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忠:因为牵挂

2017-06-15 15:12:06
军营文化天地 2017年5期
关键词:信访办王帅信访工作

文/张国平赵品本刊记者曹舒雅

全忠:因为牵挂

文/张国平赵品本刊记者曹舒雅

面对改革意愿表,全忠有过犹豫。

在原北京军区信访办主任的位置上干了10年,信访工作的苦和累,全忠最清楚。10年来,在这个号称“机关第一难”的岗位上,全忠经历了太多不为人知的委屈、侮辱。

2015年底部队调整改革时,全忠也曾想过,换个轻松点的单位,好好养养身子,陪陪家人。

在同事眼里,“这次改革对全忠是利好”,因为“没有比信访更难干的活,只要挪个窝就是好事”。对于去向,许多同志都想去军委机关、陆军和战区,觉得既是履行军人主责主业,面子上也好看。

北京军区善后办原副政委马誉炜告诉记者:“全忠同志立过1次二等功、7次三等功,多次被评为优秀共产党员和优秀机关干部,如果他选择其他岗位,我们是会优先考虑的。”马副政委曾任原北京军区政治部副主任,是原军区政治部干部分流工作的负责人之一。

可夜深人静,全忠却翻来覆去睡不着觉:手头好几个信访积案快有眉目了,背后是好几个家庭的生活希望,如果就这样离开这个岗位,他又怎能安心;而且信访工作是善后工作的重要内容,做好善后,也是为改革解决后顾之忧……

思来想去,在允许填报三个志愿的意愿表上,全忠坚定地勾选了“军区善后办”一项。

“我不容易,上访中的许多人更不容易。”全忠在解释这一抉择时说,“毕竟我在这个岗位上工作时间长,熟悉情况,我走了,可能许多人的事情就解决不了。”

2016年5月,王秀生在山西家中接到了儿子王帅的残疾军人证,这位革命老区的老人有些过于激动,他哽咽了10分钟时间,缓过神后,连称送评残手续到家中的全忠为“亲人”。

王秀生记起2011年第一次进京上访时,紧张得直发抖,全忠就一直握着他的手。身旁的这位大校军官,高大文弱,声音洪亮,给人一种毋庸置疑的正义感。当他铿锵有力地承诺——“符合政策就能解决”,王秀生看到了一线光亮。

从接了王秀生父子的案件开始,全忠一直积极协调,并多次给予父子俩经济上的救助,然而让他没想到的是,这次他遇到的是信访工作中最难办的一个案件。

由于军队卫生部门认为患“偏执型精神分裂症”的王帅已于2007年退役,军事实力不在部队,无法补办评残。王帅家乡的民政部门又告知,王帅的问题责任在部队,地方补评违反政策。各方相互扯皮终使评残陷入死胡同。王秀生为了照顾儿子,无法外出打工,妻子又长期卧病在床,家中债台高筑,生活十分艰难。

2015年9月,听闻军区即将整编,王秀生带着王帅再次进京,干脆住在了信访接待室。

为了解决王帅的上访问题,全忠几乎把自己变成了“上访户”。5年里,他多次找到原总参谋部,军区政治部、军务部、联勤部和王帅原单位进行协调,从军区首长到部长,再到参谋、协理员,终于做通部队的工作,却在地方又碰了钉子……

“对王帅我觉得有愧,因为协调了5年才协调成。但是我确实是尽全力了,差点都想要放弃。”全忠说。5年里,全忠多次碰壁、遭人白眼甚至非议,不知跑了多少部门,说了多少好话,连首长都感慨道:“你也不容易,为了一个兵的事等了我几个小时。”正是这股坚持,全忠最后一直找到了时任卫生部长,终于办齐了王帅评残的手续。

王秀生说,他觉得全忠,是他家庭的解救者。

数不清这是第多少次被上访者视为“解救者”了,全忠心里感到安慰。“自己的态度释放的就是组织的温度”,看似平淡的话语背后,饱含艰辛。

“群众的过激很可能源于我们的‘欠账’,自己的一份努力,挽回的也许就是一个家庭。”面对心存怨念的上访者,全忠却有着一份心疼:“很多都不容易,心中都有委屈和难处,要不然谁千里迢迢来上访,有的抛家舍业几十年在外上访。”

