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淑贤
一、顺势而导,激发孝顺之情
《论语》就是一本道德经,主要教会我们怎样做人?因为《论语》是古文,难度比较大,学生兴趣不大。我在组织学生读《论语》时,抓住每一个机会来结合教育。
有一次,班上的小梁迟到了。我問他:“你今天为什么迟到了?”小梁愤怒地说:“都是那个该死的她!”我愣了一下,因为小梁是和母亲一起生活的,家里没有第二个人,那个“她”显然就是指他的母亲。这是对待母亲的态度吗?我随机一动,问:“你们有没有发现父母为你做过令你感动的事?”话音刚落,孩子们就纷纷举起手,滔滔不绝地说起来,“有一次我晚上醒来,看见妈妈为我盖被子。”“那天下着倾盆大雨,但爸爸却冒雨帮我买回我要的书。”……接着,我又问:“为什么父母会这样做呢?”“因为父母爱我!”小李兴奋地说。“既然这样,我们应该怎样对待父母?”我接着问下去。“孝顺父母。”大家异口同声地说。这时,我顺势引导学生读《论语》中的“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言,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已学文。”意思是:年少后生,在父母面前就孝顺父母;走出自己居室就敬爱兄长;说话谨慎,说了就要守信用;博爱大众,亲近有仁德的人。这样去躬行实践之后,若还有余力,就再去学习文化。难懂的古文加上现实的生活结合,学生很快就明白了要孝顺父母。紧接着,我又让学生读《论语》中:“孟懿子问孝、孟武伯问孝、子游问孝、子夏问孝”等句子。在琅琅的读书声中,孩子们流露出了孝顺之情。我就是抓住每一个时机,引导学生阅读《论语》,悟出当中的道理。
在读完这段话后,小梁惭愧地低下了头,其他的同学也感受父母对自己的爱,从心中产生了孝顺父母之感。
二、故事激趣,引出宽容之心
孔子的学生曾子也曾经说过,“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这是说:我老师这一辈子学问的精华,就是“忠恕”这两个字了。简单地说,就是要做好自己,同时要想到别人。“恕”就是宽恕。懂得宽恕别人、体谅别人,能将心比心,换位思考,自然就能宽恕别人,这时你真正做到了用心待人,所以你能包容别人所做的,体谅别人的心情了。
班上有两个同学因为不小心撕烂了作业本而闹得不欢,这件事令他们耿耿于怀,本来一对形影不离的好朋友,再也没有说过一句话。当我知道这件事后,就给学生讲了《争吵》这个小故事:
克莱谛一不小弄脏了“我”的作业本,为了报复,“我”也把他的作业本弄脏了,因此,我们就吵架了。“我”很后悔,却没有勇气承认错误。最后,克莱谛却主动要求和“我”重归于好。
听完故事后,我让学生自由地畅谈自己的感受。学生就七嘴八舌地说起来了。因为这个故事和学生的学习生活很接近,所以他们很容易掌握故事的道理。我就进一步引导,让学生也逐渐明白这个故事的道理其实和孔子教给大家的一样,你宽容别人,其实是给自己留下了无比宽阔的一片天空。
三、适时点拨,培养仁爱之感
古今中外的经典文学宝藏,是人类文明在几千年发展历程中创造和积累起来的人文精神的荟萃。如果说,古今中外的经典文学作品是人类的良心,这一点也不过分。文学的精华──古今中外的经典文学作品,毫无疑问是对后人精神的滋养、熏陶,是锻造、培育现代国民的精神、灵魂和人格的最宝贵的资源。
新课程标准关注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强化对于作为人文精神内核的诚信的培育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崇拜“诚信”,是历史的传承,更是文明的进步。只有在阅读过程中读懂“诚实”的真正内涵,逐步植入学生的精神之躯,就有助于学生的人文精神健康而自由地生长。我让学生畅谈读《论语》之体会时,很多学生都谈论了“要做一个诚实的人,一个人应该有爱心,要守信用……”,这时,我立刻从旁点拨,让学生结合自己的实际谈论,把平时在日常生活中曾经发生过的事例和同学们一起分享。在学生的有感而发的谈论中,我深切地感悟到:学生真真切切地同《论语》畅谈,获得的是勃发的激情和对生命的感悟。那一刻,我心中涌现一股暖流,被孩子们那纯真又质朴的语言感动了,久久不能平静。《论语》就像是戏剧的脚本,学生通过阅读、背诵、进入角色,领悟《论语》的人生真谛;通过体验、创作进入现实生活中的角色,从中不断地提高自己的人文素养。“读《论语》就是学做人”,这的确是真知灼见。
《论语》具有无穷的魅力,让我们一起走进《论语》,真切地体会它的内涵与文化精髓,从而被感染,被陶冶,被震撼,学会完善自己、善待他人,真正做到以文育德。
责任编辑龙建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