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友国
晋祠
晋祠,不是晋地上群祠的总称,是立在晋地上的一座单祠,祭祀对象为唐叔虞,故初名唐叔虞祠。
西周时,叔虞受封于唐,赴唐国上任后,叔虞便以唐为氏,冠名唐叔虞。仿周公吐哺,唐叔虞尚贤、尚公、尚法,励精图治,唐国一片欢歌、祥和。边境的许多戎狄部落也归附于他,唐叔虞的威望不止唐国,还四达邻邦,成为西周七十一封地国诸侯的楷模。唐叔虞去世,其子燮父即位,遷都至晋水之边,易国号为晋,即晋国。
人民怀念唐叔虞,更想奉祀他,便筑了一座唐叔虞祠。其祠紧邻晋水,又有悬瓮山拥抱,是为古晋名胜。
《水经注》中有关于晋祠的描述,可见晋祠最晚建于北魏,之后北齐也扩建了晋祠,开凿池塘,新立楼宇。646年,唐太宗巡视晋祠,临池作《晋祠之铭并序》并立碑于此。之后,唐太宗下诏扩建了晋祠。北宋初,宋太宗兴土木修缮晋祠。天圣年问,唐叔虞被追封为汾东王,同时也修建了一座圣母殿,专为奉祀唐叔虞之母邑姜。
晋祠有三绝:
一日周柏唐槐。好山好水养古柏,也养古槐,山状如瓮倒悬,瓮中又有一条晋水,滔滔之势古今相一,圣母殿北侧便长了一棵古柏。古柏植于北周,故日周柏。周柏身姿不算挺立,近似于横卧,身长过18米,皮裂,却有虬龙之象,又名卧龙柏,叶滴翠,伸到圣母殿顶。周柏之干粗壮,围约5.6米,数人伸臂才可合围。周柏根盘曲,与岩石合一。当地人称,晋祠之根为周柏。
奉圣寺旁有一棵古槐,相传植于唐代,故名唐槐。唐槐苍枝曲虬,气质超群,如仙人领悟了大千世界,一副超脱之象。这棵古槐曾干枯过,清乾隆时一位老道士坐于枯槐下叫卖仙药,喊破了嗓,却无一人来购。气恼之下,老道士把仙药贴到了枯槐上,回到奉圣寺。有一天,他登奉圣寺佛塔凭栏,发现那棵槐竞复生了,之后,唐槐枝繁叶茂至今日。
二日彩塑。晋祠中轴线上的圣母殿,深6间,宽7间,无一根立柱支撑,殿的重量全由殿外回廊上的木柱分担。圣母殿庄重恢宏,距今980多年了,仍无坠态。殿内最有艺术价值的是宋彩绘泥塑人像,共43尊,主像当然是邑姜。有圣母殿后,唐叔虞也退居次位了,历代皇帝、朝廷政要大多先拜谒圣母,再拜祭唐叔虞,或许是因为邑姜有懿德,加上她又养育了晋国的一位贤王。
邑姜头戴凤冠,雍容华贵,双腿盘坐在圣母殿内正中帏内的凤椅上,保持着优雅、慈祥的神态。圣母坐像两边,以及殿内各处,还有42尊彩塑,包括33尊侍女像、4尊穿男服的女官像、5尊宦官像。这些彩塑或梳妆,或手拿侍品,或弹拨丝竹,或长袖歌舞,仪表各异,却是姿态自然,面容圆润。帏内,圣母之旁立一位少女,消瘦,清秀,头微倾,双手贴胸,有点拘谨,也有点紧张,或许她刚入帏,心里还在忐忑。
三日难老泉。难老泉为晋水三源之主源,另两源一是鱼沼泉,二是善利泉。难老泉居圣母殿之南,其名取《诗经·鲁颂》“永锡难老”之意。泉有一亭,名难老泉亭,建于北齐天保年间。难老泉泉水晶莹,夏凉冬温。难老泉不是单泉,是一个泉系,所谓七孔八眼。而且,泉水均有建筑相衬,如真趣亭、不系舟、张郎塔、洗耳洞、人字堰、水母楼。
