蹚出发展新天地
文 杨洪波 冯建洪 张玉阶 当代贵州全媒体记者 文叶飞
大犀山林涛声声入耳,玉溪河淙淙水流清澈。“中国傩戏之乡”——德江就坐落在这里。清晨或是午后,击桨源自大、小龙阡二泉汇聚的玉龙湖上,湖似明珠、河如玉带,潋滟波光中,一幅河湖相连的水城长卷徐徐展开。
“多年来,我们始终牢固树立绿色发展理念,坚持在打造‘乌江生态经济走廊重要节点’中实现奋发有为。”德江县委书记商友江说。
大学办在家门口,高速公路通到家门口,港口建在家门口,机场落户家门口,铁路规划过境家门口。过去五年,德江县朝着加快建成黔东北交通枢纽和区域性中心城市的目标铿锵迈进,发展成果喜人,坚定了发展的信心和决心。
地处武陵山脉腹地、位于贵州省东北部的德江,是一座物华天宝之城。巴蜀湘黔文化、土家文化和乌江地域文化在这里碰撞。千年土家文化,百载河运商埠,是这座城市丰实的底蕴。在独特的人文地理和深厚的历史文化之下,独具风采的传统历史文化、土家民俗文化、革命老区文化激荡融合,美丽多彩的自然生态风光,赋予了这座城市迷人的气质。形成了自强不息、兼容并蓄、大德若水、义利兼顾的德江文化精神。丰富多姿的历史文化资源优势和奇绝秀美的山水田园风光,吸引着来自国内外的八方人士。
德江县是革命老区,属典型的“老少边穷”农业县。该县决策层在周边县市区强势发展压力倒逼下,面对“不沿边、不沿江、不沿海”的“三不”发展条件,利用位于铜仁西五县和遵义东五县中心的区位优势,积极向省委、省政府争取区域性中心城市定位。一系列政策机遇,让德江从边远山区农业县迈向区域性中心城市发展的快速轨道。
精准发力,久久为功。德江县正在围绕打造绿色发展高地,强力推进脱贫攻坚,加快创建绿色发展先行示范县,深入推进“绿色生态修复、绿色城乡建设、绿色产业发展、绿色教育建设、环境污染治理、城乡垃圾处理、绿色功能分区、绿色制度体系建设”八大工程;围绕打造内陆开放要地,加快黔东北交通枢纽建设;围绕打造文化旅游胜地,加快建成黔东北区域性中心城市;围绕打造安居乐业福地,着力推进大美德江建设。
传统文明刻印着精致的辉煌。德江,这座历经百年出发与回归的高原山城,在开拓与扎根、传承与发展中,注入了改革开放的活力,正在绿色发展中豪迈崛起。
沿乌江航道北上达重庆,南下沿杭瑞高速经铜仁到上海,经遵义上贵阳,沿规划过境德江的昭黔铁路和涪柳铁路,贯通全国出海外,规划建设的黔北机场连接世界各地……
在“三高五铁一机场一港口”的水陆空立体交通规划建设宏伟蓝图下,杭瑞高速、德沿高速建成通车,德江到务川高速公路建设快速推进,乌江航运德江港一期工程建成通航,黔北机场选址落户德江,过境德江的昭黔铁路、涪柳铁路上升到国家发展战略层面,乡乡通油路、村村通水泥硬化路,组组连通断头路,产业路纵横交错。
“十二五”以来,德江公路通车里程达3356公里,高速公路建设突破“零”的历史,县境内通车里程达77公里。完成326、303国道提级改造,建成城南46米乌江大道、32米扶阳大道和城北70米大道及德江高速匝道口,打通了城区发展大动脉;建制村通油路(水泥路)1020公里,通油路(水泥路)率从2010年的9.56%提高到66.39%;修建渡口和人行便桥共160余座。
五年来,德江县战略抓得准、机遇抓得好、工作抓得实,开启了快步迈进高速时代、城市时代的崭新历程。
独具风采的历史传统文化、土家民俗文化、革命老区文化激荡融合,美丽多彩的自然生态风光,赋予了德江迷人的气质。(袁 飞/ /摄)
交通改变区位。
七星湖是复兴镇喻家桥村因地制宜、依山傍水打造的乡村旅游景点。这里生态环境优美,山水田园风光闻名遐迩。目前,正在修建包括道德讲堂、村规民约、家族家谱、农耕文化等多个版块在内的乡愁馆。因杭瑞高速、省道、国道穿境而过,交通便捷,这里已成为一个乡村旅游热点。
德江县大力推进农文旅深度融合发展,加大传统村落保护力度,加强农村环境综合治理,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传承好传统文化、田园生活,建成一批乡愁乡韵浓郁的乡愁馆。
“坚持精准扶贫不移位,坚持产业发展强根本,坚持教育扶贫斩穷根,坚持金融扶贫撬动能,坚持生态扶贫添绿业,坚持医疗救助保民生”的“六个坚持”扶贫思路,对129个贫困村,23996户贫困户77928贫困人口,做到了符合政策的贫困对象一户不漏、一人不少。
按照“33112”分配原则,在40个示范村每村安排100万元发展村级集体经济,努力打造一乡一品一特色,带动增加全县农民收入。压缩全县党政机关行政经费的7%用于教育精准扶贫,大力实施“9+3”教育计划,让贫困家庭子女都能接受公平有质量的教育,阻断贫困代际传递。
积极探索用农民手中的土地承包经营权、林权、房屋和宅基地所有权向金融部门抵押贷款的“三权抵押”贷款模式,盘活了全县300亿元的农村沉睡资本参与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在全县21个乡镇规划种植天麻4万亩、茶叶3万亩、核桃5万亩、精品水果林13万亩,利用生态补偿和生态保护工程资金将有劳动能力的部分贫困人口转为护林员,让部分农民端上“绿色饭碗”。对精准扶贫对象户,试行农村合作医疗报销后全额补足政策,总体受益面达125.89%。
五年来,全县地方生产总值从32.3亿元增加到84.6亿元,年均增长16%。财政总收入从2.2亿元增加到9.2亿元,年均增长32.9%,城镇居民、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从10045元、2828元增加到21860元、6600元。全县贫困人口从21.7万减少到7.8万,实现全部贫困乡镇和整县“减贫摘帽”,贫困发生率从53.9%下降到20.3%,小康程度达88.5%。
“十三五”时期,是全国决战脱贫攻坚的决胜阶段,对于德江来说,更是大有可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
“要充分发挥好地理优势、资源优势、区位优势,坚守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着力念好山字经、做好水文章、打好生态牌,谋划好落实措施,在区域的定位、区位的谋划、产业的布局上做好规划。”德江县委副书记、县长秦智坤明确提出,今后五年,将继续紧紧围绕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围绕省委省政府“守底线走新路奔小康”工作总纲,围绕铜仁市委市政府创建绿色发展先行示范区和“着力打造乌江生态经济走廊重要节点”发展要求和德江县委提出的“四大支撑”工程发展思路,以脱贫攻坚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决战脱贫攻坚、决胜全面小康,在新阶段加快建成黔东北交通枢纽和区域性中心城市。
(责任编辑/顾海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