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海博
“你的需求是什么?”这是唱吧高级商务经理赵力最常对合作对象说的话。
在进入唱吧之前,赵力供职于一家PC互联网电台,同样负责商务工作。在他看来,明确各自需求是展开商务工作的前提。但很快,他就遇到了新的工作选择。
随着移动互联网崛起,越来越多的手机应用成为主流,移动端与声音结合的应用越来越多,比如唱歌。“中国人有唱K的习惯,把KTV搬到线上同样会有很大需求。”赵力说,看到唱吧的影响力,他跳了槽。之后的3年,他不仅见证了一款唱歌应用的发展,也看到了电视台与互联网的深度融合。
唱吧兴起的时候,各家电视台都在举办唱歌比赛节目。赵力接手的第一个项目便是与湖南卫视的《我是歌手》合作。当时是2014年,合作还是最传统的形式,双方诉求都比较简单:唱吧给湖南卫视提供应用开屏广告位,湖南卫视则把歌手唱过的伴奏给到唱吧,并在节目中予以口播宣传。商务合作的最终目的是提高唱吧用户活跃度,吸引更多用户参与,同时让节目得到广泛传播。
虽然赵力之前所在的电台也属于广电系统,但与电视圈毕竟还是有些距离。一般而言,一档电视节目由电视台、制作方和宣传方三方合作完成,它们的诉求与权限各不相同,甚至一个部门中不同对接人的诉求也不同。所以“找对人”就变得异常重要。
赵力因此花很多时间关注各家卫视与地方频道播出的综艺节目,以及每年的招商会,通过各种手段对接电视台资源,从中找到那个“可以满足需求并且有话语权”的合作者。
“我三年来最大的感受就是,互联网对于电视台越来越重要。”赵力说,最初电视台找到互联网公司合作只是一种补充,甚至可以说是“鸡肋”。但是这块“鸡肋”迅速发展,变得越来越“有味也有肉”,尤其是在综艺节目领域,台网联动逐渐成为标配,而其他融合性节目也开始出现。
赵力最得意的一次合作是与湖南卫视合作的另一档节目《我想和你唱》。2016年春节假期刚过,他便收到了导演组的电话,告诉他有“大项目”。这档节目的突出特点是明星与素人对唱,而所有的素人选手征集都来自互联网平台。“可以说,没有互联网平台就没有这档节目。”赵力说。
也是在操作这档节目的过程中,赵力对商务经理的角色有了更多理解。他发现,商务人员普遍的瓶颈是“今年的项目变化不大”,这会导致工作变得常态与普通;而当合作项目出现更深层次的变化时,商务人员不一定具备更强的运营意识。
在《我想和你唱》项目合作的后半阶段,赵力开始注意与唱吧的产品经理沟通电视台的其他需求,因为“电视台的需求也许会逐渐成为大众需求”,对外则需要联系更多合作对象,包括优酷、新浪微博等,共同参与,把“点对点的合作做成多平台互动”,通过活动运营,让项目更有话题性。
“不能太把自己局限住。”赵力说,对于公司人而言,他认为最重要的无非两件事,做有趣的事与获得更多资源回报,而这些都要靠项目来实现。
C=CBNweekly Z=Zhao Li
C: 对自己有什么职业规划?
Z: 行业还是会更偏向于综艺娱乐领域,但是就职位而言,不再限于商務职能,会更多参与到具体运营中去,积累更多项目整体把控经验。
C: 平时看什么会比较受启发?
Z: 相对于理论性的内容,个体案例比较吸引我。比如周航总结他的失败,其中谈到他在很多需要选择的节点可能没有做出正确的决定。再比如傅盛的自我剖析,这些对在互联网领域工作的人都会有帮助。
C: 对职场新人有何建议?
Z: 一方面是学习,向好产品学习。移动互联网在很多领域都有相应的对标产品,优秀的产品一定是值得学习的。另外求知欲是很重要的,因为移动互联网的发展实在太快了,也许半年就会升级,要不断吸收新的知识,不要被经验主义所蒙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