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景彦,李 壮,李 敏,陈艳辉,杨晓竹,厉恩茂,安秀红
(中国农业科学院果树研究所 辽宁兴城 125100)
从栽培技术入手改变苹果价格低迷状态
汪景彦,李 壮,李 敏,陈艳辉,杨晓竹,厉恩茂,安秀红
(中国农业科学院果树研究所 辽宁兴城 125100)
近些年,我国苹果供过于求,价格低迷,果农纯收入明显减少,严重影响果农务果的积极性,致使生产性投入明显减少。例如山东栖霞一果农专业户,2015年苹果亩投入为4 000元,2016年只投了近1 000元。许多行之有效的措施,像施生物有机肥、喷布PBO、疏花疏果、拉枝等,都不运用了,很多地区苹果产量、品质都下降,所以2016年优质果率与2015年相比下降20%左右。冷库收不到好果,果价继续下滑20%~30%,如何早日阻止或遏制这种恶性循环呢?笔者觉得这是当前果业生产中的头号难题,解决的途径是:限产提质增效。
我国苹果面积过分膨胀,曾有过沉痛的历史教训,如1996年,我国苹果面积曾高达4 480万亩,随之出现卖果难,逼得部分果农不得不刨树。随后的2~3年内全国共刨除1 500万亩苹果树。其中山东省曾由1 000万亩缩减到450余万亩,山东省莒南县苹果面积一度达到46万亩,后刨掉30余万亩,辽宁省葫芦岛市也刨掉30多万亩。初步估算,全国因刨除1 500万亩苹果园,经济损失在600亿~700亿人民币。
经过近20年的调整、发展,2016年,我国苹果面积又发展到3 500万亩(有的数据为3 800万亩)。近3年年增长5%~7%。因为基数大,每年净增150万~200万亩,如此增长也是可怕的,必须遏制这种高发展势头,当前的口号是“苹果的种植面积应稳定在3 000万亩”!办法应该是:
1.1 按区划发展
各省发展势头不同,如陕西已发展到1 100万亩,甘肃640万亩,山东450万亩,河南近400万亩,河北420万亩,山西300余万亩,辽宁350万亩。目前,新红星、红富士都有品种区划,今后应严格按区划意见发展。在最适宜区重点发展,在适宜区限制发展,在次适宜区停止发展。一些苹果面积大的县,如甘肃省静宁县苹果面积已达100万亩,应限制在高海拔(2 000米)地区发展。
1.2 缩小栽培面积
(1)刨除衰老树,有的树龄已经超过30年,枝干病害重的,已无经营价值的老园,应及时刨除。
(2)经济效益很差、年年赔本的果园,也应及时刨除。
(3)密植园,全园郁闭、果小质差、难以维持的果园,应及时间伐或刨掉。
(4)缺乏投资能力,技术管理跟不上,树弱多病、劣质、低产、低效益的果园应转包或刨掉。
(5)品种不符合市场要求,价格低、难销售的果园,应改接新品种或伐除。
(6)园主无营销能力又无贮藏能力、年年果子卖不出去、赔钱经营的果园也应伐除。
(7)十年有八九年遭受霜冻、风害、雹灾的果园也应伐除,改种其他树种或作物。
(8)在次适宜区的果园尽可能刨除,改建其他树种。
2.1 产量严重过剩
(1)总产过高。我国苹果产量近年稳定增长,2015年高达3 849万吨,约占世界苹果的55%左右,2016年再创新高,可达4 390万吨,近3年年增8%~10%。
(2)人均消费有限。我国鲜苹果人均年消费量在14千克上下,2015年我国人口达13.7亿,鲜苹果需求量为1 980万吨左右。
(3)加工需求量少。包括浓缩汁、造酒、制醋、脆片、果脯、果酱等,总需求量在1 030万~1 200万吨。
(4)出口量太少,近年我国年出口量在75万~170万吨,出口率太低,仅为0.5%左右。
由上可以算出,我国苹果总需求量在3 390万吨左右,可是2016年苹果总产为4 350余万吨,超过总需求1 000万吨左右,如何将这么大的量减下来,这是个特大难题。其途径是限产、提质、增效。
2.2 降低过高产量
