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地人到海边城市,最忌到海鲜酒楼点餐,总得小心翼翼,生怕被宰。没有菜单,全靠嘴说手点,老板看你支支吾吾说不出个究竟来,大概也能明白一二。第一次到连江,总也但心鱼是否是新鲜,老板心直口快,自信满满“我这里当然是今天刚捕上来的鱼,如果说还有哪里比我的更新鲜,除非你直接到黄岐去。”
倒也不必直奔黄岐,连江的海处处都是新鲜。
离开县城一路向东,随着楼房高度一路走低,视野渐渐开阔,空气中的湿度和海洋的腥气逐渐扑面而来,对于这座城市的观感开始变得不同。连江的地势西高东低,鹫峰余脉从西北部蜿蜒入境,逐渐向东南倾斜,直逼海滨。在东部沿海绵延209公里的海岸线中,曲曲折折间分布着47处天然港湾,109个纯渔业村就藏在其中。
连江境内,敖江穿城而过,与福建第一大水系闽江分别从南北注入东海,在入海口形成了闽江口与敖江口。江海交汇之处,咸水与淡水交融,肥沃了江口的滩涂,带来了丰富的营养物质,也滋润了连江近海的海洋资源。这样得天独厚的江海资源,不仅福建罕有,就算放在全国范围内也算是罕见。
从连江连续二十多年福建第一、全国县级第二的水产总量上可见一斑。连江水产,不仅量多,而且质高,这从连江水产的名头上能够感受得到:定海湾被称为“丁香鱼王国”,晓澳镇因为丰富的滩涂缢蛏养殖资源而被称为“缢蛏之乡”,最厉害的是奇达的鲍鱼养殖,产量占福建的40%以上,从而被人称为“中国鲍鱼之乡”。与此类似的,还有官坞的海带,晓澳的花蛤和各种贝类……只要是“连江出品”的海鲜,都在中国的水产品市场上占有一席之地。
在连江丰富的港口资源中,最重要的就是“三湾”与“三口”,是千百年来连江人的民生命脉所在。罗源湾、黄岐湾、定海湾分布在黄岐半岛两面,形成了三个最重要也是规模最大的天然良港,从古至今,保护着渔民的安全,让岸边的人有港可避,也让出海的渔船能够平安归航。湾口的集聚效应,为岸边的人们带来了丰富的海洋资源,让连江周边的海域形成了福建规模最大的闽中渔场和闽东渔场。在黄岐半岛上,就有两个国家级中心渔港,两个一级渔港,和若干个三级渔港。
连江人似乎舍不得最后的这点鲜味,海里捕上来的杂鱼杂蟹弃之可惜,食之却仍是顶级美味,用杂鱼进行加工的海产品,在市场上仍然紧俏,来连江的人总得带點回去做伴手礼。到城里的干货市场逛一圈,赫赫有名的连江鱼丸、鱼面,虾皮、海带、鲍鱼、蛏干、干贝……不胜枚举,挑花了眼。比之外地,大大的“连江特产”的标志,是最好的质量保证。许多人不知道的是,连国内一些知名商超摆在柜台边的关东煮,用的也是连江的产品。这种鲜味,早已在不知觉间萦回在都市人的口腔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