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监测水质采样质量管理的几点探讨

2017-06-14 23:32王丽红
环球人文地理·评论版 2017年3期
关键词:质量管理环境监测

王丽红

(大邑县环境保护局,四川 成都 610000)

摘要:因为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我国不断加强了对环境质量的监测,主要的做法是加强环境监测人员的业务能力,在进行监测中,积极使用各项先进的技术。监测的结果是进行环境管理的重要保证。这些监测中,对水质的监测尤为重要,为了提高监测结果的准确性,首要條件是应该做好对采样的质量管理。本文阐述主要内容包括:水质进行采样的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以及提出相应的解决和优化措施。

关键词:环境监测;水质采样;质量管理

前言:人们的生活水平在不断的提高的同时, 水污染问题日益突现。近些年,国家已经逐渐重视对水污染的治理,但是在技术水平和思想意识方面还存在一定的问题。使治理的效果不是很好。为了加强对水资源的利用,应该对水质进行检测和管理,检测的前端是水样的采集,尤其是应该注意对水质采样的质量管理工作。

1环境监测水质采样管理分析

环境检测的重要部分之一就是水质检测。对水质检测的途径首先是进行采样质量的管理,不仅能够保证检测数据的代表性和准确性,而且对于环境管理工作的开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和影响。环保部门进行水资源管理方案的制定中,依靠的是检测的数据和信息的质量。同时,检测的数据也是进行水污染治理的有效依据。所以,相关的环境检测部门应该提高对水质的检测工作,加强对检测人员的管理,保证他们持证上岗,并且在工作中有比较强的责任感和工作态度。在日常的管理中,应该做到对设备的定期检查和定期校准,确保不出现问题,保证采样的准确性。但是,从当前的管理现状来看,对检测质量的管理还是存在一定的问题,无论是在思想上还是在具体的工作中。从当前的检测发展来看,随水质水样的管理大多集中在实验室中,有比较好的环境的场所。设备使用效果也比较好,工作流程和操作流程也比较规范。另外,还有一些别的质量控制方法,如标准物质量考核、空白实验等。通过对质量的控制得到比较准确的数据。但是在部分现场采样的监控环节,对质量的管理没有达到足够的重视,质量管理手段也比较缺失,容易造成比较大的误差,进而影响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有效性。

2环境监测水质采样管理影响因素

2.1水质采样点的选择

在进行环境的检测中,应该选择适合的采样地点,不同的采样地点会产生不同的检测结果,同时也能够影响水质采样的质量管理。从环境检测的特征来看,如果采样的地点选择不合理的话,不能够达到规范的要求,特别是对地表水进行检测时,许多工作人员可能多工作不够认真负责,尽量减少工作时间,不能选择正确的检测地点,进而使水样的检测结果不具有代表性,与实际情况有很大的差别。此外,如果从经验方面来看,施工人员的主观性对环境检测水质采样的工作会带来一定的影响,在没有进行检测地点考查的情况下,直接选择检测地点,最后的结果也不能反映水质的情况,给环境的管理带来不利的影响。

2.2采样设备的状态

在进行水质采样中, 应该使用专业的设备,且设备按要求进行过检定或校对,特别是水质参数很多的检测,有些指标应该进行现场的检测,比如水温和PH值等,良好的设备能够保证检测数据有效性,尽量不要发生因为设备的原因而导致参数结果的不准确。在进行水质的检测中,设备的专业性比较强,必须安排专门的有经验的人员进行操作,同时,还应该对设备进行定期的检查,在使用之前也要按要求进行校对,尽量减小误差。然而,在实际的作业中,尽管也会对设备进行维护和校对,但是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如检查不到位,检查达不到预期的效果等。有的工作人员对设备和检查的不重视,进而造成检测结果的不准确等。另外,因为操作不规范的原因,水样可能会受到污染,这就失去了检测的准确性。

2.3样品保存运输

对样品的保存运输应该符合国家规定,这是保证样品准确性的最重要的前提条件。但是现阶段的样品运输和保存中,存在的问题是比较大的,特别是采集完样品后,没有按照相关的规定放入固定剂,不能保证各种参数,致使样品在运输和保存阶段发生变化。如果没有相应的措施对样品进行保护的话,可能会出现样品到了实验室,但是水质中的参数已经发生了改变,不能实现检测的结果。

3环境监测水质采样质量管理优化措施

3.1加强前期的管理工作

如果想要是检测的结果具有准确性,应该加强对前期采样工作的重视,为后期的顺利进行打下基础。应该做到以下的几点:第一,文件学习。进行检测的人员,应该对相关的水质采样规范、检测方案进行熟悉,对检测中的各个环节都能做到及时掌握和了解。第二,设备的准备。相关的采样负责人对需要的清单和设备的型号、状态进行仔细的核对,进而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对进行水样采取的容器的数量和规格进行检测,保证符合相关的要求。所使用的设备、仪器和药品不存在任何问题之后,才能进行下一步的工作。

3.2落实现场采样的规范

必须加强对现场的规范,这是决定检测结果准确性的因素之一,直接影响到后续水质样品的质量管理。所以,现场进行检测的管理人员必须具有专业的素质和专业的技能水平,对出现的问题能够灵活的解决,降低现场对检测的结果造成影响。在实际采样中,容易忽略的一个问题是对污染源工况的了解,出现采样的样品不具备代表性甚至无效,因此要求采样人员在对污染源生产状况和废水治理工艺有一定掌握的情况下设置合理的采样方案,采取一些有效的措施,如采取混合样等方法,尽量在有限条件下采集到有代表性的水样。

3.3重视设备的维护管理

对水质进行采样的过程中,设备仪器非常的重要,应该加强对其日常维护和保养,在检测的过程中严格按照标准进行,完成检测之后,对设备进行清理、检查,如有异常,应及时通知做好记录工作。

结语:在环境检测采样的过程中,为了保证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应该采取相应的措施对采样环节进行优化。

参考文献

[1]曲冬梅.分析环境监测水质采样质量管理[J].资源节约与环保.2016.99.

[2]王福伟,邢巍巍,吴 群,郑 琳,孟书旭.环境监测水质采样质量管理[J].环境与可持续发展.2015:113-114.

猜你喜欢
质量管理环境监测
环境监测系统的数据分析与处理
大气污染问题的环境监测
浅谈智能建筑电气施工管理及质量控制
对环境监测数据造假必须零容忍
便携式GC-MS在环境监测中的应用
环境监测过程控制
谈如何做好环境监测业务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