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 雯
(长江职业学院,武汉 430074)
《中国旅游资源与线路设计》课程网站建设探讨
彭 雯
(长江职业学院,武汉 430074)
《中国旅游资源与线路设计》是旅游管理专业的主干专业课程之一,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课程。以长江职业学院校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中国旅游资源与线路设计》为例,介绍了课程的基本信息,平台建设的方法、思路以及核心内容,初步构建了本课程的数字学习新平台,实现了信息化整合。
《中国旅游资源与线路设计》;教学网站;辅助教学
我国幅员辽阔,地理环境的地域差异十分明显,因此,清楚认识中国旅游业发展的基础——中国及各旅游区域的旅游地理环境及旅游资源特征,充分了解中国及其各地域旅游业发展的现状,对旅游从业人员很有必要。高职高专开设《中国旅游资源与线路设计》课程为旅游类专业必修课,是涵盖一定的基础理论、以知识性内容为主的专业理论课程。它以力求真实反映中国及各旅游分区的旅游要素及旅游地理环境的空间特征的出发点,从旅游地理学的角度来研究中国各类旅游资源,研究中国发展旅游的地理环境和地理特征,研究中国旅游资源与线路设计分区的理论知识和各大旅游区的景观等问题。
本门课程既可面向广大高职院校学生,也可为社会学习者服务。对学生而言,主要是高职院校旅游管理专业的学生,其目标是提高学生的职业素养和专业能力;社会学习者既可以是旅游相关企业的工作人员、管理人员,也包括广大旅游爱好者,方便他们自主学习。
本门课程按照“以职业能力目标为导向,构建基于工作体系的高职课程体系”的总体设计要求,以工作任务模块为中心构建工作项目课程体系。紧紧围绕完成工作任务的需要,对课程内容进行选择和组织。突出工作任务与知识的联系,让学生在职业实践活动的基础上掌握知识,增强课程内容与职业岗位能力要求的相关性,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1]。针对旅行社、旅游景区、旅游网站各岗位的典型工作任务进行反复深入的分析,根据实际工作流程与特点,设计学习情境,实施“课堂+景区、仿真实训+真实情境”教学模式,以真实项目和仿真项目为导向选取、整合和序化教学内容。同时,围绕旅游管理专业的“区域旅游设计”的职业能力,重点关注旅游区域资源价值与市场需求识别、旅游目的地设计、旅游产品设计、旅游线路营销计等进行课程项目开发,实施项目化教学。
(一)课程设计基于工作过程,重点培养各岗位的职业能力
本专业学生主要从事的是导游、计调、外联、销售等工作。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让导游人员能够熟悉各地旅游资源,并能进行正确解说;让计调人员能够根据旅游资源的特点,有针对性地进行线路设计;让外联人员能够熟悉各旅游区的旅游资源特色,有力地进行营销;让旅游网站的预订人员能够根据路线的不同特色,进行线上咨询与营销工作。
(二)课程设计突出职业性、实践性
课程设计以理论适度、重在实践为导向,将相关工作岗位所涉及的旅游资源品鉴、旅游景点讲解、旅游线路设计、旅游线路营销等基本知识与技能作为主要教学内容,突出课程的职业性。将相关理论知识与职业技能有效集合,形成理实一体化的教学项目,强化实践教学和实训,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同时,本课程的考核也体现了多元化的特点。除了期末考试的结果性评价之外,将学生自评、学生互评、教师点评融为一体,进行学习过程的评价。除了理论知识的测试之外,更增加了对实训作品、实践能力和职业技能的考评,充分体现了课程的职业性、实践性。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地球村的实现,中国三大旅游市场蓬勃发展,对导游人员的讲解能力、设计能力、营销能力提出了较高的要求。本课程从培养高技能旅游人才出发,以职业岗位应用能力的培养为主线,构建理实一体、任务驱动、双证融合的教学体系,切实培养学生的景点讲解能力、线路设计和线路营销能力,为毕业与就业的无缝对接打下坚实的基础。本课程契合旅游市场的实际需求,以任务为导向的教学模式能有效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职业岗位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
课程团队通过深入企业调研、组织行业专家座谈、走访旅游行业毕业生、电话网络调研等多种方式,结合本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分析了旅游管理专业的主要职业岗位为:旅行社接待、导游、计调、外联;旅游景区讲解;旅游网站预订等[2]。根据职业岗位的能力和素质要求,有针对性地选择本课程的教学内容,对教学内容进行解构,紧紧抓住高技能人才培养所要求的“理论知识够用为度,重在技能培养”的原则,构建了11个项目的教学内容和体系(见表1),体现工学结合的设计理念。
根据教学条件和进度,本课程通过“欣赏与训练”和“综合实训”两种主要的方式对学生展开实践训练(见表2),将学生分为若干个小组,每个旅游区选择一个小组介绍设计的路线,并进行点评。通过实践教学,使学生熟悉本旅游区旅游资源的基本特征,并掌握本旅游区主要旅游目的地及相关著名旅游景区。
资源共享课的建设团队应当高度重视课程网站平台和网络教学资源的建设,充分利用信息化技术,建设能够良好运行的课程网站平台,上传与教学相关的教学大纲、学习指南、电子教案、PPT课件、实训指导、习题作业、文献资料、教学录像及其它教学资源(如媒体素材、学生作品、专家讲座等)。同时,要建立健全课程试题库和网络在线测试功能,方便学生在课余能够利用课程网站,对自己进行在线测试[3]。
表1 课程内容及课时表
表2 课程实训内容及课时表
《中国旅游资源与线路设计》精品资源共享课的课程网站在建设的过程中,也形成了自己的特色。作为旅游管理专业的专业职业技能课,本课程在长江职业学院已经开设了近10年,在课程建设过程中,教学团队以“基于工作过程”的理念为导向,重在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以工学结合为平台,坚持“教学做一体化”,不断完善学习情境,深化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改革。
