符伟玉+++林小聪+++吴科锋+++兰柳波+++陈江燕
【摘要】PBL教学法普遍运用于国内外的医学教育范畴,可是由于其对教育资源方面具有一些要求,从而并不能在我国一些医学院校中给予实施。将PBL教学法运用于临床医学专业生物化学教学当中,能够显著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运用知识的能力以及对于学习的兴趣,从而值得被应用在医学生物化学教学当中。
【关键词】PBL 教学法 临床医学专业 生物化学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20-0228-02
PBL作为一套规划学习情境的良好方法,通过问题作为导向,将学生作为核心。PBL教学法最初源于医学教学,具备一个驱动问题,学生能够通过驱动问题模拟真实场景,让学生在学习当中亲自体会。并且具备较强的综合性质,属于团队合作的过程,一同分析驱动问题。生物化学在医学类课程中极为重要,可是因为其知识体系并不明确,知识点较难让学生轻易理解,所以无法引起学生对于这一学科的兴趣。也令这一问题变成了当前生物化学教学需要处理的方面。PBL教学法成为近些年来较为推崇的医学教学方式,其注重以学生为主体,通过问题情境让学生能够积极思考、踊跃分析,通过获取所需的知识,而处理需要解决的问题。学习技术为学生提供了桥梁,有利于学生在活动中提高自身能力。PBL教学法能够让学生制作出一份能够分享的成果。PBL教学法已经变成当前极为有效并实用的教学方法。
一、PBL在生物化学教学中的必要性
生物化学是通过化学理论与方法,通过分子水平分析生物体的化学构成乃至这些物质在生命当中的化学变化规律的学科。生物化学在教学内容方面包含了形成生命的基本结构物质与生命活动的物质转变、能量转变等大量动态历程,课程体系严密、需要学生具备诸多知识点,知识层面以及网络繁琐,并且发展较快,不断涌现出新技术以及新成果,被当作是生命科学范畴中极难把握的一个课程。
对于医学院校而言,生物化学属于一项极为重要的专业基础课。在医学不断发展中,愈发与生物化学具有紧密的联系,临床医学在分子水平中分析病因、阐述机制、提出诊断和预防措施,这些方面均无法脱离生物化学的理论与技术。所以,生物化学教学中如何填补基础和临床的裂缝,把基础知识和临床需要处理的问题良好结合,将学生学习基础知识的兴趣激发出来,全面的培养具备知识、能力以及素质的复合型、实用型人才,成为目前生物化学教学改革中需要处理的问题。
当前,我国诸多医学院校均在尝试着改革PBL教学,随着在组织学、免疫学、生理学、胚胎学等方面尝试进行PBL教学,获得了良好的教学成效,可是也依旧具有一些问题。比如教师在教学中较易产生意识方面的偏差,错误的认为在教学中多举出一些问题,带领学生解答或者将问题的答案提供给学生则为PBL。教学的实施由于教师人数以及经验的欠缺,并且由于不具备课堂问题的教材,因此为顺应具备分析处理问题的综合能力以及创新能力的全新医学人才所需,应当在生物化学课程教学中使用PBL教学方式,其他课程教学改革也可以给予参考。
二、PBL教学法的应用
1.PBL教学法的执行
全面执行PBL教学法需更新组织者的理念,准备硬件与软件等设备。PBL教学法的执行应当创建一个素质较高的教师团队,需要具备充足的图书资源与网络资源。教师依照教学内容将问题给予提出,这些问题应当可以有效激发学生对学习的热情,而且具备可探讨与分析性,并且问题的提出应当通过老师对合理性给予验证,令其可以更为适合教学内容的问题。PBL教学法的执行无法脱离师资团队的筹备,有经验的师资团队成为提高教学品质的重要所在,挑选具备经验的指导老师对学生的教学具有一定的效果。经验丰富的老师可以有条不紊地处理现场突发状况,良好地传授教学内容。PBL教学法还应当准备硬件设施,教学场所、教学用具、设施、网络等方面,均成为了实施PBL教学法的条件。
2.PBL教学法在医学生物化学中的应用
比如在PBL教学法当中,把生物化学专业的学生给予分组,组内成员人数定为6至8人,一同分成6组,对每组成员的主要任务进行分配,挑选出一位组长以及一位记录人员,讲解关键的教学内容与方法,令学生对PBL教学法具有一个初级的认识。在教学之前,应当对老师给予PBL教学法的培训,把教学内容设计的更加合理,准备与教学内容相符的问题,在场景模拟教学中有效激发出学生的热情。在真实病例当中,把病患的基本状况和诊断给予细致描述,将问题引出,让学生积极分析这一病例的患病原因与治疗方式,并且通过小组为单位探讨问题,可以透过PBL给予的硬件设施收集资料并整理资料,从而找寻处理问题的方案。在教学最终的问题汇报中,可以运用上台讲解的方法或透过PPT阐述最终结论,让所有学生都能够融入到教学当中,将教学质量给予提升,令较难理解的生物化学更为具体,更加容易理解。
三、体会
