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文君
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必须紧紧依靠人民来实现,必须不断为人民造福。由于部分国人的个人梦背离了时代的要求,不利于中国梦的实现。因此,为了实现中国梦,需要用价值论来梳理个人梦与中国梦的关系,帮助人们在个人梦与中国梦的统一中来确立和实现个人梦。
中国梦不是虚无缥缈的梦境,而是一种可实现的远景蓝图,是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所提出的重要指导思想和重要执政理念。习总书记把“中国梦”总结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梦想”,具体表现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然而在当今社会,有些人还不能正确理解中国梦以及正确认识和处理中国梦与个人梦之间的关系,从而在现实生活中不能全身心地投入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不利于中国梦的实现。为了早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应该寻找能够统一思想、凝心聚力的举措发挥群众的力量。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本文将在价值论的视域下进行分析,寻找解决个人梦与中国梦矛盾问题的突破口,从而为人们认识中国梦提供一个视角。
价值论的解析
十二届全国人大提出的中国梦的内涵很多人都能条分缕析地说得很清楚,但是究竟如何才能在改革开放的伟大变革中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我们知道中国梦与社会价值的实现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因为人的本性中包含着自私的一面,绝大多数人不可能完全不计回报而义务做出对社会有价值的事,因此,人们对社会的贡献大部分是以个人价值的实现作为条件的。中国梦的实现依靠个人社会责任意识的觉醒和社会价值的实现,因此要处理好个人梦与中国梦的关系,就必须要弄清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关系。
马克思说:“‘价值这个普遍的概念是从人们对待满足他们需要的外界物的关系中产生的。”且认为价值“表示物的对人的有用或使人愉快等等的属性”。因此,价值就是客体对主体的影响和意义。在社会生活中,人的实践活动表现出两种价值,分别是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个人价值是指个人所进行的活动对自身生存发展的满足;社会价值是指个人对社会与他人需求的满足。因为个人与社会之间有着相互满足的关系。所以价值关系中个人与社会互为主体与客体。个人价值的实现是个人作为需要的主体,他人和社会作为客体,个人的物质和精神需求得到满足。而社会价值的实现,是他人和社会作为需要的主体,个人作为客体,满足他人和社会的需要。二者是辩证统一的关系。在人与外界事物的价值关系中,包含两个方面的关系,首先是从个人角度审视外界事物的价值。外界事物既包括自然物,也包括构成人类社会的社会关系。此时,个人就是价值关系上的主体。其次,是站在外界事物的角度,从社会关系的角度审视个人对社会的意义。个人在社会中贡献的大小就体现了对个人在社会中价值的衡量。人的社会价值与个人价值在本质上具有统一性,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个人价值的实现是社会价值实现的基础。人无法满足自身生存发展的物质精神需要,就没有充足的精力进行社会价值的创造。二是社会价值的实现为个人价值的实现创造了条件。只有保障社会的稳定发展,才能满足自身需要。因为社会上由劳动创造出来的物质精神财富是实现人类自身价值的条件,而且人不可能通过自己的劳动直接满足个人价值,需要通过劳动进行社会交换,来间接实现社会价值。