(一) 教学特色
本课程团队年龄、学历、职称梯队组成合理,为课程建设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在多年的一线教学工作中,团队成员均对教学模式有较深入的研究, 对 “行为教学理论” 的教学理念进行了透彻学习, 对项目化教学、 案例教学、示范教学、任务驱动等教学方法理解透彻,并力求通过多种教学方法,达到教学效果的最优化[4]。同时,高度重视“教学做一体化”的实践教学环节,注重训练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探索出符合学生认知规律与职业成长规律的多层次技能训练体系,形成了“一课一练”、“真实项目拓展实训”等实践教学体系,实现了技能的实用化,内化了学生职业能力,取得良好实践效果。
(二)培养特色
在教学过程中,课程团队针对市场需求,高度注重学生的学习能力,方法能力与社会能力的培养。重视实践教学、 着力打真实的工作情境, 不断强化学生专业技能、 职业能力和综合素养的全面培养。 重点培养与强化以下职业能力:①培养学生收集、资料、处理、归纳信息的能力;②培养学生沟通能力;③培养学生讲解能力;④培养学生线路设计能力;⑤培养学生营销能力等。在培养专业能力的同时,还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如乐观精神、团队精神、创新精神等。
(三)评价特色
改革课程考核方式,阶段考试与期末考试相结合,理论考核与实验考核相结合;综合学生互评、理论考核、模拟讲解、线路设计技能大赛等方式。其中,项目化过程性考核占30%,结果性考核占30%,企业评价占20%,理论考核占10%,学生互评占10%。
笔者认为,加强《中国旅游资源与线路设计》课程建设,应主要采取以下几方面的措施。
(一) 制定青年教师培养计划
为了让青年教师能够快速成长,课程团队制定了中长期青年教师培养计划,效果较为明显。团队成员均有外出培训的经历,为提升自己的专业技能及教学水平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建立听课、看课制度
为了让教师之间更好的进行交流,课程团队制定了不定期听课和看课制度,平均每月组织青年教师观摩老教师授课,从中学习教学技巧和积累教学经验;并组织老教师听青年教师授课,在课堂授课结束后对教学情况进行点评,帮助青年教师提高教学综合能力。
(三)加大科研力度
课程团队一直大力支持成员参加科研讲座学习,积极申报各级别科研课题,并鼓励成员将教学中发现的问题和心得体会撰写成教学科研论文,整个团队的科研氛围有了极大的改变。
(四)定期开展教学交流
课程团队平均每月会利用例会时间组织一次教学心得体会交流活动,大家各抒已见畅所欲言,将自己的教学工作体会与其他教师分享。这样的交流过程,不仅可以让大家学习其他人的经验,更是形成了成员共同努力的凝聚力。
(五)积极参加各级别专业技能比赛
近几年,课程团队教师积极参加各级别专业技能比赛,在国内、省内导游技能大赛中取得了优异的成绩,为我院在校学生树立了优秀的榜样,也为学生学以致用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平台。
(六) 定期举办院内学生比赛
课程团队每年都会精心筹划、认真组织举办《学生模拟导游技能大赛》和《线路设计大赛》。通过比赛交流不仅提高了学生的讲解水平和线路设计能力,更是激发了学生对专业的热情,有效地提高了课堂教学质量。
[1] 张阳,《高级语言程序设计(C)》课程网站的设计与实现[J].科技风,2016(4).
[2] 王本洋、陈世清、刘华日.“森林经理学”精品课程网站的设计与应用[J].中国林业教育,2016(3).
[3] 黄石安. 《电子商务网站实务》精品课程建设探讨[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6(12).
[4] 宋传祥.浅析电子商务网站建设课程一体化的建设与开展[C]. 2016年第一届今日财富论坛论文集,2016.
Probe into the Website Construction of China Tourism Resources and Route Design
Peng Wen
(ChangjiangPolytechnic,Wuhan430074,China)
It is sure that the course of China Tourism Resources and Route Design is one of the major courses of tourism management. Similarly, it is also a comprehensive course for students to increase their knowledge. Therefore, the paper tries to introduce the basic information, methods of building platform, and main thoughts. The purpose is to construct a learning platform and achieve the informational integration.
course of China Tourism Resources and Route Design; website construction; auxiliary teaching
G712
A
1673-3878(2017)03-0045-04
2017-03-10
彭雯(1982-),女,湖北武汉人,硕士,长江职业学院旅游信息学院讲师;主要研究方向:旅游管理、高职教育.
湖北省普通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湖北技能型人才培养研究中心2016年度基金项目(2016JB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