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带互联网气质的小众化图书思考

2017-06-15 15:03李茗抒
现代出版 2017年3期
关键词:小众自带特性

◎ 李茗抒

自带互联网气质的小众化图书思考

◎ 李茗抒

我的毕业设计《维叔有话说+我的精神世界》内容与选题方向来自微博博主维城乱马,他是一个摄影师兼网络杂志主编,也是一个互联网重度用户,拥有在互联网上分享自我观点的长久经验,堪称小众图书与电影方面的“微博意见领袖”。影评、书评是其微博与微信公众号重点分享的部分,因为观点新颖,评论辛辣直接而收获了一群忠实的粉丝。每条微博140字的限制方式很“碎片化”,似乎只能用于记录生活琐事。但维城乱马的微博却在“碎片化”的信息表述方式中具备了一些特殊性:主题化与连续性,这是本次选题能成书的重要原因。这也让我开始思考自带互联网气质的选题所应具备的特性。

“自带”二字界定了此类选题的内容来源,即主题与内容均生成于互联网。无论是门户网站还是社交媒体,都可成为选题内容的来源,但社交媒体的特性似乎更具有优势。门户网站的一大特性在于“信息”,而对于社交媒体,其特性可能在于“观点”。对应于出版物的“付费”特性,“观点”似乎比“信息”更有价值。维城乱马给予了一部分小众图书与小众电影爱好者有价值的评价信息,而不仅仅是列出书单与影单,仅此一点,便可显现出他评选的标准与个人趣味,能在一定程度上引起观者的共鸣与效仿。

与传统意义上的约稿不同,自带互联网气质的选题与内容都是既有的,或者至少是半公开的。在这种情境之下,出版社要想创造出与定价相匹配的价值,可以从碎片化信息的再编辑入手,从而制订出符合互联网气质但同时主题鲜明的策划方案。以本次策划为例,虽然其微博内容已经带有一定的主题性,但并不明晰,有价值的内容之间互相断裂,要想成书还需要进一步取舍、编辑与加工。在资料收集的过程中要注重删除不符合图书定位的内容和过于“微博化”的表述方式,并在断裂与不明晰的部分通过检索与其有关的内容来增补一些通识信息,同时删除不准确的文字表述。为保持整个页面的均衡与和谐,还应尽量做到每个版面图片大小与文字量的相对统一。

从功能的角度考虑,自带互联网气质的图书还有一些不同于传统选题之处。信息时代,互联网实现了多个页面同时打开,多个功能同时运行的功能,这种“多窗口”的思路表现在出版上可能是一种出版物的“多功能化”。交互式的图书带来的“多功能化”实际上已经借用了互联网的功能。而对于自带互联网气质的选题来说,因其内容与选题来源于互联网,实现这种双向关联会更加容易,一个二维码就能关联定位到互联网上的相关信息,从而增强阅读体验。在本次设计中,考虑到小众图书的特性,这种“多功能化”采用了“图书+笔记本”的形式来体现,使读者以交互的形式在图书中加入自我的因素,以“笔记本”完成自己的二次理解。

如果说自带互联网气质这个维度定义了本次策划的内容属性,那小众化维度便解释了本次策划的风格追求。对于小众化图书来说,审美与设计感不可忽视。从根本上说,“美”是见仁见智的,这在小众化出版中表现得更加明显。内容为主、形式为辅的观念或许在小众化出版中并不适用。相反,带有极强个人主义与“自恋”情结的小众趣味与生活方式会在很大程度上左右整本书的审美取向,尤其是形式层面。例如当下的“极简风”,虽是时尚界的一股风潮,却不知不觉影响到出版界的设计风向,某些读者甚至会将其与生活方式联系起来。此类图书的欣赏群体数量是不小的,绝不能以“注水书”一概而论。作为希望在小众出版领域有所作为的编辑,更应充分了解不同小众市场的审美需求,打破内容为主形式为辅的观念,与设计者充分沟通,从而策划出适合小众图书内容展现的最佳形式。

《维叔有话说+我的精神世界》的设计方案与实施均为原创,希望借此体现我对于维叔的个人理解与情感。这其中实验性的设计部分来自于我对目标读者审美方向的把握。在后续的斟酌中发现了一些过度设计之处,与图书的基本功能产生了些许矛盾,便开始着手修改,希望成书能尽量做到两者协调。

这次毕业设计带给我很多思考,使我见识到了策划一本书的不易,也让我认识到了兴趣落地的难处。思考虽算不得深入,但确是对本次模拟出版的反思。在真实出版情境中需要更多的现实考量,这些需要“动刀子”的地方或许才是真正“实践出真知”之处。

(李茗抒,中国传媒大学编辑出版研究中心出版专业硕士)

猜你喜欢
小众自带特性
茶树吸收营养物质的特性
《如果有一天我将会离开你》虽小众但可贵
动物的特殊本领
摩擦力三个特性的应用
吃就吃它个深刻(上)
自带滤镜的底妆,你用了多少?
不准自带
Quick Charge 4:什么是新的?
小众之美
小众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