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罗 文 许雨松 欧阳毅
大发渠水信合情
文 罗 文 许雨松 欧阳毅
“这么多年来,你们信用社干的事,和我这个老党员干的事差不多,都是为老百姓,只是你们拿的是干货,我就动动嘴,动动腿罢了。”黄大发老支书的话,把在场的大伙都逗笑了。
黄大发老支书(右)翻阅修渠时乡亲们的贷款明细表和信用社支持“大发渠”修建的资料(贵州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遵义审计中心供图)
正月十六,元宵节刚过,家住遵义市播州区平正仡佬族乡团结村草王坝村民组的徐国秋用在遵义农商银行平正支行办理的10万元贷款,把“大发渠”的清泉引进养猪场后,又去四川购入22头母猪,踏上了养猪致富的道路。
“在草王坝搞规模养殖,以前只能是个梦。”徐国秋说,“二十多年前,就连坝子上的田都是靠‘望天水’,煮饭得到两公里外的山沟里挑水,哪还有水来专门喂猪哦!”
“那个时候,乡亲们也想过喂牛、养猪、养羊。”平正乡干溪学校校长说,“但因为水的问题,这些想法难以实现。”
如今,草王坝群众的发展梦想正在一个个变为现实。是什么让这些梦想变为现实,还得从“大发渠”背后的信合故事说起。
“山高石头多,出门就爬坡,一年四季包沙饭,过年才有米汤喝。”这是上世纪60年代初,在草王坝广为流传的顺口溜。
眼看着离村不远的螺丝水哗哗的从山脚下白白流走,草王坝的乡亲们却连吃水都成问题。由于缺水,村民们穷得几乎吃不上饭。对于1958年当大队长,一年后入党,如今82岁高龄的黄大发老支书来说,感触颇深。
“你们想吃大米,信用社给你们贷款。”信用社工作人员在群众会上的这句话,让黄大发记忆犹新。
“在那个生活紧张的年代,乡亲们差不多都是靠信用社的贷款来筹资。”72岁的村民王正明回忆道。
集资、投劳,加上项目补助,1962年初,把螺丝水引到草王坝的“红旗水利”修渠工程动工。黄大发带领胜利、民主、健康三个小组的几百号群众说干就干。
但“红旗水利”设计长度超过15公里,工程量巨大,难度远超大家的预期。
因水泥砂浆比例不准,一次山洪下来,坝体就被冲得七零八落。再加上选址落差太大,缺乏技术支撑,修修补补到了1974年,乡亲们贷款集资、投劳,花了近三十万元的草王坝“红旗水利”以失败告终。
“黄支书,大米饭好吃呢,还是你们草王坝的包谷沙饭好吃?”上世纪80年代初,一次在区里开会,午饭时,一位曾经到过草王坝的干部和黄大发调侃道。
“我迟早要把水渠修成!”黄大发给自己打气。
时间到了1991年,黄大发再次向水利部门提交了《野彪乡草王坝村要求集资兴修水利的请示报告》:“要求兴修水利,将螺丝水中游之处——风涧河水修通接往我村——草王坝(主渠7200米,支渠2200米)。除保证灌溉原田面积,增产粮食十五万斤外,尤能新造田约一千一百亩,增产粮食九十万斤。”
项目批下来了,乡政府帮忙争取到6万元资金和38万斤玉米以工代赈,但是开山用的雷管、炸药,上工用的钢钎、二锤,施工用的水泥原料,都得乡亲们自己筹集。一核算,仍需7万元资金,并且要在一周之内完成集资。
“大家差不多都去野彪信用社办了贷款,才把那7万元集资款凑齐。”村民徐国述说,“不要说集资,连吃的都成问题,不去信用社贷款,哪行呐!”
