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有生命力的语文课堂

2017-06-15 20:34梁春梅
师道·教研 2017年5期
关键词:李白诗歌情境

梁春梅

“一切为了学生,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是新课程的教学理念,这一理念引领着教师在教学的路上不断摸索前进。教学只有让学生“动”起来,才能使课堂“活”起来。

一、 善于放手,提升素养,激活生命

众所周知,在教学中,只有让学生充分参与到课堂教学中,他们才能体会到成功的喜悦。所以,我在教学中,不是采用喋喋不休的讲述,而是引导学生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主动学习,积极思考。教师不失时机的点拨,尽量给学生足够的时间,让他们去发现问题,在问题中思索、讨论,在朗读中培养语感,在即席发言中锻炼口才,在写作中放飞思想。在教读每篇课文之前,我都精心设计导学案,安排学生先学完成,同时安排同一个问题----对于这篇文章,你有什么高见或疑问?等到上课时,学生都会有备而来,在老师的指导下点燃他们思想的火花,互相讨论,课堂气氛异常热烈,有时会争得面红耳赤,有时又会响起一片掌声,这样容易触动他们的情思。

如在执教综合性学习《读李白诗歌,品太白遗韵》中,在制定活动方案时,我是与学生共同制定的。共同的问题:走近“李白”,你想从哪些方面了解?我给予足够时间让学生思考,学生围绕问题开始积极思考,进而活跃讨论起来。有的说可以走进其生平,有的说可以走进李白为人,有的说可以走进李白诗歌分类,有的说可以走进李白诗歌风格,有的说可以走进其他诗人对李白的评价……就这样学生带着自己思考的问题课后去搜索了。等到汇报课时,我把课堂交给了学生,一生提出问题,众生抢着回答,如“学生对李白的为人和诗歌风格方面”汇报非常精彩,我不失时机记录学生发言中的关键词,李白其人:豪放、正直、重情义、淡泊名利、孤独……李白其诗风格:浪漫、豪迈、夸张、想象……李白诗歌分类:友情、山水、美酒、边塞、思乡……有的说可以综合同学们搜索的方法总结学习的方法……一节课下来,学生学有所成,更学有所乐。教师给予学生足够思考的空间,学生的思维“动”起来了,他们通过多种渠道对李白其人、其诗更进一步的认识和了解。既锻炼口头表达能力,又概括勾画出李白其人其诗的大致轮廓。更提高学生的概括能力。这一过程中教师不仅了解了学生课外阅读的质和量,还了解到学生收集资料的途径和整理阅读资料的方法,增进交流,引导学生取长补短,逐漸学会收集资料的方法。

二、 巧设情境,培养思维,演绎精彩

创设问题情境的最终目的是要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周小山等人在《教师教学究竟靠什么》一文中认为,问题意识是指问题成为学生感知思维的对象,从而在学生心理造成一种悬而未决,但又必须解决的求知状态。教师创设问题情境最根本的目的就是要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求知状态。如在执教诗歌《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中,这是一首送别诗,诗中蕴含李白对孟浩然浓浓的不舍之情,但诗中却没有一个“情”字,情都藏在短短的28个字里面,诗人借景抒情。当教到孟浩然毅然乘船东去,只留下李白一人独自站在江边远望时,我马上设疑,李白望到些什么?”以一个问题为发散点,给学生们营造自主学习的氛围,学生可以根据对诗文的理解,从各个方面去思考,感悟,从而激活学生的思维,提高了学生的阅读兴趣和能力。当学生提到“孤帆”一词时,我马上创设情境:联系了李白当时生活的时代背景,那是盛唐时期,当时经济发展,社会繁荣,长江两岸的船只应该是千帆尽渡啊,可是诗人李白怎么可能看到的只有一艘帆船呢?如果此时的你就是李白,你最想说什么?创设问题情境,让课堂“活”起来,引发学生思考,目的是开启学生思维,实现学生与文本对话,与诗人对话,演绎精彩。学生用自己的心去感受,去理解,去领悟,用自己的语言去沟通,去表达。最后让学生通过朗读把李白的恋恋不舍传递给远方的孟浩然,让他们的友情天长地久,引领学生达到声如耳闻,形如目睹,景如亲临,情同身受的意境,与文章达到共鸣。

三、 引领方法,习得能力,快乐发展

语文教学的目的不仅在语文负载、传达的内容,更在语文本身。我们要引导学生通过语感实践反复诵读,在认识上、情感上习得和积淀语感,并且要引导学生从炼字的角度品味语言,思考这样的思想感情为什么用这样的语言文字,而不用那样的语言文字来表达的理由,从而懂得这样运用语言的所以然,掌握渗透着思想感情的、生动活泼的语言文字。我们知道学习方法不应是教师传授的,而是学生个体和群体在学习的过程中领悟、发现、习得的。如在教学《桂花雨》一课时,我动情地说:“同学们,今天,让我们走进琦君的文章,感受一场奇妙的桂花雨,这是一篇写怀念家乡、亲人的文章,请同学们把握文章的基调。在品读课文过程中体会和感悟作者当时的处境或者是心情。”学生在我的指导下,开始了有效阅读。我让学生在朗读课文时,对生字借助拼音多读几次,不会读的字词做上记号,在课堂上有针对性地听讲。通过引导学生通篇阅读文本,抓住桂花、家乡、香气等真景实物的细致描写,结合对写作背景、作者的生活时代及所处社会环境等诸多方面的了解,从中体会作者心中热爱家乡、关爱亲人的灼热情感。问题教学中,我要留给学生充足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发现问题和提出质疑,激发学生的思维火花。对于一些难度较大、容易遗漏的内容,我用旁敲侧击、问此及彼的方法,给学生指明方向,让学生的思维始终处于一种积极探索知识、寻求答案的状态,让学生字斟句酌地阅读课文,在揣摩中理解和体会文章内涵,在精读细读中对课文的内涵进行深度挖掘。学生的语文能力在这语文实践中反复历练、逐渐生成。

因此,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我努力用语文学科的内力,从学生的学习方法和习惯几方面进行培养,促使学生主动发展:学习方法上──识字、写字的基本方法;朗读、默读、诵读的技能;精读、略读、浏览的一般方法;不同文体的阅读方法;根据需要搜集信息的初步方法;简单的记叙、说明的方法;修改作文的方法。习惯养成上──用工具书的习惯;善于积累的习惯;多思多问的习惯;多写多练的习惯。

责任编辑邱丽

猜你喜欢
李白诗歌情境
创设情境 以说促写
诗歌岛·八面来风
护患情境会话
特定情境,感人至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