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农机维修网点建设促进新型农业主体发展

2017-06-14 22:39殷永军
农机使用与维修 2017年6期
关键词:供给侧

殷永军

摘要:随着中央提出农业供给侧结构调整,新型农业主体应运而生,如何搞好农机维修网点建设,是关系到新型农业主体健康有续发展的大事。

关键词:农机维修网点;供给侧;新型农业主体

中图分类号:F3233文献标识码:A

doi:10.14031/j.cnki.njwx.2017.06.017

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种植大户在“十八大”精神鼓舞下,“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广大农村涌现出新型的农业主体,带领着广大农民进行供给侧改革,调整农业种植结构。伊通县2016年末新型农业主体组织760户,为产业结构调整创造良好基础条件。在国家强农、富农政策感召下,国家补贴和地方累加补贴,极大地调动农民的积极性。每年全县有近1000台(套)的先进适用的农机具进入农户家中,农业机械装备拥有量迅速增长,但是,存在着作业期服务人员不够、经验不足、技术有限的局限性。虽然全县各乡镇都有修理网点若干个,但都是传统的小型维修点,大部分只能修理手扶拖拉机、小型四轮拖拉机以及35马力以下农机具。新购置的80马力以上拖拉机、收获机、免耕播种机却不能很好的维护与保养,农机维修从业人员老龄化、素质低,设备落后,维修质量差和管理滞后问题突出。如何科学管理农机维修网点,提高维修质量,建立健全维修行业标准,促进新型农业主体事业发展,全面实现全程机械化水平值得探索和研究。

伊通县现有农机维修网点68个,遍布在15个乡镇,固定资产850万元,设备资产92万元,从业人员92人,已办维修技术等级证高级3人,中级20人,初级19人,有证人员占总数的45%,每年维修农机具25 000台(套),创收利润260万元。

1维修网点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1)农机维修网点设备简陋,经营规模小,配件不足,设备陈旧老化;不想投入资金更新改进设备,提高设备技术含量,导致一些维修点无专业修理设备或设备老化。有70%的维修点开在公路旁和街面上,兼营配件,经营规模小,一个维修人员或是夫妻店,年龄偏大,只有一些简单的拆卸工具,如电焊机、砂轮机、气泵等。店内销售配件,露天搞维修,配件随地放,配件洁净度没有保障,在维修中采用传统方法,工作效率低,不能达到高标准的要求。

(2)农机维修人员文化程度普遍低。从业人员文化低、素质差,这是普遍现象,靠经验吃饭,有的是以前的拖拉机手,通过认师傅,学习几年,掌握基本修理知识或自己摸索修理,掌握农机维修理论和机械常识少,特别是近几年新购进大型拖拉机、收获机、免耕播种机,秸秆打包机等新型机具更是不懂其机械常识,这些人员中初级修理工多,高级维修工少。实际操作技能不高,维修不规范,没有检测设备,对维修质量只能靠眼看、耳听、手上的感觉进行判断,修理质量无法保障,返修率高。

(3)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电子、液压技术在农业机械上的应用增多,如液压仿形技术的发展、液压无级变速、液压控制方向、电子监控、电路配线、链条传递等装置,对这些装置的故障,新接触的维修人员根本无法维修,所以农機维修人员跟不上产品的技术更新步伐。

修理行业没有完善的管理制度和执行标准,是造成基层农机维修企业管理混乱的主要原因,农机主管部门对维修网点疏于管理,造成农机维修行业自由进出,维修网点转型升级处于被动局面。

2维修网点转型升级,促进新型农业主体发展

(1)端正态度,提高认知《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机械化促进法》和“吉林省农业机械化管理条例”等法规。对维修网点提出规范和要求,农机主管部门是维修网点的领导和业务主管者,应当负责任做好农机维修网点的管理工作,这是促进农机化健康发展的客观要求,是新型农业主体向规模化、合理使用机械化的需要,是农业生产实现全程机械化、充分发挥机械化作用的需要。同时,提高认识,立足大农业、大农机的农机化发展思路,克服对农机维修管理上的松懈。树立以人为本的思想,实行人性化管理,利用技术手段树立维修网点的“质量第一,服务至上”宗旨,为农机化的发展保驾护航。

(2)加强培训,提高技能。从业人员文化低,理论基础差等实际情况,应参照法律法规精神,从业人员应当持证上岗,没有技术等级证的人员,利用阳光工程,春风工程,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等财政扶持机会,安排他们到相应的培训班学习,提高技术等级,从业人员通过考核,应按农业部、劳动社会保障部印发的《农机修理工技术等级标准》进行考核,着重考核使用工具、量具、发动机检测仪及设备水平的判断和使用,着重学习发动机、电路、液压等系统基础理论的学习,对理论和操作合格者,颁发相应级别的职业资格证书,要加强对农机维修人员法律、法规的宣传教育,开展农机职业技术培训,为农机维修培养出更多、更实用的人才。

(3)转型升级,更新设备。新的农机具使用3~5年后出现故障率较多,发动机功率下降,传动部分间隙调整,液压传递,电子监控调试,易损件更换,以及Ⅲ号保养。小型的修理网点满足不了新的农机具的维修需求,结合新型农业主体的成立,配备修理设备,具备修理多缸发动机的能力,大中型拖拉机断腰拆装,联合收割机、割台、拾禾、扒皮组件的拆装。争取将农机维修行政许可所需专项资金列入财政预算,着力改善农机维修设备条件,提高技术水平,增加农机维修标准、制度规范的制订及人才培养等方面的投入。科学配置各乡镇维修网络布局,解决高新农机具维修难题,不断提高农机维修能力,满足新型农业主体在发展农业机械化的道路上的保驾护航作用。

猜你喜欢
供给侧
“三农”信贷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中外供给侧改革的比较与启示
经济新常态下我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探究
从“供给侧改革”看传统蒙学图书的深度开发
优化供给结构对消费效用的影响分析
创新创业为“供给侧”蓄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