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中国流行音乐演唱前期理论研究的思考

2017-06-15 16:19杜宇
祖国 2017年9期
关键词:演唱风格理论研究流行音乐

杜宇

摘要:随着我国文化艺术的快速发展,流行音乐也成为艺术领域与学术界研究的重点。由于流行音乐的研究本身在理论、实践与社会意义上有明显价值,需给予系统研究。本文对中国流行音乐演唱前期理论分析中,主要从研究的背景与意义、研究现状、研究目标、研究方法等角度进行探析。

关键词:流行音乐 演唱风格 理论研究

与中国传统音乐、西方古典音乐比较,现代流行音乐发展历程较短,甚至被界定在“不成熟”层面。然而从流行音乐的价值看,其艺术魅力与音乐风格是当前大多受众喜欢的重要文化形式。值得注意的是,在认知流行音乐方面,“有色眼镜”问题一直较为突出,如不公平、不客观的评价等,这也间接导致流行音乐演唱相关研究中缺乏有深度的研究。因此,本文对中国流行音乐演唱前期理论研究的思考,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中国流行音乐演唱前期理论研究背景与意义

(一)研究背景

自上世纪20年代起,中国流行音乐产生,以《毛毛雨》作品为代表,至今不过百年历史。整个发展历程中,流行音乐被赋予大众性、商品性、娱乐性等特征,但也因此被当作文化异类,原因在于其中涉及的文娱或爱情题材并不能切合主流意识形态,甚至有人将其称作“黄色歌曲”、“靡靡之音”等。而由于流行音乐中所表达的内容、韵律等可为人带来亲切、贴近生活之感,得到广大群众的喜爱,所以利用“爱恨有加”描述人们对流行音乐的感觉,也不为过。若从理论研究层面看,有诸多问题存在于研究内容中,理论支撑处于缺失状态,如高谈阔论式”研究或采用美学思辨方式,都难以达到整体性研究目的。以较多篇章研究内容为例,以节奏布鲁斯演唱解释“索尔唱法”。除理论研究外,实践中流行音乐的发展主要体现在教育层面上,如沈阳音乐学员,是国内较早设立音乐专业的院校之一,随后有其他较多院校设立与流行音乐相关的专业,但该专业在教育与科研方面并不成熟,相比西方古典音乐、中国传统音乐,流行音乐仍处于摸索阶段,无论高价值研究结果,或科研人才都处于缺失状态。因此,流行音乐的理论研究迫在眉睫。

(二)研究依据

本文对中国流行音乐前期理论研究思考中,所选取的研究依据主要表现在:第一,音乐社会学。社会音乐的生产,将不同的音乐生产类型融入其中,如音乐伺服、音乐传播、音乐唱奏以及音乐创作等生产类型,该四种活动处于相互制约、协调的关系,对于流行音乐的演唱,可被纳入到音乐唱奏生产活动中。第二,社会学理论。居其宏音乐学家研究中,提及以社会学角度分析流行音乐的艺术价值,如流行音乐的社会成因、功能与价值等,将流行音乐美学特征的研究置于社会学研究视野下。第三,Si-mom Frith的研究理论。其指出流行音乐研究中需从社会学角度出发,阐明流行音乐的风格、歌手演唱方式、音乐与歌词的结合等,较为典型的《摇滚社会学》对流行音乐研究产生深远影响。此外,国外较多学者如弗兰克·逖罗、查理·布朗、彼得·维克等,都利用社会学理论研究流行音乐演唱风格。这些理论都可用于流行音乐演唱理论研究依据。

(三)研究意义

中国流行音乐演唱前期理论研究,在意义上主要表现为理论、实践意义两个层面。其中在理论意义方面,如流行音乐作品演唱方法、演唱风格以及音乐形态等,在研究论述中都可做具体剖析。同时,理论研究过程中可将“S→M→S”三者关系更加明确,其中的S主要指社会(Society),M表示音乐(Music),社会对音乐演唱有一定的制约作用,而音乐又反作用于社会。这种兼顾围观、宏观,兼顾整体与个体的研究,更可使理论研究更加深刻,且其中融入的音乐社会学研究理论,可将流行音乐所处社会环境下的审美、文化、价值观等反映出来,理论意义明显。另外,从实践意义上看,流行音乐在演唱风格上有多样化特征,也因如此在整个发展历程中,被人称之为音乐中的“怪胎”,许多歌手在演唱方法、演唱风格等方面都无法准确把握。此时在音乐演唱研究下,通过分析音色频谱,可为演唱风格、演唱方法提供指导,演唱实践意义更加明显。

二、中国流行音乐演唱前期理論研究现状

流行音乐演唱理论研究中,本文通过对等相关文献数据库网站进行搜集查询,可发现当前研究类型主要以音像资料、图书资料以及论文等为主。值得注意的是,这些研究成果中多重视事件评论、历史梳理层面,或停留在音乐表层面上的研究。本文选取研究价值较高,有一定启发意义的文献对研究现状进行分析。首先,国内研究文献中,《音乐与社会文化环境互动研究》、《流行音乐演唱新概念》等,作者分别为王思琦、付林,前一篇总结流行音乐历史,后一篇体现在教学实践方面,阐述“说话式流行唱法”。再如其他《声乐探索之路》、《声乐实用指导》中,讲解流行音乐演唱高音。虽然这些研究内容有丰富价值,但涉及的演唱风格内容却较少。而在国外研究文献中,如《歌手秘籍:演出、试音与排练》、《当代流行歌手声乐技巧基础》等,分别由Carolyn Wikons、Anne Peckham所著,研究内容以流行音乐演唱方卖弄为主,其中提及的多为演唱技能技巧,论述的演唱风格内容较少。除此之外,关于中国流行音乐演唱理论研究,也有较多音像资料,如关于演唱的教学视频,有“圆你歌星梦”、“流行演唱与爵士乐演唱教学”、“通俗歌曲”等,在关于演唱风格上未做具体解释,更注重将演唱基本理念融入到实践中[2]。综合这些研究情况看,对于音乐表演层面关注角度,但借助音乐社会学角度开展演唱风格研究的论述寥寥无几。

