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洋 吴瑞
摘要:如何在室内空间中对光源进行科学合理的应用,已成为当代室内设计者不断努力探索的问题。在室内空间设计中,光源最主要的功能是满足居住者对活动空间照明的需求,而随着居住理念的不断发展,居住者对室内光源的需求已不再仅仅停留在照明层面上,更多是出于一种展示个性和对高品质生活环境的需求。本文从光源的定义分析出发,阐述了自然光源与室内设计的关系,进而详细分析了室内设计对自然光源的运用。
关键词:自然光源 室内设计 生活方式
中图分类号:J52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2017)10-0092-02
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带来更高的生活质量的同时,也对人们的工作和生活方式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据有关调查显示,在工作时间之外,近一半的人更愿意将时间放在室内。因此,室内空间环境品质的好坏,对人们生活的影响越来越重要,而与生活环境有关的室内设计也越来越被人们所关注。怎样更好地利用自然光创造更舒适、和谐的生活空间,将是本文研究和探讨的重点。
一、对光源价值的认识
(一)对自然光的认识
自然光主要指通过太阳光的直射或经过物体反射、折射、漫反射而得到的光线,是视觉识别系统当中最为灵活多变的元素之一,也是美学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自然光可以形成空间、变化空间以及组织与重组空间,并通过不同照射方式,在不同的时间段、季节以及不同的空间中使室内产生不同的照明效果。自然光是最为丰富的自然室内照明表现形式,它可以让昏暗的空间变得明朗,单调的空间变得生动,从而营造多彩、丰富、生动的室内空间。
(二)自然光价值的意义
设计者在利用自然光进行室内设计时,应根据光源的分布使其与室内空间设计相和谐,同时按照自己的设计手法对光源的应用进行适当分配,从而达到比人工光源更加好的照明效果。在绿色环保的室内空间设计中,设计师需要充分考虑自然光的分布,通过对室内格局的合理规划和布置,结合空间的功能性等方面因素加以精心的设计。在室内运用自然光,不仅能使居住者获得更好的视觉效果,提高学习和工作效率,也能使室内空间得以更好、更全面的展示。一般情况下,自然光在白天可以为居住者提供10多个小时的照明时间,设计者可以利用自然光建立一个照明系统,不仅可以节省大量的照明用电还可以减少以因使用水电对自然环境的影响,对自然也有很好的保护作用。
二、影响室内设计的自然光的因素
(一)地理因素影响着现代室内设计中的自然光
不同的地理位置,自然光的分布也会所不同,对室内设计的要求也就有所区别。自然光不是大自然的单纯存在,它还受到不同气候带的影响。比如,中国北方黑龙江因地处寒带,日照时间比较短,而中国南方云南因处于亚热带,夏天日照时间就比较长。所以,从自然光可用角度来说,对于北方和南方的城市而言,不同气候会使他们利用自然光的时间产生差异,但他们在进行室内设计时,都会根据季节和气候的不同,利用自然光的变化设计照明设置。
此外,太阳方位的不同,也会影响到设计者采用自然光。处于不同位置的建筑物由于朝向不同,室内环境的日照效果也会有很大的不同。如,由于方位比较低,建筑物的东西两面无法遮阳;相反,南面窗户则可以利用窗帘等饰物进行遮阳。
(二)室内建筑本身影响着自然光的采用
除了地理因素之外,周边环境也会对室内空间的采光效果有一定的影响,如与空间相邻的建筑物的阴影、周边的树木等都会影响室内设计对自然光的采用。
建筑的本身也是影响自然采光的重要方面。建筑物的高度和进深都会影响到自然光的采用;进深越深、高度越高,接受的自然采光就越多,相反,则越少。
三、合理利用自然光的方法和途径
室内设计是为了满足人们物质和精神生活需求,而创造的安全健康、舒适和谐的居住环境。无论是空间设计还是居住环境都是以人的活动作为中心,因此,在设计过程中,要始终遵循以人为本的原则。一个成功的室内设计,应该是合理的空间布局、采用的光照科学合理、色彩的协调与对比、材料的选择与变化的完美结合,而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光照。设计师进行室内设计,首先要把握的就是最大限度地利用自然光。
(一)自然光与空间
在室内设计中,利用自然光调节室内温度,营造舒适的居住空间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和意义。从现代建筑的构造可以发现,居住者获取自然光的主要途径是依靠窗口。从室外途径窗口到达室内的自然光,不仅能够满足居住者的采光需要,还能够通过各种组合方式,创造出各种各样、丰富细腻的视觉效果,比如:增强室内空间的可见度、增强或减弱室内空间的明暗对比度、强化或弱化室内摆放物体的立体感等。在室内原始的光环境中,采光口的位置和朝向,对保证居住者获得足够自然光起着重要的作用。例如,东西朝向的室内空间,采光条件较好,室内自然采光机会较多,但不稳定且变化不大;朝北的室内空间,采光时间相对少些,但光线稳定,且变化不大;朝南的室内空间,采光条件最为理想,光线也比较稳定。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设计师在进行室内设计时,可根据空间的不同朝向,采用灵活自用的方式,达到满意的设计效果。