心理学家认为,有利于在学生记忆内巩固材料的一些因素中,对所具备的知识产生兴趣,在学生对学习的内容极具兴趣时,则会更加积极地进行学习与记忆。生物化学和分子生物学属于抽象学科,将学生的学习兴趣给予提升,则不难看出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极为重要。PBL教学法可以有效激发学生对学习的热情,学生通过问题着手进行学习,从而引发浓烈的求知欲与探索欲,在获得答案时,感受学习的兴趣,并且对理解知识更加深入。可以提升学生的自主性技能,并且培养学生在团队方面的合作精神。比如临床专业学生的临床病例,能够建立学生的临床分析能力,而且可以让学生感受到,只有注重基础,才能够重视临床,以此加强对医学基础课程方面的学习。
四、讨论
PBL教学将问题作为根本,将学生视为主体,将教师作为导向,在PBL教学课程当中,教师投入较多的时间与精力进行教学的规划,令传统教学中的教育变成PBL教学的浅教学。透过考试成绩能够看出,基本理论客观题测试PBL与LBL教学方式的成效差别不具备统计意义,这也体现出对护理专业的学生进行两种教学方式的對比,学生在客观考题分数方面并没有明显的差别。或许由于客观题目较为简单,较难展现PBL教学法的特点。通过分析这一综合型课题,PBL教学法远比LBL教学法更加具备优势。PBL教学的重点在于问题,整个学习过程则为以问题为核心执行的,教师创造的问题情境,可以将学生的求知欲激发出来,让学生思考问题相互间的关联,并透过分析、查找,把相应的知识结合在一起,构成一个整体的知识链。所以,每次进行提问以前,都应当通过生物化学教研室的老师一同分析并细心设定。设定的问题均通过真实临床病例或现实生活内的实际问题,而这一问题可以将学生的兴趣激发出来,提升学习的激情,以此有利于学生通过更加积极的态度进行学习。透过处理问题可以让学生更为自然的学习生化理论方面的内容,有效评价并判断推理过程及学习方法。
透过分析可以看出LBL比PBL更加具备突出理论知识的重点、难点方面的优势,LBL班级中的大多数学生认为重难点明显,PBL班級仅有少数学生认为重难点较为明显,从而也体现出了统计学的意义,与LBL教学法已经具备的纯熟的教学经验与方法紧密相连。所以,PBL教学方式依旧需要进行细致的分析及完善。
生物化学课程由于较为乏味和抽象,较难让学生轻易给予理解,并且还具备庞大的知识点进行牢记,所以在教学当中,逐渐会让学生产生厌烦感。而PBL教学法的产生,恰巧转变了以往在课堂中以老师、教材为主,学生为辅的教学方式,而是以学生为核心,通过问题情境,积极找寻处理问题的方法,将学生对于学习的自主能动性激发出来,让学生能够将精力高度集中在课堂当中,从而提升自身的学习兴趣。通过对进行PBL教学法的学生进行观察可以发现,大多数学生觉得自身在学习方面的自主性以及能动性显著提升,并且在上课时注意力的集中程度有所提升,对于学习的兴趣愈来愈浓。在执行PBL教学法时,教师设计的问题都源于现实的生活以及真实的案例,可是会存在一些学生不知晓乃至其他跨学科方面的内容。所以,学生在老师的指引下,应当有效展现出文献检索以及网络查找的作用,将运用网络以及文献材料获得知识的能力给予提高,为学生提供自主学习的经验,从而提高学生在提出问题、分析问题以及处理问题方面的能力。通过对使用PBL教学法的学生进行了解后发现,大多数学生认为在使用图书馆以及网络资源方面,概率明显提升。也有许多学生认为,在分析问题以及处理问题方面的能力显著提升。对于PBL教学而言,小组分析成为检查自主学习的一个方式,也成为团队合作的一个主要构成方面,并且为学生提供了一个能够进行人际交往的渠道。对于非竞争环境而言,所有学生都应当进行相互帮助、相互合作,通过自身的优势,解决学习当中产生的问题。通过不断实践后,超过一半的学生会感觉到PBL教学法能够显著提升团队合作能力。
综上所述,目前的大学教育不但要传承知识,还应当加强对于学生能力方面的培养。通过实践可以看出,PBL教学可以为学生创造一个积极展现自我的舞台,让学生将自己的观点积极地表达出来。透过分工协作,能够有利于提高团队成员相互之间的默契度,培养出相互协作的精神。透过各自观点的不同进行辩论,让学生能够知晓对于他人的意见应当仔细倾听并作出客观的评价,学习他人身上的有点。在分析处理问题时,可以灵活使用理论知识处理现实当中的问题,让学生具备科研素质,从而有利于未来科研论文的编著。所以不难看出,在生物化学教学中适时使用PBL教学法,不但能够将学生对于学习的兴趣激发出来,还可以培养并锻炼学生在创造性方面的思维,展现出良好的教学效果,也彰显出PBL教学法是应当被实施的教学方法。
参考文献:
[1]任锐,张旸,高淑英,等. PBL教学法在毒理学基础教学中的应用[J].基础医学教育.2012.(9):666-669.
[2]马佳,陈昌杰,夏俊,等.医学生物化学病案式教学改革探讨[J].基础医学教育.2011.(7):613-615.
[3]李徽徽,关宿东,卓煜娅. PBL教学法在组织学与胚胎学教学中的应用初探[J].埠医学院学报.2010.(1):79-80.
作者简介:
符伟玉(1976年12月-),女,籍贯:广西桂林市,学历:硕士,职称:中级,研究方向:生化药理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