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芸+林隆强+张锡洪
【摘要】 目的 考察温度和光照对苯酚滴耳液贮存过程中苯酚含量的影响, 为确定合理的贮存条件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气相色谱法测定苯酚滴耳液遮光或曝光, 并相应放置于室温(25±2)℃和低温2~8℃條件下, 苯酚的含量变化情况。结果 四种不同的贮存条件室温曝光、室温遮光、低温曝光和低温遮光, 考察时间3个月, 供试品苯酚的浓度在(19.75±0.70)~(21.39±0.04)?g/ml之间, 波动范围在标示浓度的±10%之内。结论 在短时间内, 在室温和不遮光的贮存条件可以保证苯酚滴耳液的质量。
【关键词】 苯酚滴耳液;稳定性;气相色谱法;药品贮存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7.13.110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influence by temperature and light on phenol content in phenol ear drops, and to provide reference for reasonable storage conditions. Methods Gas chromatographic method was applied to detect phenol content in phenol ear drops shading from light, exposing in light, with indoor temperature as (25±2)℃ and low temperature as 2~8℃. Results Investigation lasted for 3 months under the four storage conditions of exposing in light under indoor temperature, shading from light under indoor temperature, exposing in light under low temperature and shading from light under low temperature. Concentration of tested phenol was (19.75±0.70) ~ (21.39±0.04) ?g/ml, with fluctuation range as ±10% of marked concentration. Conclusion Under the condition of indoor temperature without shading from light in short term can guarantee quality of phenol ear drops.
【Key words】 Phenol ear drops; Stability; Gas chromatographic method; Drug storage
苯酚滴耳液具有消炎止痛作用, 临床主要用于中耳炎和外耳道炎, 是本院的常用制剂。苯酚是该制剂的主要起效成分, 在光照和空气等条件下容易发生氧化反应, 主要产生苯醌, 使得制剂在贮存过程中容易变质而影响疗效, 因此开展苯酚制剂稳定性的研究尤为重要。文献报道的关于苯酚稳定性研究, 主要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进行苯酚的含量监测, 而苯酚的主要氧化产物苯醌与苯酚的最大紫外吸收波长相近, 存在干扰检测结果的可能[1-3], 因此, 本文采取气相色谱法检测苯酚的含量, 并考察温度和光照两个液体制剂常见的稳定性影响因素, 为建立该制剂的合理贮存条件提供参考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 1 主要仪器 GC-2010 Plus气相色谱仪(日本岛津公司), 包括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 自动进样器, Labsolutions工作站, MS3涡旋混匀器(德国IKA公司)、303-1电热培养箱(上海浦东荣丰科学仪器有限公司)。
1. 2 试剂 苯酚标准物质(北京海岸鸿蒙标准物质技术有限责任公司, 编号:0816201604), 20 ?g/ml苯酚滴耳液, 由苯酚溶于甘油制得(汕头市中心医院)、甲醇(色谱纯, 西陇科学股份有限公司)。
1. 3 实验方法
1. 3. 1 色谱条件 色谱柱为Stabiwax-DB毛细管柱(30 m×0.25 mm×0.25 ?m, 美国RESTEK公司), 载气为氮气, 色谱柱流量1.2 ml/min, 分流进样, 分流比10∶1, 进样口温度250℃, 升温程序(160℃, 保持3 min, 10℃/min升至190℃, 保持4 min, 15℃/min升至220℃, 保持5 min), 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 检测器温度300℃。
