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阳军
对于音乐家来说,听觉恐怕要比视觉显得更重要。在我国音乐史上就出现过不少有关这方面的奇闻趣事。
早在春秋战国时期,晋国上大夫伯牙有一次在旅途中抚琴时断了根弦,结识了对音乐造诣颇深的樵夫子期。正因为子期能凭听觉辨识曲调,当下,两位乐友便成为知音。后来人们还把伯牙弹奏,被子期听出的典故,用“高山流水”形容音乐的高妙。
孔子及其学生颜回对音乐也很精通。有一次,孔子在室内弹琴,颜回从外面進来,凭听觉辨出音乐中有凶杀之意,不免一惊。问明孔子后,才知刚才有只猫想捕捉老鼠,孔子见了不由在感情上也受影响,并在琴音中不知不觉表现出来,没想到被颜回听了出来。
三国时,女学者蔡文姬自幼听觉超凡。她6岁时,有一次,父亲抚琴时,琴弦断了。蔡文姬闻声就对父亲说:“第二根弦断了。”她父亲蔡邕(yōng)以为她是偶然猜中的,就故意又断一弦。他又问文姬,文姬再一次说对了:“断了第四弦。”蔡邕惊叹不已。后来,蔡文姬醉心音乐,创作了传世古琴名曲《胡笳十八拍》。
当代,音乐界听觉敏锐者也大有人在。我国国歌的曲作者聂耳,原名聂守信,他也有不凡的听力,音乐界挚友昵称他“聂耳朵”。后来,他索性改名“耳”,似乎展示他的听力在音乐方面超凡出众。
的确,人的耳朵是个重要器官,它能听到每秒钟16至两万次的机械振动波,不同频率的声波感受为不同高低的音调。音调的区分和耳蜗内基底膜的不同长度有关,就像弦乐器的短和长决定了音的高低一样。耳蜗的底部,基底膜的纤维最短,感受高音;耳蜗的顶部,基底膜的纤维最长,感受低音。这样,不同频率的声波,引起耳蜗的不同部位发生振动,因此人耳就能分辨出不同的音调。至于古今音乐界那些听力“鹤立鸡群“的奇才,与其说天赋秉异,不如说是对音乐有特殊的爱好和丰富的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