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顺:崛起黔中

2017-06-15 15:24
当代贵州 2017年15期
关键词:安顺城镇化全省

安顺:崛起黔中

文 当代贵州全媒体记者 谌贵璇 刘 悦

速度与效益并重,生态与发展共赢,让地处滇黔要道的安顺新姿焕发。图为安顺普定县马官镇号营村村民将采摘的万寿菊装车。(卢 维 /摄/)

初春的黔中大地,处处洋溢着生机与活力。

在安顺9267平方公里的土地上,“赶”与“转”交响,展露同步小康的跨越自信;改革与开放并举,彰显后发赶超的强劲活力;脱贫攻坚与民生保障合奏,演奏幸福安顺的华美乐章。

黔中崛起,安顺让人欣喜和振奋。

“赶”“转”交响 黔中崛起焕新姿

曾几何时,由于地理、历史等各种原因,安顺的发展一度较为滞后。

2012年,国发2号文件的出台以及贵州省委、省政府下发的《关于进一步支持安顺加快经济社会发展的意见》,让已经走过630年的安顺迎来最好的发展机遇期。

“对于安顺来说,要改变总量小、基础差、实力弱、欠账多、人均水平低的现状,唯有加快发展步伐,努力在‘赶’字上下功夫,才能在‘超’字上见实效。”安顺市委书记曾永涛说。

咬定青山不放松、撸起袖子加油干。安顺把“提速度、增总量、升位次”作为首要任务,把“转方式、调结构、促转型”作为根本要求,以“一二四”攻坚战为主抓手,以全面深化改革为突破口,奋力提速发展,努力后发赶超。

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46.2%,增速连续五年居全省前列。强力推进招商引资,成功引进了中建集团、广药集团、国电集团等一批优强企业落户安顺,招商引资实际到位资金年均增长28.5%。强力推进工业提质增效,大力发展新兴产业,改造提升传统产业,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4%。

强力推进现代山地特色高效农业发展,建成省级农业示范园区28个,畜牧渔业增加值占第一产业的比重连续五年居全省前列。强力推进旅游升级版打造,实施了黄果树国家公园、大屯堡旅游区等一批旅游项目,旅游接待人数年均增长28.4%,旅游总收入年均增长29.8%,在全省发挥了龙头作用。全市生产总值年均增速14.6%,2014、2015年两年增速排名全省第一。

速度与效益并重,生态与发展共赢,让地处滇黔要道的安顺新姿焕发。

改革创新 安顺探索走新路

一直以来,安顺领改革开放风气之先。

1978年,关岭顶云公社农民率先在中国进行“定产到组、土地承包到户”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创造了“顶云经验”,形成了“南顶云、北凤阳”两面农村改革旗帜。1988年,安顺建立了“多种经济成分共生繁荣改革试验区”。

靠改革增活力,靠开放促发展,靠创新解难题。安顺用改革破题,凸显特色、创新突破,促进内部活力与外源动力竞相迸发。

率先在全国推出“产融保”互联网金融项目,开创了“国有项目+国有担保+平台发布+第三方支付结算”的全新互联网金融运行模式;

率先在全省成功创建首个农村金融信用市,发放全省第一本《农村土地流转经营权证》;

率先在全省实施土地流转经营权抵押贷款工作;

率先在全省将“健康保障”纳入扶贫攻坚计划,推行“七个到村到户”;

普定县基层社会治理“五民”工作机制被列为全国30个改革案例;

……

2017年全国“两会”期间,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政协主席俞正声参加贵州代表团审议时,对安顺平坝区塘约村村社合一、合股联营、抱团发展的经验给予了充分肯定。“塘约道路”引起省内外广泛关注,成为进一步深化改革的典型。

安顺市以“三权”促“三变”改革为抓手,深化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初步走出了一条具有安顺特色的农村改革发展新路。

2016年,省委常委会专题研究安顺工作时强调:打造山地特色新型城镇化示范区,是安顺的使命所系、优势所在、发展所需。

作为贵州省唯一的国家新型城镇化地级市试点,安顺把开展试点工作与推进山地特色新型城镇化示范区结合起来,把“新型城镇化+”作为工作主线,积极推广“一分三向”安顺模式,着力完善中心城区、县城和重点镇、美丽乡村三级载体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深入推进户籍制度改革,全市城镇化率达到47.5%。

随着沪昆客专平坝南、安顺西、关岭站开通,安顺进入高铁时代。黄果树机场通航城市达到10个,缩短了安顺与10个城市间的距离。平坝完成撤县设区,普定撤县设区工作进展顺利,“一城三区”城市框架初步形成,主城区面积拓展到90平方公里……道路通达、高楼崛起、产业集聚、乡村靓丽,新型城镇化正带来深刻变化。

惠及民生 全面小康上台阶

脱贫攻坚,是最大的民生工程。

安顺市千方百计加大扶贫资金投入,五年来共投入财政专项扶贫资金31.04亿元,产业化扶贫资金7.6亿元,青岛对口帮扶资金1.22亿元。建成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52个、搬迁29784人。减少贫困人口37.9万人,西秀区和162个贫困村按国定标准退出,普定、关岭和镇宁3个县及43个贫困乡镇实现省定标准“减贫摘帽”。

让“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思路主要在项目上做文章,企业、合作社、家庭农场、产销大户等各类经营主体在安顺广袤的村野中施展拳脚。“十二五”期间,安顺建成省级农业示范园区28个,乡镇农业园区实现全覆盖,初步形成了“一村一产业、一村一特色”的产业发展格局。

清澈的邢江河,美丽的仙人坝……春日的浪塘村,涌动着绿意,跃动着希望。浪塘的美让人惊喜。这个两年前还脏乱差的小村寨,在“四在农家·美丽乡村”建设中焕然一新,并在2015年成功创建了全国文明村和中国美丽乡村。而小河湾村、本寨村则荣获贵州省“十大美丽乡村”称号。

五年来,安顺始终抓好民生保障,深入实施教育“9+3”计划、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4+2”突破工程等一系列政策举措和重大工程,教育保障条件得到很大改善,学前三年毛入学率和高中阶段毛入学率超过全省平均水平,安顺学院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综合科技进步水平指数达到48.39%,每万人人才资源数987人,全省占比排位第三。城镇和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由2011年的14504元和3526元增加到2016年的25920元和8510元,西秀、平坝两区同步小康创建达标。

安顺市委副书记、市长陈训华告诉记者:“今后的五年,安顺将以‘新型城镇化+’为主线,突出全域旅游、军民融合,抓好脱贫攻坚、产业发展、生态建设,持续打好‘一二四’攻坚战,发挥比较优势,推动黔中崛起,倾力打造山地特色新型城镇化示范区,建设富美新安顺。”

(责任编辑/顾海凇)

猜你喜欢
安顺城镇化全省
安顺娘
新型城镇化对农民收入的影响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居住小区规划与设计
情定安顺的“白衣天使”
心连心,逆风行 省妇联积极引领全省姐妹防控疫情
发挥“她”力量,打赢这“疫”战——致全省妇联执委的倡议书
全省侨务干部培训班在宁举办
前三季度山东县域经济生产总值占全省94%
2016年推进新型城镇化在发力
安顺的裤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