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eksandar
对爱的渴望是人生而就有的本能;但如何去爱和接受爱,是父母从小就要重視的课程。
当我接到这封来自中国的电邮时,是惊喜而又困惑的。“在保加利亚,父母会如何教孩子去读懂爱情呢?”信里,杂志编辑向我请教了一个问题。
是因为我创作了一个关于从青梅竹马到相知相爱又冲突不断的戏剧故事,所以想听听我的感触吗?
保加利亚是玫瑰之国,玫瑰代表爱情、誓言,可这个国度,却并不像许多人认为的那样浪漫。相反,在如何对待爱情上,父母教育的保守性丝毫不逊色于中国。
我做过调查,发现许多现代家庭存在的婚姻感情问题,都起源于我们童年时接受的教育。女性和男性该是什么样,从小就有泾渭分明的标准。许多父母会这样告诉孩子:女孩要像公主一样优雅,男孩要像骑上一样勇敢;女孩应该避免和男孩有亲密接触,男孩应该和男孩一起玩。
关于情感与性的教育,竟然都集中在“规范”二字上。如何认识异性、如何表达感情以及最重要的,如何感受到和去迎接爱情,父母们不愿说了!
这是父母不懂吗?不尽然。我相信,爱是人的一种本能,就像我们需要水、空气或食物一样。关于教会孩子如何建立和经营爱情,却是父母必须面对的教育难题。在父母间的交流中,我发现,似乎每个父母其实都有一套自己的教育秘笈,并不吝啬和其他人分享。可当交流的对象变成孩子时,很多父母却沉默了。
我的一位作家朋友曾非常苦恼地告诉我:“我不知道怎么去向孩子解释什么是爱情,什么不是爱情。”因为爱情出现的方式太多,形态各异,而每个人的理解又大相径庭。于是不少父母就像鸵鸟一样安慰自己:孩子太小,等他到了那个年龄自然就懂了。
但在那个年龄到来之前(16岁?13岁?还是9岁?),孩子对爱的向往早已萌发。如果父母缄口不言,他们就会寻找别的途径找到符合自己需求的爱情定义。比如在父母讲的睡前故事里。现在的童话早已不是它们诞生时的模样,几乎所有故事都在讲王子和公主幸福地生活在一起、邪不胜正、有情人终成眷属。电影也是一个窗口,虽然它讲述的其实也是童话,但它架构的爱情世界显然从视觉效果上更吸引人。
你瞧,对孩子影响最深的童年故事,都是梦幻的爱情故事。它向我们展示彩虹,而不是风雨;它不教我们如何去接近我们爱的人,却反复强化“爱情是天上掉下来的馅饼/礼物”等概念。
父母不知道的是,保加利亚的孩子通常会在7-9岁甚至更早时,就可能遇到自己的初恋。这本该是非常美好的经历,可在那样的教育(女孩应该……男孩应该……)下,我们的孩子不懂异性,不懂男孩女孩思考与行为方式的不同,很多初恋以夭折告终,留下的问题则会困扰他们数十年之久。而父母的等待心理(甚至不排除对孩子情感世界变化的忽略),让他们失去向下一代讲解“爱”的最佳时机。
最终,我们看到了孩子对父母的不信任,无论是困惑还是喜悦时,他们都宁愿与朋友而不是父母分享;而对爱的残缺理解,又会导致他们在成年、成家立业后,在不断的冲突与挫折中补全它。
所以爱是什么呢?也许就像我在《TuYo》(《两小无猜》)这部作品里借助小丑玩偶表达的那样:一个男孩和一个女孩,童年时一起嬉闹、玩耍、学习;然后恋爱、结婚,在婚姻与亲情中争吵、纠结,最后和解。几十年里,每个阶段都有不同的成长内容,或者会颠覆过去,或者会创造新的希望。
如果用一句话概括,那就是:爱是一段父母陪伴孩子去了解、接触直到理解的成长旅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