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 丹
(长春师范大学 传媒学院,吉林 长春 130032)
拟态环境下青少年网络流行语使用研究
巴 丹
(长春师范大学 传媒学院,吉林 长春 130032)
本文通过对长春市某中学学生网络流行语的使用情况展开问卷调查和深度访谈,梳理出青少年对网络流行语使用的泛化趋势,以及在网络流行语传播过程中所持的开放心态。这种现象的背后实质是拟态环境环境化的结果,其对青少年的影响不仅体现在微观语言层面,还包括青少年对现实环境的真实性认知以及价值观的重构方面。
网络流行语;青少年;拟态环境
媒介对人的塑造,往往是潜移默化而又影响深远的,某种媒介内容往往会形成一个特定群体的阶段性记忆。1982年,尼尔·波兹曼所著《童年的消逝》中,一个主要观点就是媒介尤其是电视促使儿童过早地接触了成人的世界,以成人视角观察社会,习得了成人世界的游戏规则,客观上造成了个体童年过早消亡。媒介对人尤其是青少年所产生的影响是持续、显著的。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研究报告数据,截至2016年12月,我国网民规模达7.31亿,其中19岁以下、20~29岁年龄段的人群占比分别为45.8%、30.3%。青少年的网络化迁移趋势已成定局,有学者基于青少年这种网络化迁移而将其称为“网生代”。
网络流行语是基于网络平台而产生的一种语言表达。随着网络规模的扩大,网络流行语被广泛使用。青少年因具有好奇心、对新事物的敏感和接受能力以及语言方面的创造能力,成为网络流行语的传播主体之一。针对青少年使用网络流行语的方式、效果等方面的研究,实际上是借助流行语管窥网络媒介对青少年的影响。近些年,网络流行语在青少年间的传播速度、渗透深度等诸多方面都有非常大的变化,网络已成为青少年生活中使用频率非常高的主要信息媒介。
网络流行语主要指的是由网民创造或引用的具有特殊含义的语句或者词汇。使用群体不同,网络流行语的流行范围和强度也有差异,这种差异从侧面反映出网络流行语是客观现实和主观能动性相结合的一种媒介表达方式,而这种媒介表达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应和了青少年求新求异的文化需求心理。青少年对网络流行语的热衷,一方面是由于网络流行语的“新奇”激发了青少年的主观传播热情,另一方面是网络流行语本身迎合了青少年的叛逆心理和表现欲望。
根据笔者对长春市某中学关于网络流行语的问卷调查和个体深度访谈结果,可以发现网络流行语在青少年间的使用范围越来越广,对日常生活的渗透越来越深。本次调查问卷发放200份,收回问卷193份,有效问卷190份,在问卷基础上,选取10位中学生作为深度访谈对象,年龄均在14~17岁之间,男女性别比例为1∶1。问卷和深度访谈中涉及的网络流行语语料,主要依据网络新闻和社交网站中的网络流行语热度,尤其借鉴了UC头条大数据关于流行语的调查结果。
从问卷调查和访谈结果看,青少年使用网络时长呈现上升趋势。上网设备大多依赖手机等智能终端,这为上网时长增加提供了便利条件。每日有睡前使用手机阅读和观看视频习惯的学生达到53.6%。网络成为其获取流行语的主要渠道,取代了传统的大众媒体、课堂教学以及校园社交流行语获取渠道。33.5%的学生表示会主动关注网络热词,以增加社会交往中的主动权或社交优势。
网络流行语的“流行”,反应了媒介环境的环境化趋势。青少年使用网络流行语的范围、强度,更说明该群体将网络作为识别客观环境的主要渠道,同时将网络作为社交和娱乐的主要媒介。
调查结果显示,在网络环境下,网络流行语被广泛使用(表1)。
表1 中学生网络流行语使用场合及频率
注:比例计算方式为问卷调查中相应使用频率人数在190个有效调查对象中占比。下表同。
调查显示,网络环境下青少年使用网络流行语的频率非常高,而学校作业中网络流行语的使用频率不高。在深度访谈中,就这个问题作了详细调查。在10名受访学生中,有8人表示在作业中使用网络流行语可能会被老师批评,也可能会影响分数,因此在完成作业时会主动规避网络流行语。但在网络环境里,同学、网友间使用网络流行语比较随意。接受深度访谈的10名学生都表示,如果不了解网络流行语,可能会产生社交压力。受访的某学生表示,他曾经因为不知道“蓝瘦香菇”的含义而被同学嘲笑,这促使他主动关注一些网络热词,以此增加同学交往中的谈资。
从问卷调查结果看,青少年对网络流行语中传播的价值观、社会态度、负面情绪等界定不清,态度模糊。
表2 中学生使用网络流行语的态度
从表2可以看出,大部分学生对错别字类型的网络流行语持正面态度,不能接受者仅占不到两成;对信息失真型网络流行语不能接受者占比更低,仅一成;对基于负面情绪发泄而形成的网络流行语,近半数人表示无所谓;涉及价值观问题的网络流行语,调查对象表示不能接受的仅占两成有余。
从深度访谈情况看,青少年对网络流行语普遍持开放心态,即便是对个别网络流行语存在语义上的不理解,也不会刻意思考其背后的影响。在使用过程中,网络流行语受话语权的影响。很多学生认为,如果同学都说流行语而自己不懂,就会显得有点“low”,如果自己说流行语而同学听不懂,就会觉得自己很牛。
由此可以看到,网络流行语的“流行”场合正由网络环境向现实生活、学校课堂渗透。同时,网络流行语所传递的文化、环境信息、价值观等在青少年间传播中界限模糊,调查对象所表现出来的更多的是对网络流行语所渗透的负面信息没有戒备,缺乏基本的理性判断和相应的媒介素养。从网络流行语的使用方面看,调查对象缺乏正确的媒介信息观。
拟态环境指由媒介传播活动形成的信息环境。它由语言、技术和其他表达符号组成,对人的“头脑中的图像”具有重塑作用,是媒介传播环境、信息环境和文化环境三者互动的结果。拟态环境既不完全等同于客观环境,又不能完全与现实世界割裂。