三、中国流行音乐演唱前期理论研究目标、对象与范围

(一)相关概念界定

本文在研究中国流行音乐演唱前期理论中,涉及较多关于流星音乐演唱的相关概念,要求明确这些概念,使理论研究更加深刻。首先,关于流行音乐的概念。学术界中对其定义较多,如有学者认为流行音乐本身为具有商品性特点的,且可借助大众信息传播网络,以演唱形式呈现于受众视野中的产品,带有一定的娱乐性、流行性等特点。尽管该概念概括性较强,但仍有一定不足之处,如将流行音乐界定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这样早期的流行音乐便会被排除,如“旧上海”流行音乐。而其他许多概念界定中,也可能存在排除流行音乐受众群体的情况,如当代老年群体更喜爱以毛阿敏、李谷一以及邓丽君等人的流行音乐,而青年则喜欢王力宏、周杰伦等人的流行音乐[3]。因此,概念界定中,应将流行音乐理解为具有商品属性的产品,且传播媒介选择大众信息传播网络,形式以歌曲演唱为主,并坚持市场、受众为导向的音乐文化形式。而在此基础上提出的流行音乐演唱,并列于原生态演唱、美声唱法以及民族唱法,是呈现流行音乐作品的一种演唱形式。此外,在演唱风格上,其概念并不唯一,既可用于对歌手音高、音量、音色等特点的描述,也可包歌唱技能、演唱方法、舞台表现等内容[4]。

(二)研究对象、范围与目标

理论研究中,所选取的研究对象可以中国港台地区、大陆地区歌手为实例,或选取流行音乐影响力较大的外籍华人歌手。而在范围限定上,普通话语言、粤语等都可囊括到研究范围中。另外,在研究目标上,由于研究中借助的理论为音乐社会学,所以将以该理论为依托进行演唱风格的研究,具体目标包括:第一,对审美意识形态、社会文化价值观以及社会思潮等演唱风格形成因素进行分析;第二,从音乐表演层面,剖析流行音乐演唱风格;第三,对不同演唱风格下所带来的社会价值、社会意义以及影响进行分析。另外,音色音乐声学、作品音乐形态的分析也是研究的重要目标。

四、中国流行音乐演唱前期理论研究方法

流行音乐演唱前期理论研究中,可采取的方法包括许多,如实证研究法,该方法应用下又可细化为多种方式,包括:1.观察法,采集演唱者声音标本;2.体验法,进入具体演唱环境中,结合演唱技术进行体会;3.实证法,以声学物理性测量方式,分析演唱者声音。再如思辨性研究,强调分析过程中进行由表及里的分析,或结合美声唱法、民族音乐唱法,与之做对比分析。研究方法落实到实际研究中,还需遵循相应的原则,如取较新的论述对象,原因在于不同阶段的流行音乐有其自身特点,需与当前社会环境相结合。同时,研究中需在论述方面进行创新,如采用综合性或动态性研究演唱风格的方法等。具体论述的的内容可细化为三方面:第一,社会因素。主要描述流行音乐所处社会环境,如社会经济发展、社会文化、社会意识形態以及社会科技发展等。第二,作品风格。如音乐题材、体裁、创作技法等。第三,演唱者因素。如个人形象、审美个性、文化素养以及演唱方法等。这样在准确论述流行音乐相关演唱内容下,便可使理论研究更加深刻。

五、结语

流行音乐演唱前期的理论研究推动流行音乐发展的关键。实际开展研究工作中,应从研究的背景与意义、研究现状、研究目标、研究方法等角度着手,借助音乐艺术相关理论,如音乐社会学,使音乐演唱风格的理论内容更加丰富,为音乐演唱提供有效指导。这样才能保证流行音乐演唱理论、实践意义得以实现。

参考文献:

[1]王韡.中国流行音乐演唱风格研究的前期理论思考[J].音乐传播,2014,(02).

[2]任飞.传播学视野下的中国当代流行音乐研究[D].山东大学,2012.

[3]李善君.内蒙古当代“草原歌曲”之发展流变与美学内涵[D].内蒙古大学,2010.

[4]何巍厦.论高校声乐教学中“跨界唱法”的尝试研究[D].河北大学,2015.

(作者单位:邵阳学院;指导老师:刘莉朋)

猜你喜欢
演唱风格理论研究流行音乐
流行音乐里的新国潮
技术重构:从《窈窕淑女》重识音乐剧演唱风格与审美观念的“缝合”
原生态演唱风格的理性研究
创新精神对流行音乐的作用
浅析我国竞技健美操研究现状与趋势
中学生数学学习方式创新研究
浅谈普米族民歌的演唱风格与技巧
和流行音乐有个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