起勇气去靠近他吧。没有人知道,也没有人在意。
我沉重地走下每一步,伸出手,盖在了他的手上,感觉很奇妙。
现在想来,我与父亲在黑夜里背道而驰,渐行渐远。也许当清晨的第一缕阳光洒下,让我迷蒙的眼清醒过来,才会发现那些最好最暖最亮的都在原地。于是,我便会鼓起勇气,转身去追,去靠近。
‖浙江省温州市绣山中学‖指导教师:陈德清
湿寒的夜晚,医院清冷的走廊,一对素日里疏于表达的父女,在这样冰冷的气氛中,却不知怎么,父女的心却在一点点地靠近。作为当事者,文中的女儿,作者細腻地展现了这一点点靠近的心理历程——陪伴看病的机缘,给了她近距离端详熟睡父亲的机会:那粗糙肿胀的手指,未曾打理的胡须,脸上浑浊的汗水,极不舒服的睡姿,这些都让她莫名地心痛,让她忆起了自己平日对父亲的冷淡和疏离,当心中的愧疚和爱意一点点聚集,作者终于鼓起勇气靠近了父亲,“伸出手,盖在了他的手上”,这种看似沉默的表达,却让文中的情感表达到了极致。
心灵的靠近,如何表达也许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表达的勇气,因为我们知道,这勇气来自于心底深厚的爱意。
【适用文题】爱的表达;跨出这一步;勇气……(平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