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方蕊
作文是语文的半壁江山,多年来,语文教师注重对学生进行作文写法指导。传统作文课的流程是讲评上次作文——指导本次作文——学生写作文——课下教师评改作文,完成一次作文训练需要经过两周的漫长等待,学生见到评语时也早已时过境迁,当初写作文的所思所感早已荡然无存。评语也是“立意要深”、“选材要新”、“构思要巧”、“情节要全”等要求,评语的指导作用大打折扣。这样,既违背了课标精神,又违背了认知规律,缺乏指导意义,学生无法真正表达真情实感。俗话说,作文是笔糊涂账,改与不改一个样。因此,语文教师要学会下放评改权,学生互评互改不等于教师不评改,而是以评改为手段,让学生在评改中学会辨别、纠错,认识到自身的不足。那么,如何让互评互改落到实处呢?
一、目标定向,有的放矢
有效的作文教学应该有明确的教学目标,保证目标落实。作文评改课是教学的过程,也是师生对话的思维推进过程,要针对问题寻找方法,依照训练点有效修正。每次习作训练都有重点,所以每次习作评价也要围绕训练重点展开。比如,作文训练“抓住人物的语言动作心理活动等描写再现事情过程”、“如何写好场面描写”、“如何巧妙地运用抒情方法”等。评改作文时,要看这些描写方法是否恰当,场面描写是否细致,文章的抒情是否真实。这样,评改的重点明确了,学生在互评中才能有参照,评改的着力点在于学生写作能力的提升,不能面面俱到。
二、尊重写作自由,“改”为“写”服务
语文课标关于7—9年级的写作指导提出:根据表达需要,借助语感和语文常识,修改自己的作文,做到文从字顺,能与他人交流写作心得,互相评改作文,以分享感受,沟通见解。在互改作文时,教师要指导学生不再目中无人封闭改,要根据文体不同,确保写作者的写作意图得到尊重,写作动力源源不断,不要舍本逐末。托尔斯泰说:“在落笔的时候,我还不知道人物在五分钟之后会怎么样,写作的最大特点在于过程性,不需要一步到位,可以循序渐进。”一篇文章贵在内容真實,有真情实感,交代了生活的真实经历,用真情打动读者。在评改中,要避免对好词句的过渡崇拜,造成学生对优秀范文的过度模仿,或内容空洞,华而不实,或文不对题,引用不当。哪怕是写作者的文笔稚拙,但只要能真实表达自己的感受,评改者就要给予肯定鼓励。
三、制定评分标准,指导学生写评语
评分标准指导着学生自评互评,如何制定评分标准呢?首先,要看题目要求,如,文体、字数、题目补充要求等;第二,要根据中考评分标准制定出对格式、标点、错别字、病句、书面、语句表达、立意、选材等方面的得分标准,这样学生在互评互改中就会有尺度,有标杆,给分有据,扣分合理。
作文评语在作文评改中很重要,是提高学生写作能力的有效途径。语言有温度,自此知冷暖。作文评语不能流于形式,含糊其辞,好的作文评语应饱含激情,增强学生的写作热情,保护学生写作文的积极性。不写不痛不痒的评语,要写“心语”,评中含情,评中生情,让评语成为学生交流思想的桥梁,共享写作之乐。对于新手上路,学生应该如何写评语呢?教师可以从以下方面做好指导:先对文章内容做总体的概括,然后根据自己读后的感受多找亮点,再以商量的口吻指出作文中的不足之处以及今后努力的方向。同进,还要教会学生使用评改符号,既对文章做出总评,又对文章做好眉批。
四、重视学生的全面参与,搞好小组合作
有的学生在作文课上总是沉默不语,写时搜肠刮肚,有时抄袭抄袭凑篇幅,在互改的时候因缺乏自信不愿与大家分享交流。通过小组合作互改互评作文,可以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教师要合理划分评改小组,并对小组长做好培训与要求,先让学生自评,然后在组内交流发现的共性问题并寻求解决办法,最后展示佳作。让学生学会欣赏别人,明确努力目标,共同进步。
互评互改作文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写作的欲望,培养了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口头表达能力以及善于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只要教师做好方法指导,放开手脚让学生施展自己的能力,就一定会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