多年的积压和漫长的等待,让“老访民”韩景书心中的创口不断地被拉长。

1936年出生的韩景书,是原第63集团军后勤部职工。1969年军部从石家庄移防到太原,韩景书自愿要求退职照顾家人,于是回农村落户。23年后,韩景书进京上访,坚持认为是部队错误处理其回家。虽经过两次处理,他仍然坚持回部队退休并补发工资,还数次在重要敏感地区寻衅滋事。后来他又在军区机关附近搭起窝棚,“不解决就不回去”成为他的逻辑终点。

滞京20多年来,持久消耗异化成精神上的偏执,这自然令韩景书付出代价——家破人亡、居无定所。没有经济来源的韩景书,把部队的高额补偿当作了一个铁定事实埋在了生活里。

由于诉求不合理,信访干部同样无法给予没有依据的补偿,只能寄希望于思想疏导。全忠钻进他的简易窝棚,看到寒冷的北京冬夜里,瘦骨嶙峋的韩景书仍然套着单薄的衣衫,便主动给他送衣送饭,和他喝酒聊天,两次为其申请困难补助。最终,真情融化了这位羸弱老人心中的“坚冰”,韩景书放弃不合理诉求,放下了20多年的痛苦与煎熬,返乡重燃起对生活的希望。

正是从信访者眼中看到的这份希望,让全忠充满动力。

2010年12月23日,《新京报》刊登题为《农民涉嫌杀妻遭刑讯逼供,寻妻20年自证清白》的长报道,一时成为新闻热点。

报道的主人公叫做罗开友,1983年入伍,原80师战士。罗开友服役期间,因家庭矛盾与妻子协商离婚,妻子在争吵后离家出走,下落不明。老岳父怕罗报复,就制造了罗开友杀妻的伪证。县公安局将罗开友及父、兄、邻居4人收审并刑讯逼供。因县人武部部长制止,罗开友才未被枪毙。其间,罗开友所在部队宣布开除罗开友党籍,并作退伍处理。后因证据不足,他在被羁押21个月后释放。

随后,罗开友踏上漫漫上访路,军地成立联合调查组再次核实,因其妻下落不明,调查结果是罗开友仍有杀人嫌疑。

为洗清不白之),罗开友抛家舍业、历尽艰辛、四处苦寻,历时近20年,终于在天津市静海县找到失踪多年、改名整容的妻子。2010年12月27日,雷波县公安局依法撤销案件决定书,承认收容审查错误,并赔偿罗开友限制人身自由和精神损害抚慰金16万元,召开了恢复名誉大会。

2012年5月,罗开友因善后问题一直得不到解决到原北京军区上访,找到了全忠。因为)案不是部队造成的,全忠完全可以把案件推给地方或者开个转办函给罗开友原单位,但是全忠一拍桌子,对这个参加过老山战役立过二等战功的老兵说:“你的事情我管定了!”

全忠及时向领导作了汇报,并牵头成立了军区、集团军、旅三级工作组,不仅将真凶绳之以法,还协调地方政府为罗开友安排工作。为帮助罗开友尽快回归生活正轨,从关心关爱退伍战士的角度出发,为其申请解决了100余万元困难补助。现在,罗开友已经娶妻生子,还在县城开了一家药铺。他总是逢人就说:“全主任是我的再造恩人,没有他我这辈子就完了!”

