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琦
中图分类号:F724 文献标识码:A
内容摘要:在互联网、移动互联网时代背景下,国民经济面临着升级转型的良好机遇。西部地区的商贸流通业能够借助时代大背景有效实现自身的现代化升级转型。在已有的区域条件下,如何利用好时代机遇发展本地区的经济,成为这一地区需要考虑的问题。
关键词:西部地区 商贸流通 现代转型
引言
生产和消费是国民经济发展的两端。商贸流通则在这两端之间扮演着连接纽带的角色。有效、高效的商贸流通能够激活国民经济,促进生产、消费活动的顺利进行,使得社会资源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得到合理的配置。
从表1的数据中可以发现,1991-2013年我国商贸流通业对国民经济增长的贡献值均超过15%,虽然在1990-2013年之间商贸流通业对国民经济的贡献值略有浮动,但是2013年的贡献值依然高于近10年的贡献值。商贸流通业对国民经济的贡献值的稳定说明了商贸流通业的发展作为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部分,一直发挥着稳定的贡献作用。另一方面我国在这20年的发展当中,经济得到了质的飞跃,而商贸流通业也得到了较快的发展,才能够稳定其在国民经济发展过程中的占比。不难看出,商贸流通行业的发展状况与国民经济的繁荣状况息息相关。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是否有活力,国民经济是否表现出强劲的发展潜力,可以从该国家或地区的商贸流通业发展状况做出有效判断。另外,从我国零售业的发展也可看出商贸流通业的繁荣。电子商务是典型的零售行业发展过程中的产物,而基于电子商务在市场中具有调动各行业的作用,电子商务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物流业、餐饮住宿业的发展。电商经济的到来,国民经济中贸易活动不仅仅局限于传统的线下洽谈合作,更多关系到国民日常生活的交易被搬上了“线上”平台。这种电商行为突出表现了一种贸易的时效性。商品贸易的交易周期概念被极大改变。商品贸易交易周期的缩短对商贸流通的时效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由传统商贸流通模式转型为能够满足商贸实际需求的现代化商贸流通模式成为了一个很重要且迫切的话题。本文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以我国西部地区商贸流通业的转型发展现状为研究对象而展开的。
我国西部地区商贸流通现代化模式构建现状
(一)我国西部商贸流通业的现有发展模式
从消费零售总额以及同期增长比可以知道地区的商贸流通程度。我国西部地区消费市场的快速增长,表明西部地区商贸流通市场较为活跃。目前我国东、中、西部吸收外资的能力还是有很大的差距。东、西部地区同比2015年同期数额,均有较好的增幅。2013年修订的《中西部地区利用外资优势产业目录》提出了要扩大外商投资领域,包括基础产业、服务贸易以及国家重点工程建设的意见。西部地区活跃的消费市场,较强的外资吸附能力,较好的政策环境等,为西部地区商贸流通现代化模式构建提供了条件。总体而言,我国西部地区商贸流通现代化模式构建的现状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截至2015年,西部地区主要城市,如重庆市的商贸流通业已经成为第三产业中总量最大、贡献率最高的行业。商贸流通业在西部地区行业结构的权重增大,成为西部地区第三产业的重要代表。
第二,西部地区形成商贸核心圈,如“八小时重庆”圈、“半小时主城”工程等;商业圈、三级商贸中心迅速发展。本土化的商贸中心区形成,改变了商贸流通的贸易方向。商贸流通本土化品牌显现。
第三,当前商贸流通方式发生很大的改变,主要体现在电子商务的普及化。电子商务的普及不仅影响到本土商贸流通交易方式,还扩大了本土商贸流通的交易范围,促进本土品牌的形成。
(二)我国西部商贸流通现代化模式建设特征
第一,充分发挥商贸流通核心的辐射作用。通过构建现代化商贸流通中心,以商贸中心为核心,辐射周边地区,提高了商贸流通的效率。
第二,积极借鉴发达地区商贸流通的管理经营经验。通过举办各类博览会,加强与本土之外地区的商贸交流与合作,将我国东部、海外发达地区优质的资金、技术、人才等引进本土,充分利用市场资本、技术等资源促进本土商贸流通业的发展与现代化转型建设。
第三,借用网络平台。网络技术、电商贸易的逐步推广与普及,一方面提高了本土的商贸流通时效,另一方面改变了商贸流通行业的结构。商贸流通贸易商与物流主体各自的专业化发展水平获得了更大的提升。