关于难老泉,还有一个民间故事,说的是晋祠周边有一座古唐村,村里没水吃,柳姓村姑顺婆婆之旨,每天要到很远的地方挑水回家。一天,遇马夫向她讨水饮马,村姑挑水辛苦,却没犹豫,把两桶水给了马夫。马夫遂赠予她一根马鞭。之后,村姑一提鞭子,缸里便立即注满了水。有一次,村姑不在家,贪心的婆婆一挥鞭,缸里的水向外溢为汹涌的洪水。村姑赶回家,以石盖缸,飞身坐于石上,水溢成细流不绝,且灌溉万顷良田。所谓“村姑坐瓮,饮马抽鞭”。于是,在当地人的心中,她便成了水母、水神。1563年,人们紧邻圣母殿建起了一座水母楼,以供奉这位村姑。楼为两层,上下各悬一横匾,一曰“霑濡悬瓮”,一曰“悬山响玉”。楼内有9尊明代铜像,正中央神龛里是水神,发未挽髻,也无配饰,两侧各立4尊侍女塑像。
民居
陕西东部、黄河西岸,有古城名龙门,取名于黄河峡谷的出口处龙门。《禹贡》日:“龙门,禹贡雍州之城。”西周之初,周武王封子于此,始称韩城。隋开皇年间,文帝置韩城县。
韩城古城有一条主街,贯通南北,东、西两翼为次街,有小巷多达72条。街与巷之间,立着770多栋民居,砖木结构,饰有雕龙,大多为商铺、住宅合一的二层楼房。门敦厚,门楣上多有题字,诸如耕读、树德、登科、世科第、和为贵、父子御史等。
韩城出文星,钟灵毓秀。金元时期,为避战乱,有解氏兄弟三人离别山西稷山,漂泊到陕西韩城。他们于此择地落户,并娶妻生子,为解家村的源头、解氏后裔之始祖。
明万历年间,解氏后人中有三兄弟荣登进士榜,老四中举、老幺贡生。晚明时,又有两进士。至清中叶,解家进士11人、举人13人、贡生14人,其中有2人入《明史》、3人进乡贤祠,正所谓“圣贤世家”。明清之际,韩城有一句口头禅:“朝半陕、陕半韩、韩半解卫。”说的是朝廷官员以陕西籍官吏为多,陕西籍官吏以韩城籍居多,韩城籍官吏又以解、卫两姓人为多。
见贤思齐,追思前学,是解家村沿袭下来的风气。村民礼聘名匠在村问建了一座院落,院内有进士碑,为追古,更为激励后学。院落不高,面阔,貌似民居,却是民居的放大。解家村不大,居民却有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宏愿。
美德彰明,是韩城的民风。清乾隆年间,韩城出了一位状元名王杰,官至宰相。祖居管家与邻居因砌墙发生争执,在王杰劝导下退让三尺,邻居也让出三尺,便有了韩城六尺巷的佳话。王杰辅帝为名相,工于书法,是清代书法大家。其书法大气,透出一种正直的力量,又不乏文人的书卷气。时至今日,韩城人仍以王杰为圣贤楷模,许多人家还品赏、临习王杰的碑帖,甚至珍藏王杰的书法作品。
韩城东北有一条葫芦状沟谷,沟谷中有一座“小北京”,名党家村。
党家村元代便有雏形,后经明清的兴建,接通了村与寨,尤其是20多条巷道纵连横贯,与民居配套的建筑,神庙、祠堂、牌坊、宝塔、私塾、古井、老池、戏楼之类,也散布于村间。另有暗道、哨门、城楼、火药库、看家楼之类的建筑布置于寨。寨也住人,更多的是防御外侵。党家村不止党姓,还有贾姓,两姓自明成化年间开始联姻,子孙绵延,又合家经商,共通甘苦与荣辱,加之贾与家谐音,这座村便名日党家村了。