1. 3. 2 实验设计 将苯酚滴耳液样品分为四组, 贮存条件分别为室温(25±2)℃曝光、室温(25±2)℃遮光、低温2~8℃曝光、低温2~8℃遮光, 遮光样品采用黑色遮光袋包装, 曝光样品是样品不加保护, 自然光照, 然后分别贮存0、1、3个月, 采用气相色谱法对样品中苯酚的含量进行检测。
1. 3. 3 试液的制备
1. 3. 3. 1 标准溶液的配置 取苯酚标准品溶液2 ml, 用甲醇稀释, 定容至20 ml, 配置成100 ?g/ml的贮备液, 然后逐级稀释至50、20、10、5、1 ?g/ml系列浓度, 备用。
1. 3. 3. 2 样品溶液的配置 取0.5 ml苯酚滴耳液于10 ml容量瓶, 加甲醇定容至10 ml, 然后取0.2 ml定容至1 ml, 再取0.1 ml定容至1 ml, 涡旋震荡2 min, 待检测。
1. 3. 3. 3 阴性对照的配置 以甘油作为阴性对照, 按“1.3.3.2”方法进行配置, 待检测。
2 结果
2. 1 專属性实验结果 分别取苯酚标准溶液、苯酚滴耳液供试品溶液和阴性对照样品溶液, 按“1.3.1”项下色谱条件检测其色谱图见图1。苯酚对照品的出峰时间约7.4 min, 理论塔板数为85338, 供试品的色谱峰与对照品的出峰时间一致, 且相邻无杂质峰, 阴性对照样品在相应出峰位置无干扰, 该检测方法可行。
2. 2 线性关系考察 取配制的一系列不同浓度的苯酚标准溶液, 按“1.3.1”项下色谱条件测定, 记录相应浓度的峰面积, 以浓度(C)为横坐标, 峰面积(A)为纵坐标, 绘制标准曲线, 得线性回归方程为A=1411.7C-1529.8, r=0.9994。最低检测限为0.042 ?g/ml, 定量限为0.14 ?g/ml, 结果表明苯酚标准品溶液浓度在1.00~50.00 ?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
2. 3 精密度试验结果 分别取苯酚标准品溶液和苯酚滴耳液供试品溶液, 各连续进样6次, 测定苯酚的峰面积, 计算峰面积的RSD分别为0.78%和1.22%, 表明精密度良好。见表1。
2. 4 稳定性实验 取供试品溶液, 在室温下放置, 分别于0、2、5、11、18、24 h测定峰面积分别为27364、28134、27938、27809、27636、27857, 其RSD为0.95%, 表明供试品溶液在室温, 24 h内检测不影响含量测定, 稳定性良好。
2. 5 回收率试验 精密量取苯酚标准品溶液适量, 加入已知浓度的供试品溶液中, 配置成规定量100%的回收率测定溶液, 同时进行阴性对照加标回收试验, 结果见表2。测得供试品和阴性对照样品的加标回收率分别在101.4%~104.6%和100.3%~102.2%之间, RSD分别为1.58%和0.96%, 方法简单、准确、可靠。
2. 6 温度和光照对苯酚滴耳液含量的影响 取苯酚滴耳液制剂, 在不同贮存条件, 考察期限3个月内苯酚含量的变化结果见表3。结果表明不同贮存条件下苯酚的浓度在(19.75±0.70)~(21.39±0.04)?g/ml之间波动, 波动幅度在标示浓度的±10%之内, 符合制剂标示量的波动幅度要求, 说明苯酚滴耳液贮存过程中比较稳定。
3 讨论
药物制剂的稳定性是指药物在体外的稳定性, 药物若分解变质, 不仅使药效降低, 而且有些变质的物质甚至可产生毒副作用, 故药物制剂稳定性对保证制剂安全有效是非常重要的[4]。由于药物的内在成分时刻在不断运动和变化, 加上自然条件如温度、光线、湿度等的影响, 药物从药厂到患者手中整个流通过程中必然会发生物理、化学以及生物学等变化。药品储存不当, 会加快物理、化学变化进程, 会使有效期缩短、疗效降低、不良反应增大, 甚至引起生命危险。因此要保证药品质量, 必须有科学的储藏方法及条件, 而认识药品稳定性的主要影响因素, 将有助于科学合理用药, 降低用药风险[5]。苯酚由于具有较强的还原性, 在贮存过程中容易氧化变质, 因此, 考察温度和光照这两个药品贮存过程最常见的影响因素对苯酚滴耳液的作用尤为重要。
结合本实验室的实际条件和考虑到苯酚氧化后产物对紫外分光光度法含量测定法的影响, 本文采用气相色谱法检测苯酚的含量, 所建立的含量测定方法简单, 供试品无需进行特殊处理, 方法学结果显示该法稳定、准确、可靠。
本研究中, 不同贮存条件下, 苯酚的含量变化不大, 且均在标示量±10%范围内, 说明温度和光照在短期内苯酚的影响不明显, 药品的贮存只需置于阴凉处即可, 对药品的包装也无需遮光处理。
参考文献
[1] 方水凉, 连春福. 1%苯酚甘油在不同贮存条件下稳定性考察. 海峡药学, 2013, 25(9):33-35.
[2] 白林, 杨帆, 孙亚玲. 苯酚甘油的稳定性研究. 药物研究, 2009, 18(2):21.
[3] 李强, 张建斌, 霍天瑞, 等. 对苯二酚合成过程中酚醌物质的气象色谱法分析. 广州化工, 2011, 39(1):104-106.
[4] 杨颖. 改善药物稳定性的方法综述. 中国药师, 2007, 10(2): 138-139.
[5] 侯晓宁. 对规范药品贮藏温度标示的若干思考. 中国药房, 2008, 19(10):788-789.
[收稿日期:2017-0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