第四,当前商贸流通业的发展还不能满足西部地区快速发展的国民经济的需求。存在的问题有:商贸中心建设缺乏统一规划,基础设施建设同构现象突出,区域经营环境差;经济体制障碍,市场组织化程度偏低;商贸信息化建设滞后,物流配送和电子商务等现代流通方式发展不足。
我国西部商贸流通现代化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城乡市场存在较大差异
西部地区城乡结构二元化差异明显。由于西部地区城市发展水平本身较低,市场化水平远远不能与东部地区、尤其是发达地区相比,城市市场对乡村市场的辐射能力有限。二元化的市场分化,城乡市场之间没有建立有效的商贸流通配套措施,区域市场内难以做到城市乡村消费市场的有效承接,阻碍了区域商贸流通的顺利进行。城乡市场的封闭式发展,限制了市场消费品的交流与互补,城市现代化、科技化的产品難以推广到农村市场,农村市场处于原始状态而未得到有效发育,农村消费市场难以被打开,农村的农产品进入城市市场的途径也大大受阻。由于城乡市场未得到有效承接,农村地区未能有效承担起城市农产品生产者的角色,城市市场被迫从地区之外寻找替代性农产品。这时,城市作为地区服务中心的辐射功能就被大大削减。城乡之间市场的互补性不足,使得城乡市场的差距并未得到缩减,反而两极化趋向越来越明显。
(二)商贸流通的环节较多、损耗大、成本高
传统商贸流通需要经过生产者、批发、零售等多个环节,这种多环节的介入势必增加人力、基础设施的投入成本,多环节的商贸流通损耗大。这势必影响流通商品的品质,影响商品的交易正常进行。这一方面不利于商品本身品牌的推广和发展壮大,另一方面也不利于贸易物流行业的品牌建立。西部地区的商贸流通虽然已经在现代化模式转型上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商贸流通过程的部门审批繁多、商贸流通对接政策不完善、基础性支撑设施不完善等问题还很突出。这种多环节、高时耗商贸流通模式早已无法适应电商时代下商品贸易流通对时效性的要求。如何在当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取得竞争优势是每一个市场主体需要考虑的问题。追求更便捷、更高品质、更具时效性的商品贸易流通成为时代关注的焦点。
(三)我国商贸流通服务业仍处于初级阶段且运作效率较低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现代化商品贸易流通领域积累了大量实用、高效的经验,现代化的商贸流通理论也获得了极大的发展,商品贸易流通业已形成独立的体系。在现代网络、移动互联网技术的支撑下,商品贸易流通行业具备快速发展的可能。然而我国西部地区的商品贸易流通行业仍然处于初级发展阶段。由于现代化的流通手段还未被真正运用,现代化的商品贸易流通体系还没建立,商贸企业尚未实现规模化、组织化,企业本身在市场竞争中实力不足,无法对市场资源进行有效整合。商贸流通的实施载体、借用的手段,商品贸易流通业本土化理论建设,商贸流通服务的经济环境发育均处于初级发展阶段。现代化的商品贸易流通专门人才的严重短缺,使得本土商品贸易流通服务队伍专业化水平不高,这势必影响到商贸服务的质量,进而影响到行业的发展。
我国西部商贸流通现代化发展对策
(一)政府加大对商贸流通业的投入力度
政府加大对商业流通业的投入力度首先应该体现在配套基础设施建设上。强化商品贸易流通基础设施建设,为地方商贸流通搭建优良的贸易平台,能够吸引社會资源的汇集,为西部地区商贸行业的发展壮大提供可能。
政府对商贸流通业的投入还体现在对这一行业宏观经济政策的支持。针对西部地区商品贸易流通的发展实际,政府应当出台系列利于商品贸易流通业发展的政策。
政府还应该加大商品贸易流通教育的投入,加大专业人才培养的力度。从人才的师资、生源、科研支持、就业、再培训等角度,全方位加大投入。
(二)促进生产商、运输商、供应商等环节之间的协作
商品贸易作为一项客观存在的市场交易行为,必然有其客观存在的人为交易行为的存在。现代化的商品贸易流通过程中依然会存在一些必要的环节对接。在传统商品贸易流通过程中,生产商、运输商、供应商贯穿于商品贸易流通的整个环节。三者之间的协作效率将直接影响到商品贸易流通的顺利进行。在目前的行业发展中,西部地区商品贸易流通运营模式比较传统。商贸流通环节过多的人为因素介入,使得整个环节的有效对接受到了极大的困阻。部门间政策的不统一,也会影响到商贸流通各环节的对接效率。
现代化的商品贸易流通过程中,在电子商务等现代化商品贸易模式的影响下,已经大大简化了商品贸易流通的过程,很大程度上实现了产品生产者与消费者的直接对接。但西部地区电子商务发展的不充分性以及商品贸易流通里物流行业的不完备性,决定了这种“面对面”的商贸流通程度的初级发育性。从传统商贸流通模式转变为现代商贸流通模式,首先需要解决商贸过程中各环节间的对接问题。强化传统商贸流通过程中生产商、运输商、供应商等环节之间的协作性,是促进西部地区商贸流通业发展的基本途径。
(三)大力发展物流业