“我家有七份土地,还是组长夏时刚给我的贷款申请盖了私章,大队签意见后,我才去信用社贷了五百块钱来集资的。”采访当天,王正明来黄大发老支书家串门。
“爱子田的徐洪培,是那次贷款金额最多的一家。”王正明说,“他家10口人,10份土地,比我的还要多3份,在信用社贷了七百多块钱交集资款。”
一个星期不到,集资款筹齐。
1992年初,草王坝“红旗水利”重新选址,在灵宝山擦耳岩上,二十多年前每天几百人战天斗地的场面又出现了。
“红旗水利”虽然要绕三重大山、过三处绝壁(大土湾岩、擦耳岩、岩灰洞岩)、历三道险崖,但工程进展很顺利。
到了1993年的8月初,7200米的主渠已经修通了6600米,连最险的擦耳岩段都修通了。
眼看乡亲们就要告别饮水难的日子,这时候问题又来了——还差一部分集资款和上级水利补助款。
草王坝“红旗水利”不得不停工。
1994年2月,“红旗水利”已经停工半年了。
黄大发一算,还差一万块钱。
“一分钱都没得,去哪里拿一万块钱?”黄支书为难了。最后,他做出了一个最大胆的决定:“以我个人的名义,向平正信用社贷款一万元,然后按一份土地39元分摊到各家各户。”
这个决定得到“红旗水利”指挥部人员的一致赞同,并得到乡亲们的认可。
“黄大发,贷款一万元,用于群众集资和上级水利补助,一个人三间木架住房作抵押……”至今,在黄大发的家里,还保存着1994年4月12日向平正信用社贷款一万元的《贷款抵押认证书》。
资金到位,工程又启动了。
1994年8月,修通螺丝水工程主渠的庆功大会上,黄大发“哽咽”的演说把“草王坝是个名,包沙饭哽死人,土多田也多,过年难找米汤喝”写进了历史。
20多年过去,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红旗水利”被村民们口中的“大发渠”取代了。
远眺海拔1300米的灵宝山,嵌在半山腰的大发渠水流到草王坝350多户乡亲家门口,滋润着1200余名群众的心田,喂养牲畜,灌溉1100多亩良田。
“那沟里流的呀,哪都是水哟,要我说哇,那流的是黄支书一辈子的情结,还有你们信用社的那份情呐!”采访中,草王坝的乡亲由衷地感慨。
心中有信仰,脚下有力量。
“这么多年来,你们信用社干的事,和我这个老党员干的事差不多,都是为老百姓,只是你们拿的是干货,我就动动嘴,动动腿罢了。”黄大发老支书翻弄着第二次修渠时乡亲们的贷款明细表,和自己这么多年被评为优秀共产党员、先进工作者的荣誉证书说道,把在场的大伙都逗笑了。
群山环抱的播州区平正仡佬族乡团结村是贵州一类贫困村,全村1540户,有324户还未脱贫,占比超过五分之一。如今,村里的乡亲们早已融入平正仡佬族乡统筹发展大局,致力于山地生态农业发展,主攻脆李、核桃、中药材和林下种养业、农产品加工业。
采访当天,细雨沥沥。团结村四面是山,满目苍翠,空气清新,沁人心脾。越野车在去草王坝的山间公路上,爬了一坡又一坡,转了一弯又一弯。车内,遵义农商行平正支行的王行长对这里的情况如数家珍:“近三年,我们支行累计向团结村投放两亿元信贷资金,支持村里的‘四在农家·美丽乡村’建设、种养业和现代农业发展。目前,该村有210户农户在农商行有贷款,金额达1173.5万元,其中‘特惠贷’330万元。”
车外,乡亲们忙着在梯田上打田插秧,周围几个村组,青瓦、白墙、翘檐的黔北民居,时隐时现,错落山间。
半坎组的“四在农家·美丽乡村”升级版正在打造。
紧跟弟弟徐国秋的步伐,大哥徐国修也建起了14间标准养殖场,购种猪的贷款申请马上提交……
眺望“大发渠”,讲述信合故事。农信人的“三农”情结与“大发精神”同在。
扶贫,惠民,贵州农信在路上。
(作者单位:贵州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遵义审计中心 责任编辑/哈文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