(二)自然光与色彩
此外,自然光的質量和颜色并非是永恒不变的,它会随着区域、季节、时间的变化而产生相应的变化,这时就需要设计师根据光照的强度和色彩搭配的合理运用,构建室内明暗空间和适宜的视觉效果。例如,在温度高、自然光充足的夏季,设计师在进行室内空间设计时,就应尽量避免采用那些过于鲜艳明亮的颜色,而是采用相对柔和、安静、平淡的色彩,从视觉感受平衡因强烈的自然光和鲜艳的色彩所带来的不适感。而在室内空间光线不足的角落,则可利用人类视觉识别系统的特点,放置镜子等具有反身性功能的装饰物,从心理上增加视觉的亮度体验和心理感受。
(三)自然光与材料
在营造合理、平衡的室内光环境中,不同质地的材料也起着重要的作用。比如说,在室内光照不足的房间中,设计者常常会利用镜子的反射特性将尽量多的自然光从室外反射到室内,进行光线的扩张,从而增加室内的亮度。除了增强亮度外,设计者还会利用人类的视觉系统,在空间进深位置放置镜子,增加小空间的延伸感,使拥挤的空间从视觉看具有空旷感。除了镜子外,设计者还常常利用毛毯吸收光线、消除噪音,由成千上万的细丝编织而成的毛毯,是吸收光线的最好介质之一。在室内光线充足的地方放置一块地毯,有助于平衡室内环境。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设计师在运用自然光的元素构建室内空间的明暗环境和不同的视觉体验时,所采用的材料大体有两类:一种材质光滑、具有反射光线功能的材料,如镜子,这类材质可以通过对光线的折射和反射,改变室内空间的亮度进行改变,如衣物间,因空间设计比较狭小,加之光线相对较多弱,为增加其功用性和亮度,设计师会在内放置落地试衣镜;一种材质是表面粗糙、具有吸收和分散光线功能的材质,如上文提到的毛毯和有色玻璃等。以不同材质的玻璃窗为例,明亮、透明的落地窗,可以将光线反射到室内,从视觉上创造宽敞明亮的室内环境效果;深色玻璃具有的滤光特点,能使其减弱自然光的强度,营造出安静柔和的室内环境氛围,这类材质常常用在儿童房和家庭休息的空间,如卧室和书房;而磨砂玻璃的不透明属性和扩散性特点,使其常常被设计师将其用在打造明快、注意力集中的室内空间,如办公区域。熟悉了不同材料的特性以后,设计师就可以根据不同的室内环境和采光环境的标准,以及室内空间不同的使用功能和采光范围的需要,根据不同材料的属性和特点,对其进行科学灵活的使用。通过合理地利用自然,设计出节能低碳、舒适健康,能满足居住者心理和物质需求的居住空间。
四、使用自然光应该注意的问题
室内设计师在进行设计时,需要通过各种设计手段让室内的光环境能满足人们的工作和生活需求,但这并不意味着光线充足就是最好的设计方案。
首先,室内光环境常常会遇到这样一个误区,即大窗户能为空间带来良好的自然光。事实上,判断室内光设计是否达标有两个基本标准:即满足一定量的光照和卫生要求,要兼顾光线对调节室内气氛的作用。二者有一个没有达标,室内光环境的设计即为没有达标。
从以往的一些设计实例我们可以发现,有些设计师为了实现光线照射面积最大化,盲目地将室内的玻璃窗扩大,结果采光效果反倒不尽如人意。比如,某些剧院大厅为了实现视觉效果的冲击力,采取大面积的直射光设计,导致厅内的光线强度过大,与观众厅产生的对比度过大,两者之间的视线交替时因没有一定性的过渡,产生了视觉上的不适应。
其次,室内设计采用自然光还要考虑采光设置的可行性,如设置的除光清洁问题,融雪防水问题、隔热保温问题以及维修安全问题等。这些问题的处理结果,直接影响到室内装修效果,如果无法正确处理,那么优美舒适的室内环境也很难实现。总之,采用自然光进行室内设计不仅要达到舒适的心理需求,还要满足居住者的视觉审美享受。
最后,随着污染问题的日益严重,环保低碳的绿色设计理念正成为设计的主流。由于采光设置所用材料的性质,决定了设置中的隔热和开启部分,将成为最为消耗资源能源的部分。这就要求,设计师在根据室内空间制定设计方案时,要在保证采光装置保温性和气密性功能性的前提下,实现减少资源消耗的目的。
五、结语
本文主要围绕自然光在室内空间设计的应用展开探讨和研究,作为大自然中不可替代的元素,我们在进行室内设计时应当科学合理地利用自然光,并结合室内环境的设计展示它的使用价值。室内设计师应从自身实际需要出发,主动地认识自然光,积极地利用自然光,充分地将自然光融入自己的设计作品,最终创作出能使居住者感到满意的作品。
参考文献:
[1]郑韵.中国传统文化形、意、念在室内空间设计中的应用研究[D].沈阳建筑大学,2015.
[2]赵胜男.在室内空间设计中构成手法的应用与实践[D].吉林艺术学院,2015.
[3]杨明.格式塔理论与室内空间设计中“力”的分析研究[D].山东轻工业学院,2011.
[4]向晓航.论室内空间设计的文化內涵[D].湖南师范大学,2010.
[5]王玫.试论圆形在室内空间设计中的应用[D].苏州大学,2011.
[6]朱晓琳.传统图案的隐喻性在现代室内空间设计中的运用[D].江南大学,2009.
[7]杨涛.试论审美构成与室内空间设计[D].河北师范大学,2010.
责任编辑:杨国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