说党家村是“小北京”,与这里遍布的四合院有关。党家村现在还保存着123个四合院、321座古民居,多为明清所建,型制多仿北京四合院。依深浅、窄阔与进数,党家村四合院落多为“口”字形,也有“日”字形,少有“目”字形。
党家村的四合院多居于水、塬之间,向阳,通风,有厅房、厢房、门房,呈长方形,一座院落占地约260平方米。厅房宽敞、阔绰,用来婚丧嫁娶擺宴,并供奉先祖。厢房、门房多为卧房。
四合院多是一家之居,偶有二家并居,都是石、砖、木结构。有三雕,即木雕、砖雕、石雕,而梅、兰、竹、菊、松、兔、鹿、牛、虎、蝠是民间工匠雕刻最多的图案。出于风水之虑,院门不在正中而是开在一侧,所谓偏门可“聚气”。门黑色,门框红绿色,门上面置额匾,或木质,或条石,浮雕着几个字,比如忠恕、忠厚、文魁、明经第、进士第、太史第、耕读第、世进士、世科第、富德居、孝悌慈、谦受益、居之安、承天休、天赐吉祥、诗礼传家,蓝底金字,字虽简约,却彰显着功名、身份、心志与处世趋向。门的两侧是砖雕,多为书法楹联,内容涉及家训、劝学、治家、向善,比如上联笃礼崇义,下联抱淑守贞;上联鱼虾浮浅水,下联鸿鹄搏高云。
门外蹲着一对吉兽,石雕,神态逼真。还有上马石、拴马环、拴马桩与旗杆。旗杆也是身份的象征,官宦、进士、举人等才立杆,普通人立不了杆。党家村一直崇尚读书,明清两代就出了44名秀才、5名进士。清雍正年间,党家村立了一座六角阁,高37.5米,六层,一层门额题字日:文星阁。阁内一层供奉着至圣先师孔子,孔子之两侧是其他名贤。至于孔子的高徒曾参、颜渊等,以及文昌帝君,其牌位分别供奉于二、三、四、五层。文曲星和魁星爷居六层。阁外悬一副木制楹联,上联:配地配天洋洋圣道超千古;下联:在左在右耀耀神灵保万民。阁顶六角飞檐,飞檐末端是风铃。
党家村巷道密,多为“丁”字形,鲜有“十”字形,一到傍晚,巷口便关闭,以防止外村人入内。村落的心脏部位筑有方形看家楼,阁式,砖砌,三层,高14.5米,登高瞭望四野。看家楼由村民轮流值守、放哨,如有来犯,锣声便会响起,通知村民转移,或动员村民迎敌。
党家村南临泌水河,村东北端筑有泌阳堡,始建于1853年。当时,兵荒马乱,常有外敌来扰。党家人在高塬筑了此寨。寨有寨门两道,又围寨墙。寨墙高逾10米、宽越3米,分内墙与外墙,内墙蒸土而筑,外墙再以砖砌裹。寨墙上,72门大炮平素便列阵洞外。外侵来犯,大多败于泌阳堡的脚下。另外,寨有涝池,如遇滂沱大雨天,雨水也会流入涝池,再顺暗道流进泌水河。
渡口
黄河途经的青海玛沁,盛产砂金、贝母、蕨麻、蘑菇、大黄、冬虫夏草,并向外输出,同时引进湟中、贵德、西宁的特产。人们在拉加河段开辟了拉加寺渡口。1769年,拉加建了一座寺庙,名拉加寺,兼及了藏族、汉族寺庙的风格,最盛时,僧人达1300人,而且香客接踵、货物不断,故得拉加寺渡口之名。