虽然社会价值与个人价值有统一性的特征,但并非社会价值的实现就一定满足个人价值的实现。前内蒙古自治区党委常委、呼和浩特市市委书记牛玉儒作为人民的好干部,为呼市经济的快速发展,城乡面貌的明显变化,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呕心沥血。虽然实现了社会价值,但也无私奉献了物质性的自我价值,一生清贫,为人民付出了一切。從社会层面来说,这种大公无私、心系百姓的精神非常值得人们学习,但从长远来说,如果能动员更多的干部群众来协助我们国家的建设,重点建设区设立多名骨干协同奋斗,国家给予更多补助,能否为他们减轻些工作负担,让其在岗位上为祖国做更多奉献呢?这样或许能让更多先人后己的爱国志士们用自己持续的奋斗为国家书写绚丽的篇章。西方资本主义社会更崇尚个人主义,它偏向人性和人的价值。在社会主义社会,社会主义集体主义作为一种社会哲学思想,集体主义认为,社会和个人是互为目的,互为手段的。在处理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关系时,关键在于把握好两者的平衡点,实现自身发展与当代中国的现代化建设齐头并进。
过分强调个人主义或者过度强调集体主义都不利于个人的正常发展和中国梦的实现。反腐势力强劲,腐败现象仍有发生。有太多本可以实现宏伟蓝图,为祖国建设贡献一份力的干部们没有经受住诱惑,沦为私欲的奴隶,成为阶下囚。既败坏了名誉,也损害了国家利益。
只有当社会价值量大于物质性或精神性个人价值量,才能被称为对社会有贡献,只有从社会中满足自身发展的需要,才真正懂得长足发展。因此,我们要明辨个人主义和集体主义的价值观念,让“全体人共同投身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实践中去”不再只是口号,真正用实现个人梦为复兴中国梦奠定坚实的基础。
价值论中个人梦和中国梦的辨析
中国梦作为美好的远景规划,个人梦作为人民内心最真切的期望,二者都是对祖国未来美好的希冀,离不开社会的安定和谐,更离不开人民的持续奋斗。
中国梦解析。中国梦的基本内涵就是实现民族的伟大复兴,这既是对过去屈辱历史的铭记,也是对未来中国崛起所承担的责任和信念的宣誓,体现了社会价值的整体性特点,从整个社会及其成员的立场上为长远利益设定目标。它的价值判断标准不在于满足个人的暂时需要,而是满足大多数社会成员的长远需要和促进社会的发展。国家富强是前提,民族振兴是核心,人民幸福是根本。社会价值本应由社会根据自身满足程度进行价值判断,但“在社会历史领域进行活动的,全是具有意识的、经过思虑或凭激情行动的、追求某种目的的人。”所以,社会价值最终还是需要社会成员进行评判。因此中国梦归根结底是人民的梦,必须紧紧依靠人民来实现。自华夏子孙诞生至18世纪,中国灿烂的文明一直领先世界,做着“天朝上国”的梦;18世纪至建国前,中华民族陷入艰苦漫长的反帝反封建斗争,做着民族独立的梦;建国后进行三大改造和五年计划,做着建设工业化国家的梦;改革开放后,进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做着建成现代化国家的梦。虽然每个时期都有不同的中国梦,但都需要正确阶级的领导和全体人民的艰苦奋斗。党的十八大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总任务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因此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前提就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然而在当今社会,仍有很多不良的个人目的给中国梦的实现带来隐患,甚至造成阻碍。而实现民族伟大复兴迫在眉睫,我们当下亟需用一种正确的论点来阐述个人梦与中国梦的关系,理清国人的思路。价值观影响着人们的追求和未来前进的方向,个人的本位价值观也就是个人的理想,而中国梦也是由无数个人梦汇聚而成的国民共同心愿。当下,把握好中国梦的整体性的意义不言而喻。中国梦是国家、民族和个人梦想的统一,凝聚了全族人民共同的思想意识,用精炼的语言将国家与个人紧密联合,这是中国梦对于个人来说所具有的整体性和普遍性。因此,我们努力创造社会价值不仅为社会创造了更多的财富,为中华民族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奠定物质基础,也同样为人民在社会的大舞台上展现自我价值搭建了平台。因此,只有汇聚全中华儿女的智慧与力量,才能创造出更多社会价值,把历经苦难而又生生不息的中华民族送达梦想的彼岸,个人为民族与国家发挥了效用,同样也会反身自我,让每个人在“国家好,民族好,大家才会好”的逻辑中梦想成真。