为解决罗开友的上访案件,全忠花了4年时间,先后5次前往罗开友的四川老家和所在部队协调,但这也不过是他处理案件中的一件。从2016年1月15日履职善后工作开始,全忠已经解决上访案件101件,先后接访来访群众2000多人次。

事实上,在走上信访岗位之前,全忠的青春绽放着另一种精彩。

1990年12月,全忠从四川营山参军入伍。入伍前,他就光荣地加入了党组织。入伍后,经过各级组织的培养和不同岗位的锻炼,这位四川小伙在基层部队干得风生水起:当战士,他是“十佳老兵”和“优秀班长”;提干后,又多次被表彰为“优秀带兵干部”和“优秀四会教练员”。

累累的骄人成绩让全忠信心满满,正欲在基层部队继续大展拳脚之时,2006年的一纸命令,将他调至原北京军区信访办。在这之前,全忠甚至不知道部队还有信访办。虽然思想上没有准备,但全忠说只要组织信任,他就服从安排。

还没接触到信访工作时,全忠听到的信访工作是“一般人不愿意干的工作”,信访人都是“胡闹难缠”,要达到的目的就是“糊弄走人”。

上任后,全忠也确实理解了为什么一般人不愿意干信访工作:没什么权力,还总是给其他部门“添麻烦”,遇到群众不理解还会两头受气。但是他却更加体会到,信访工作是必须有人去干的工作,上访人大多是确实有困难的群众,最后要实现的,是真正解决群众的困难。

正是抱定这样的信念,全忠才能在这个“好汉不愿干,赖汉干不了”的信访岗位上,干出了一种士气,才敢立下“誓将所有遗留问题清零”的军令状。

其实,信访办在善后办是一个没有编制的部门,全忠在北京军区善后办的职务是老干部处处长,却是一个没有命令、名副其实的信访办主任。本来解决信访就已经让全忠超负荷运转,如今又加上老干部工作,属于全忠自己的时间只有“上下班来回的路上”。

全忠将自己的工作总结为“白天靠嘴,晚上靠手”。白天向群众解释政策、劝服疏导,晚上要梳理案件,查阅政策依据,如今他只要一听上访人的问题就能说出相关规定。他给自己立下的工作标准,就是把信访案件办成司法案件,经得起历史的检验和推敲。

全忠说他有一个愿望,就是把10多年的信访工作经验写成一本“信访工作手记”,但一直太忙了,始终没有实现。但如果你要是听全忠给你讲他的工作,对办理过案件的如数家珍,不时提炼出的工作认识和工作方法,你会觉得这本“信访工作手记”早在全忠的心里呼之欲出。

即便如此,信访工作也不会因为经验的积累而变得轻松。“这10年,真的太苦太累了。”全忠皱着眉摇着头,边说边大大地叹了一口气。然而他最终还是选择了“吃力不讨好”的信访老本行,对这个选择,即便是一向通情达理的妻子,也持有保留意见,毕竟“到善后办提职的机会更少了”,全忠对此却完全放得下。

若因此说全忠是个拿得起放得下的人,却也不尽然。他对好岗位放得下,对职务升迁放得下,甚至对自己的身体也放得下;但他对未解决的信访案件放不下,对还有困难的群众放不下,对他们任何时候打来、打了几个小时的电话也放不下。

“让群众从我们身上看到共产党好。”说这句话的,是另一位全国闻名的信访先锋张云泉。这句话也告诉我们,或许全忠努力创造的希望,又何止是对于信访群众呢。

责任编辑:曹舒雅

猜你喜欢
信访办王帅信访工作
提升人大信访工作效能的若干思考
公民与法治(2023年1期)2023-03-31 06:03:00
Tolerance-enhanced SU(1,1)interferometers using asymmetric gain
九图带您读懂《信访工作条例》
工会博览(2022年17期)2022-07-15 07:26:08
Quantum interferometry via a coherent state mixed with a squeezed number state∗
王帅 蓝色 是笃定的颜色
浅谈人大信访工作在地方立法中的作用
人大建设(2017年7期)2017-10-16 01:42:50
市人大常委会信访办学习贯彻有关信访工作重要指示精神
天津人大(2017年7期)2017-01-26 18:18:11
读与编
民生周刊(2014年14期)2014-08-08 03:32:01
做好医学鉴定信访工作的思考
拆迁上访反讽剧
新民周刊(2010年2期)2010-05-30 10:48: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