尕马羊曲渡口居于黄河两岸,东为青海贵南,西是青海兴海。兴海与贵南立了这座渡口后,沟通了唐蕃古道、四川盐道。战争的毁损,也会叫尕马羊曲渡口萧瑟,战事一止,当地人会马上修复,还渡口应有的景象。20世纪60年代,尕马羊曲渡口还在放船摆渡人、畜,后废,旧址上架了一座双曲拱桥。
贵南不止有尕马羊曲渡口,还有查纳渡口、拉干峡渡口、拉乙亥渡口。
东汉初期,汉章帝刘炟下诏,调张掖太守邓训为护羌校尉,邓训赴河湟上任后,羌人、胡人部落归附于东汉,唯有迷唐部落不从,退守于大、小榆谷。邓训发兵追击,却有黄河阻隔。邓训看到当地人依着羊皮袋的浮力渡河,便号令部队“缝革为船”,首尾相接,直达黄河南岸,即为贺尔加渡口的前身。时值元和年间,这种渡河工具却与今天的木排筏子相似。至93年,汉和帝命新任河湟护羌校尉继续出击迷唐所部,汉军在贺尔加筑坞、造船、建浮桥,并设贺尔加渡口。
清乾隆年间,贵德城北便有滴水崖渡口,船员编制为20人,清廷财政拨款。1748年前后,船只开始在南岸滴水崖、北岸虎头崖之间放渡,直到民国中期,废滴水崖渡口,新立浮桥。浮桥由9只大木船以缆绳拴牢,船与船之间架长木板,也以缆绳首尾缚之。枯水季节,河流收窄,浮桥往下落,桥会收短;到汛期,浮桥会往上涨,桥会加长。
黄河宁夏河段渡口以横城渡口最负盛名。横城渡口建于西夏时代,居银川河段东岸,西夏出使辽国的使者便从横城渡口出发,经12个驿站后,抵达辽都上京临潢府。彼时,自横城渡口,还可通往宋朝都城开封府。明时,官方还在横城渡口边筑了一个戍台。戍台之上修建营房,由明军驻守横城渡口。戍台之外,又筑了一道坚实的城墙,护卫横城渡口。1697年初春,康熙亲征噶尔丹叛军。他先抵横城渡,后至银川,又返回横城,从古渡登上了御船。当时,横城渡口还泊着3艘楼船、96艘随驾船,载着文臣、武将、侍卫与军需物资。
晋陕峡谷中,有河段两岸多是断崖、峭壁。有古渡名龙门渡,龙门渡最晚建于东晋中叶,东晋太元年间,孝武帝派晋王姚绪征伐蒲坂,姚绪便是从龙门渡河而入蒲坂的。617年,隋末大乱,李渊时为太原留守,从太原起兵,西经龙门渡攻取关中。1 127年,金太宗令娄室夺取陕西,娄室也是经龙门渡过河。1644年,李白成剑指京城,便是率军经龙门渡抵达彼岸,进而由汾河而北上的。
黄河中游的风陵渡是黄河上最大的渡口,居陕、晋、豫三地之要。由是,要塞、要津、咽喉等词,便成了风陵渡的代名词。战国时期,秦国与魏国在风陵渡多次交战。东汉时,曹操也是在风陵渡与马超、韩遂决战。北朝时,东魏将领高欢、西魏统帅宇文泰,也是在风陵渡对峙、较量。
山西平陆在商代便有茅族人居住,经过几代的繁衍,有了茅津村。春秋战国时,茅津村建了一座渡口,名茅城渡,即茅津渡。茅津渡险要,又为晋、豫往来要津。公元前655年,晋国想一口吞并邻居虞国和虢国,但虞国和虢国相好,晋国假道于虞国,由茅津渡过河,灭虢国。这也是“假道伐虢”的来历。公元前627年,秦晋崤之战,晋襄公便是率军从茅津渡过河,赶至崤山,埋伏在隘道、险地,将秦军全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