2.2.1 限产 人们总是希望结果越多越好,只顾今年丰产,不管明年怎样,有这种观念的人管理果园,大小年严重,果小质差,树势衰弱(图1)。我们不提倡“亩产超万斤”,提倡亩产3 000~4 000千克,在这种产量水平下,果品质量高,小果率低(10%以下),经济效益好(图2)。具体办法是:
图1 负载量过大的结果状
图2 负载量合理的结果状
(1)改造群体和个体,建设通透的树体结构,从整形修剪上打好基础。首先要缩小树体,减少枝量,特别是骨干枝量,如小冠疏层形,主枝不超过5个,细长纺锤形侧生分枝不超过20个,高纺锤形不超过25个,松塔形在20个左右。
(2)树冠高度。以便于操作为度,一般2.5~3米,有行间平台车的果园可高些,为4.0米左右。
(3)总枝量为6万~8万条。
(4)树冠改造由圆变扁,疏缩行间枝以便于行间通过。
2.2.2 限产提质 (1)坚持定量生产,按干周法定产,控制全树、全园留果总量,按规定留果套袋。干周法公式:单株留果数= 0.2C2(C为干周厘米数)。
(2)从疏花序开始,疏蕾、疏花,花后10天开始定果(图3),留下单果、大果、健康果、端正果、均匀果,果肩平整果,下垂或以后能下垂的果。
(3)先定果后套袋,先组织培训定果小组成员,由定果小组成员定好果后,再由套袋人套袋,这样,果实数量会得到严格控制。
图3 疏果
(4)病树、病枝(干腐病、腐烂病、轮纹病等)少套或不套,以养树为主。
(5)生产优质果,随时摘除病虫果、小果、裂果、歪果、密生果。采收时优质果率在 90%以上,小果率10%以下。
(6)生产功能果。近年各地生产富SOD、富硒苹果,售价高、销售快、效益好,应在生产优质果的基础上,增加功能果生产,满足消费者的需要。
2.3 加大科技、资金投入力度
为了提高投资的高效性,必须有强大的科技支撑。
图4 小冠树形结果及修剪后
(1)选用优新品种。在同样栽培管理条件下,新优品种质量好,售价高。如山东烟台现代果业选出的烟富8号,在牟平基地每千克售价为12元,同园长富2号只卖8~10元,在蓬莱烟富8号卖到11.6元,一般富士只卖到7~8元;在山东牟平从日本引进的美乐富士1~ 2级果,也能卖到10~12元。
(2)生产优质果。在陕西洛川有50万亩苹果园,直径80毫米以上优质果单果最高可卖到14元,可一般果只卖到5.75元,几乎相差一倍多。
(3)生产功能果。这几年,苹果价格低迷,但功能果价格坚挺,如辽宁省兴城市三道沟老黄顶合作社SOD果每千克售价16元,且供不应求;三门峡二仙坡苹果示范园SOD苹果单果卖到8~12元;辽宁绥中杨斌果业种植专业合作社的富硒苹果也比普通果增值2倍以上。
(4)科学施肥。运用“叶分析”结合“测土配方”施肥,既能节省肥料用量20%以上,又能提高果实品质。果品不会因缺素症等而降价销售,反而有利于创品牌高价销售。
(5)运用小冠树形(细长纺锤形、松塔形和高纺锤形等)。“傻瓜修剪法”可使树冠通风透光,优质果率在90%以上,而且修剪效率提高2~3倍(图4)。
(6)错过大小年。全国苹果产量有大小年现象,一个园子、一株树也有大小年现象。在全国和一个大的地区呈现是大年的时候,尽可能在自家苹果园多疏果,少结果,变成小年,否则,结的越多,果价越低,收益越差。下年,全国或地区成小年时,自家果园多留果,果价就会好些,这样,可以相对提高自家果园的收入,也可帮助全国把产量降下来。
(7)政策鼓励。限产提质是一项艰巨、长期工程,需要大力宣传,政府领导重视,制定相应政策,鼓励限产提质。措施得力,果农认识到位,齐心协力,抓出样板,必见成效。只有把全国产量拉下来,价格才能上得去,否则,果农付出多、回报少、树势衰弱,结果却是事倍功半,得不偿失。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苹果化肥农药减施增效技术集成研究与示范”(2016YFD0201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