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梦
【摘要】导入是教师在教学中把学生引入兴趣的大门,使学生产生学习欲望的重要一步。课堂导入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之一,一堂课导入的成败直接影响整堂课的效果。因此有技巧地设计并组织好新课的导入,不但可以达到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求知欲望,而且也能为整堂课的教学打下良好的基础。
【关键词】初中英语 课堂导入 技巧
【中图分类号】G633.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20-0110-01
一、课堂导入的涵义
课堂导入是指教师在课堂教学伊始,利用各种教学手段创设学习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迅速进入学习状态的教学环节。有效的课堂导入犹如乐师弹琴,第一音符就悦耳动听,能起到先声夺人的效果,才能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促使学生主动探究而获得体验,让学生最终形成积极的学习情感。
二、课堂导入的基本要求
在新课程改革下,新授英语课的导入要符合学生的心理特征,要有趣味性、新颖性、针对性。要新奇(满足学生求新心理)、多变(不断更新和变化刺激形式)、多样(采用多种教学手段、导入方法多样)、热烈(创设和谐热烈的教学氛围,唤起学生的情感共鸣,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课堂导入时间不宜过长,一般以3-5分钟为宜。此外,英语新课导入还要遵循一定的程序,即:集中注意——引发兴趣——激发思维——明确目的——进入学习主题。导语设计要有明确的目的,针对教学内容和学生特点,既能吸引学生注意,诱导学生求知,又能引起学生的兴趣,启发学生思维,使旧知与新知联系紧密,进入课题自然合理。
三、课堂教学导入方法和技巧
(一)直观导入法
1.实物导入。以实物进行教学,能一下子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抓住学生的好奇心理,引起他们的兴趣,激发他们的学习动机。
2.图片﹑简笔画导入。 图片色彩鲜艳,表现力强,能瞬间吸引学生的眼球;简笔画寥寥几笔,栩栩如生的事物便跃然纸上,富有神奇的魔力。图片﹑简笔画导入,可省去许多口舌工夫,有助于理解和记忆,给课堂增添了生动活泼的气氛,让学生以轻松愉快的心情接受知识。
3.电影﹑电视节目,动画片,录音、录像、VCD、视频导入。这些可以创设一种可视语境,它声像结合,图文并茂,信息量大,适合中学生的年龄特点,给人的印象深刻,更易激发学生的兴趣。
(二)音乐歌曲导入法
音乐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不但激发和培养学生的音乐情感和创新意识,而且学生在欣赏歌曲的过程中,教师自然而然地创设语境,把新语言呈现给学生,激起了学生对新知识的渴求。
(三)温故导入法
所谓良好的课堂导入是能够“温故而知新”,讲求的是对上一堂课的回顾并对所讲新课进行“预热”,做好过渡。这是最常用且最简便的一种导入方式,它符合学生的认识规律。教师在备课時应努力挖掘新旧知识的衔接点,通过有针对性的复习为新知识的学习做好铺垫。
(四)悬念导入法
是通过巧妙的设疑,引起悬念,引发学生的好奇心,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它是激发学生思维的一种有效方法。思维源于问题。所以,在英语教学开始时,教师可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以形式多样、富有认知冲突的方式设置疑问,以强烈的感情色彩构成悬念。学生虽然暂时处于疑惑状态,但是可以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激发学生的兴趣。
(五)预习导入法
教师在课前布置预习内容,设置几个问题,然后在课堂上有针对性地提问,使学生不知不觉地进入学习状态。这种方法能使学生对所学内容有较为充分的心理准备,并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结合新课程理念更加深入的探讨。
(六)背景知识导入法
有些课文内容与英美国家的生活、风土人情、历史文化、待人接物的习惯有关,教师可以用有关的材料或背景知识把学生引入到真实的语境中去。
(七)游戏导入法
心理学研究表明,初中生的年龄特点是好奇心强,模仿性强,天性好动。因此,英语教师在教学中应充分挖掘教材的活动因素,有目的的组织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这种导入法可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参与意识,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在兴趣盎然的游戏中学英语,学生就会乐学,快学,多学。
总结: 导入没有固定的模式,教师可根据不同类型、不同内容、不同形式的课选择使用不同的导入方法,无论采用哪种方式导入新课,都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年龄特征和心理特点,并结合所学语言材料的内容、特点,做到合情合理、简洁自然;教师只有不断地在课堂实践中运用导入的各种方法并加以比较、总结、积累,才能摸索出最适合的方法,使新课导入既趣味盎然又富有实效。
参考文献:
[1]张伟莲.初中英语新课程课堂导入及应用,教育研究.论坛,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