物流业是商贸流通行领域的重要内容。西部地区的商贸流通业的发育程度很大程度上受制于物流业的发展程度。在电商时代,商贸流通对于贸易的时效观念发生了很大的改变。大力发展物流业,尤其是现代物流业,追求物流商贸流通的新时效,对于促进商贸流通业的全面发展、商贸流通业发展模式的换代升级均有重要的意义。
由于运输、调配、仓储等是物流业中必不可少的环节,运输环节在很大程度上又受制于国家交通基础设施建设。西部地区的交通运输建设在国家财政支持下正在逐步完善,但工程本身的性质决定了其具有较长的时间要求。国家对于物流业的发展,应该着眼于物流商贸过程的调配、仓储各环节的对接。
大力发展物流业,尤其是现代物流业,强化物流运输中的运输、保管、包装环节的对接协调性,利用网络技术、自动化管理系统提升西部地区的物流自动化水平,利用现代管理经验加强仓储管理和货物调运,能有效控制物流成本,提升物流业的竞争力。
(四)加快电子商务发展
电子商务在商贸流通领域的意义首先表现在减少了商贸流通的环节。环节的简洁化使得商贸交易成本大大降低、商贸时效极大提高。电子商务的发展是商品市场对科学技术应用的结果,更是商品市场本身发展到成熟阶段追求转型升级的必然。在互联网、移动互联网时代,电子商务在商贸流通领域的意义就更为显著。
西部地区的商贸流通业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得益于其本身电子商务的发展。但西部地区网络基础设施的不完善性、网络环境的不成熟性、专业技术人才的欠缺性,以及电子商务发育的初级性决定了西部地区电子商务在商贸流通领域促进作用是极为有限的。
加快西部地区电子商务的发展,需要国家加大对西部地区网络基础设备的投资力度。国家要制定相应的政策,支持西部地区发展与网络、电子商务相关的产业;还要制定相应政策,鼓励优秀人才参与到西部地区的现代化建设中。西部地区更应该积极挖掘本地区的资源,更能积极借用国家政策,引进境外优秀人才、技术和设备,大力发展本地区的网络基础,加快电子商务的发展,真正促进商贸流通业的发展。
(五)提高商贸企业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商贸企业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对于其本身的发展意义重大。只有具备良好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商贸企业才能够及时利用最新科技,提升本企业的生产效率。商贸流通企业作为服务类企业,只有具备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才能借用最新的技术或者创新的思维,为商贸流通提供最高效的服务。
在电子商务飞速发展的移动互联网时代,拥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商贸企业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通过整合社会经济资源和网络资源,制定出最具时效的方案来满足相应的商贸时效需求。商贸流通企业在互联网平台上,能够与发达地区共享最先进的市场资源、网络资源。但是如果商贸企业本身不具备整合这些资源的能力,这些共享资源对于这些企业而言也是毫无用处的。
西部地区的商贸企业应该首先提升本身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以先进的理念武装本身,培养整合网络资源和市场经济资源的能力,从而促进自身的现代化升级转型。
参考文献:
1.李晓慧,邹昭.制造业投入服务化的生产率效应分析[J].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2015(2)
2.杨依杭,何晓明.国际物流业与制造业联动的经验及启示[J].国际经济合作,2015(2)
3.詹浩勇.商贸流通业集聚对制造业转型升级的作用机理—基于集群供应链网络竞合的视角[J].中国流通经济,2014(9)
4.李陈华.零售商议价势力及其福利效应—兼论通道费的起因[J].财贸研究,2014(1)
5.王晓东,梁云.生产资料批发业发展与制造业效率提升—基于地区和行业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J].经济问题探索,2014(2)
6.孙金秀,林晓炜.现代流通业与先进制造业协同性研究进展[J].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1)
7.夏春玉,丁涛.全球价值链下中国经济面临的挑战及流通发展战略[J].商业时代,2013(33)
8.芮明杰,刘明宇,陈扬.我国流通产业发展的问题、原因与战略思路[J].财经论丛,2013(6)
9.杨新薇.我国商贸流通现代化模式构建[J].商业经济研究,201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