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作,以『真性情』为起点

2017-06-15 14:25刘祥
同学少年 2017年5期
关键词:仪征市真性情议论文

写作,以『真性情』为起点

名师档案:刘祥,中学语文特级教师,“三度语文”教学主张首倡者与实践者,“长三角”教育科研优秀个人,江苏省教学名师,扬州市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扬州市优秀教育工作者,扬州市中语会副理事长,仪征市首届名教师,仪征市优秀科技工作者,仪征市中学语文名师工作室主要成员,现任教于江苏省仪征中学。曾获“人教杯”全国语文课堂教学课例评比一等奖。连续五年主持 《河南教育》 杂志“教学多棱镜”专栏,现为 《教师博览》 杂志签约作者。在 《人民教育》 《中学语文》 等刊物上发表文章八百余篇,应邀在浙江、广西、新疆等十五个省市 (区) 做展示课与主题讲座百余次。著有 《语文教师的八节必修课》 《追寻语文的“三度”》《中学语文经典文本解读——第三只眼看课文》 《有滋有味教语文——语文教师应知的教学技巧》 等八部教学论著及教育日记 《走过高三》、散文集 《岁月屐痕》。

主编 《与优秀教师同行》 等教育教学用书十余部,参编各类书

籍近二十部。

写作,以『真性情』为起点

同学少年 您觉得写好作文最重要的一点是什么?

作文之道,贵在一个“真”字。叙事需“真”,抒情需“真”,说理亦需“真”。“真”当然不是生活的“现场直播”,而是顺应规律、符合人性、代表健康发展方向的艺术的真实,是对现实人生的一种提纯。这种经过加工提炼的“真”,一方面依旧保持着来自现实生活的原汁原味的情感和思想,另一方面又摆脱了日常的繁琐、拉杂,为读者带来情感的愉悦、思想的陶冶和灵魂的洗礼。

作文必须反对一切胡编乱造的臆想,反对一切虚情假意的赞美,反对一切言之无物的空洞评说,倡导立足实际的思考与发现,倡导源自细节的感触,倡导植根于生活的真情与人性。

同学少年

如何将这样的“反对”与“倡导”落到实处呢?

要将这样的“反对”与“倡导”落到实处,作文时应做到以下三点:一要写真事,让眼睛成为生活细节的瞄准镜;二要抒真情,让心灵成为生活情趣的收发器;三要说真话,让灵魂成为生活理性的扬声筒。让作文从云端回归大地,学会用平实的语言描绘寻常的生活;同时要努力消解对狭隘的写作意义的盲目追求,摒弃难以把握的宏大叙事,远离人为拔高的崇高与伟大,把注意力集中在寻常生活的喜怒哀乐之中,写熟悉的人与事,表现普通人的七情六欲。作文强调写真事,本质上说,就是强调对生活的细致观察和生动呈现。没有真实的生活体验,很难写好细节。朱自清的《背影》 之所以能几十年来感动亿万读书人,全在于细节描绘中体现出的浓浓情感。没有了生动的细节,抒再多的情,发再多的议论,都不会成为好文章。

同学少年

写真事,更便于抒真情。

是的。想要知晓情感的差异以及抒情的要求很简单,但要在作文中发现寻常生活的美好,感受寻常生活中的细腻情感,再用简洁流畅的文字和生动感人的细节描写表现出独特的情感却很难。要实现这样的目标,就必须学会观察生活,感受生活细节中蕴藏着的真情实感,学会变换角度思考问题。在作文中抒发情感,常见的有三种类型:关注内心,感恩他人,亲近自然。关注内心,侧重于表达自我因外界环境的影响而形成的喜怒哀乐;感恩他人,侧重于表现人际交往中来自他人的善意与关爱;亲近自然,侧重于体现个体在自然中的独特感受。无论抒发何种情感,都应融入具体的细节描写之中,借事抒情,咏物抒怀。

同学少年

写议论文时,如何落实求“真”?

中学阶段写议论文常见的问题是,不仅缺乏真实的思考,更缺乏必要的思维理性,写出来的文章往往逻辑不清,材料堆砌,给人“假、大、空”的感觉。要从根本上解决这个问题,需要在平时的生活中关注新闻时事以及身边发生的各类事件,学会发现值得思考的问题并梳理成文。同时强化“说真话”的文风,将“言之有物、自圆其说、说心里话”确立为议论文写作的三条硬性标准。

言之有物,是主张陈述事理时不强词夺理,而以事实为依据。要做到言之有物,应学会甄别有价值的素材,并进行合理的剖析,表达出自己对具体事件的个性化看法,而非动辄即用古人、名人说事。中学生的生活经历与社会经验有限,世界观、人生观尚未成熟,理性分析能力也有待进一步提高,要想把一件事分析得滴水不漏,表达出深刻的见解往往很难,但应达到最基本的要求,那就是“自圆其说”。如何才能“自圆其说”呢?最省力的方式,就是说真话。一个假话,要用十个假话来圆。不说真话,自圆其说都很困难。

(责任编辑 张毓春)

猜你喜欢
仪征市真性情议论文
仪征市开展农村沼气安全大排查大整治
议论文阅读专练
仪征市新城镇开展侨情调查和侨法宣传
仪征市:三位一体抓服务 推进侨务进社区
研得“深入”,教得“浅出”
——五年级“异分母分数加法和减法”教学例谈
Get两种论证法,一举拿下议论文
真性情为什么让人烦
积累真素材 表达真情感 彰显真性情——第三学段作文指导教学策略探索
真性情与新境界——李树喜先生诗词漫评
议论文阅读技巧表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