(一)真实的消解
传播媒介增加了人获得信息的数量,提高了获得信息的速度,同时通过拟态环境重塑了人对现实环境的认知。这种认知的真实程度一方面取决于传播媒介在信息传播过程中对信息的加工程度,另一方面取决于信息接受者对信息的取舍和判断能力。互联网时代,青少年由于阅历不足,对网络信息的接受往往具有一定的盲从性,而互联网所构建的拟态环境也将对青少年的客观环境认知起到越来越大的作用。
对于受传者而言,媒介实际上发挥了快速、高效认知现实环境的功能和作用。受传者会依据媒介信息对现实社会采取行动,媒介信息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影响受传者的现实行为。互联网社会,人在线上线下的角色差异不大,虚拟与现实的界限愈发模糊,受传者尤其是青少年更加难以将媒介信息塑造出的拟态环境与现实环境完全区隔开来。网络构建的媒介信息环境对青少年影响之大,通过网络流行语在青少年间的普及速度、传播广度可见一斑。
(二)价值观的重构
青少年价值观的形成是学校、社会、家庭多方作用的结果。网络时代,学校教育的主体性被削弱,网络流行语“流行”的背后是价值观的重构。“土豪,我们做朋友吧”、“你这么厉害,咋不上天呢”、“我带上你,你带上钱”等流行语,无不渗透着重构的价值理念。在传播过程中,网络流行语潜移默化地对青少年的价值观产生影响。其诉求新鲜、好玩、朗朗上口,更能满足青少年寻求独立、显示个性、与传统决裂的心理,更易为他们所接受、传播。青少年在社会交往过程中,对网络流行语进行重构、重组甚至再造,并进一步传播。这个过程是虚拟环境和现实环境交互的过程,同时也是青少年之间价值观交换、互通、共鸣的过程。网络流行语以及其他交互式的网络信息传播产品,为青少年提供了更多交互空间和资源,促使青少年在主观上更倾向于接受、传播相关内容,也为青少年接受其中渗透的价值观提供了便利。
传统媒体环境下,媒体的专业化教育和标准化生产体系保证了拟态环境的构建具有规范性,现实和虚拟环境间具有比较清晰的界限。相形之下,网络媒介构建出来的拟态环境相关研究显得非常薄弱。在内容生产者和生产流程等诸多不确定因素的制约下,网络所构建的拟态环境对青少年的影响也体现出更多的不可控性。这可能会导致青少年对现实环境的认知产生偏差,甚至会将拟态环境直接认定为客观环境,导致其对真实环境判断出现偏颇甚至失误。虚拟与现实环境界限越来越模糊,二者间语言、符号系统完全重叠,进一步加速了青少年向成人的过渡,学校教育在“育人”尤其是价值观塑造方面的难度加大。因此可以说,网络流行语的“流行”不仅是一种语言现象,更是一种文化生态变迁,而身处其中的青少年是这一变迁的主体对象,其变迁的方向、程度将直接影响未来社会和文化的发展。
[1]吴学琴.日常生活化的意识形态与新中国流行语的变迁[J].马克思主义研究,2010(3).
[2]杜俊飞.弥漫的传播[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
[3]陈航.新媒体与“拟态环境”[J].南京政治学院学报,2010(6).
[4]刘燕霞.从社会符号学角度解析“小鲜肉”背后的审美趋势[J].长春师范大学学报,2015(11).
[5]丁一.网络流行语的构成形式及翻译方法[J].长春师范大学学报,2015(3).
A Study on the Use of Internet Catchwords in the Pseudo-environment
BA Dan
(College of Media Arts, Changchun Normal University, Changchun Jilin 130032, China)
Through the questionnaire survey and in-depth interview of the use of internet catchwords in a middle school student in Changchun, combining the results of the survey, the paper summarizes the general trend of the use of the internet catchwords and the open mind in the spread of the internet catchwords. The essence behind this phenomenon is the result of Pseudo-environment and its impact on young people is not only reflected in the micro linguistic level, but also including teenagers of the real environment in the reality of the cognitive and reconstruction of values.
internet catchwords; adolescents; Pseudo-environment
2017-01-08
吉林省教育学会项目“网络流行语对青少年的影响及对策研究”(13511081B);吉林省高等教育学会项目“面向地方文化产业发展的创意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GJX2015C51)。
巴丹(1979- ),女,讲师,博士研究生,从事新媒体传播与产业研究。
H136
A
2095-7602(2017)05-0098-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