这就表明了人们在构建伟大中国梦的同时也对实现个人梦、个人价值有积极的推动作用。因此,中国梦与个人梦的关系密不可分。个人的奋斗离不开国家的富强民主,离不开中国梦的实现,只有中华民族长期稳定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人民才有做梦的权利,才能有对未来美好生活的追求。
个人梦解析。个人梦是人民内心的希望,梦想为我们追寻未来的道路提供一个明确的方向。为人父母者希望孩子身体健康,学业有成,为人子女者希望父母健康长寿,安享晚年;务工者希望待遇优厚,生活稳定,企业家希望经济发展态势平稳,利润稳步增长。这些梦想需要个人的努力奋斗才能实现。大学生正处于梦想形成和确立的重要阶段,因此建立一个科学、合理、有价值的个人梦是非常重要的。因此每个人需要通过向社会和他人服务取得回报,实现个人价值和个人梦。与此同时也满足了社会与他人的需要,实现了社会价值。另一方面,个人通过自己的努力为他人与社会服务,获得了能力性的个人价值,培养了强烈的社会责任意识。时代在变,青年人的使命也在变,但民族振兴的核心不会变。因此作为当代大学生应该将个人梦与时代发展的主题相结合,将个人命运与祖国命运融为一体,才是符合时代发展潮流的、进步的思想。实现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的统一,充分体现出社会主义集体主义价值观念。
个人梦与中国梦的辩证关系。如果说中国梦是一幅规整宏大,亭台楼阁掩映交错,黄髫垂发怡然自乐的社会风俗画,那么个人梦就是丰富多彩、形态各异的构图元素。个人梦和国家梦有着内在联系,人们对于个人梦的实现,除了艰苦奋斗还要有社会安定和谐作为保障。个人在实现个人梦的同时也应该为社会与他人做出贡献和提供服务,才能实现其社会价值。例如人民的好干部沈浩同志,放弃省城优越的工作环境,投身农村基层工作了六年。他始终以国家和人民的事业为重,将自己毕生的精力全部投入到了乡村的现代化建设中,将自己的真诚与热忱奉献给了广大的农民们。正是因为良好的价值观所指引,他六年勤勤恳恳兢兢业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最终,国家和人民感受到了他的社会价值,而他也实现了自身的精神性个人价值,受到了全村人民的热烈拥戴,也受到社會的褒扬和崇高的敬意。他将个人梦与中国梦进行了高度的融合,既满足了自身发展的需要,也为社会创造了物质和精神财富,引领更多的人用自己的个人梦去铸就伟大的中国梦。
个人梦的实现途径
作为当代大学生,作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国家未来高素质人才的后备军,个人梦的树立不能偏离中国梦的方向,为了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的充分实现,我们应该用价值论的观点研究个人梦,确立科学、合理、对社会有价值的个人梦。每个人虽然生活阅历、学习经历参差不同,但对于善和美的向往是相同的,也同样需要安定和谐的社会大环境和努力奋斗。首先,国家经济政治独立,军事力量强大,文化繁荣昌盛,才能保证人们有实现个人梦与个人价值的平台。因而要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新形势下实现社会价值和个人价值的统一,坚持用马克思主义原理和社会主义荣辱观指导实践,辨别是非,惩恶扬善,弘扬民族优秀文化传统。中国梦虽然宏大,但也离不开千千万万人民的共同努力,需要千千万万的个人梦作为支撑。中国梦与个人梦和集体梦相关,但是不是二者的机械相加,是两者的融合。个人利益固然重要,但是道德责任更为重要。个人价值和个人梦的实现不能以牺牲国家的利益为代价,应当以国家利益为重,如果离开集体片面地追求个人价值,甚至不惜损害集体利益,给社会带来消极的影响,这反而会影响个人价值的实现。一个人只有把自己的理想同社会发展的需要,同广大人民的需要结合起来,努力为社会发展作贡献,个人价值才有可能得到充分的体现。从国家层面看,中国梦是国家富强;从民族层面看,中国梦是民族振兴;从个人层面看,中国梦是人民幸福。所以中国梦树立了一个每个中华儿女都应该为之奋斗拼搏的美好愿景,也融入了每个人民与国家的最大化的共同利益,这也就成为了团结各族人民共创美好明天的最好的动力。努力为社会做出更多的奉献,服务整体,着眼大局。其次,我们要树立为国家、民族、社会利益、人民利益献身的人生抱负;要敢于创新,培养不怕挫折、积极进取、自强不息的开拓精神;要品学兼优,学会严于律己、宽以待人、忠于职守、大公无私;要努力学习文化知识,成为掌握一专多能的工作技能的高技能人才。我们的个人梦与中国梦一定会在不久的将来变成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