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玲
DOI:10.16662/j.cnki.1674-0742.2017.11.021
[摘要] 目的 研究血液透析患者采取丙肝及乙肝预防控制对策的医学效果。方法 方便选取该院在2015年2月—2016年2月诊治的110例患有血液透析患者作为此次观察群体,并将其依据入院后挂号尾数分为参照组、探究组,各55例。其中,参照组不进行任何防御举措,而探究组则实施丙肝及乙肝的相关预防控制策略,分析与观察两组患者丙肝及乙肝的感染情况。结果 经两组血透患者所采取的不同预防举措后,发现探究组乙肝感染率为1.82%,丙肝感染率3.64%;而参照组依次分别为21.81%、39.99%。两组数据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血液透析患者应用丙肝及乙肝预防控制对策,能有效降低患者发生丙肝及乙肝的感染风险,进而降低感染率,促使患者生活质量的提升,因此值得在临床中广泛推广。
[关键词] 血液透析;丙肝;乙肝
[中图分类号] R459.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0742(2017)04(b)-0021-03
Study on Effect of Implementation of Prevention and Control Measures of Patients with Hemodialysis
ZHANG Ling
Health Control Center, Rizhao Gangkou Hospital, Rizhao, Shandong Province, 276826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research the medical effect of adopting the prevention and control measures of hepatitis B and hepatitis C of patients with hemodialysis. Methods 110 cases of patients with hemodialysis admitted and treated in our hospital from February 2015 to February 2016 were conveniently selected and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with 55 cases in each according to the admission order, the control group did not adopt any preventive measures, while the research group adopted the hepatitis B and hepatitis C related prevention and control strategies, and the infection situations of hepatitis B and hepatitis C of the two groups were observed. Results After intervention, the differences in the infection rate of hepatitis B and hepatitis C between research group and the control group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1.82%, 3.64% vs 21.81%, 39.99%)(P<0.05). Conclusion The application of hepatitis B and hepatitis C prevention and control strategies for patients with hemodialysis can effectively reduce the infection risk of patients thus reducing the infection rate and promoting the improvement of quality of life, therefore, it is worth clinical wide promotion.
[Key words] Hemodialysis; Hepatitis C; Hepatitis B
血液透析(HD)也被叫为“血透”[1],是属于临床中普遍使用的一种血液净化法,具体是将人体中的血液引流经专业的透析器实行血液的物质交换,从而做到将血液中的代谢废品进行清除来保证病人的酸碱平衡,同时清除体内过多水分,并将经净化的血液进行回输[2]。现阶段,随着HD在临床中应用率的不断提升,外加血液透析所造成的丙肝、乙肝发病率也日益呈现上升趋势,因此怎样降低血透患者的丙肝、乙肝发病率是临床相关学者值得深入探究的问题。据相关医学资料研究表示[3],在HD患者中实施乙肝、丙肝相关预防控制措施,可有效降低发病率,基于此,该文方便选取该院2015年2月—2016年2月中所接治的血液透析患者110例纳入到此次探究中,并对该患者运用丙肝及乙肝的相关预防方案医学效果展开详细分析与研讨,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方便选取该院收治的血液透析110例患者作为该次探究目标,并将其依据进入医院后的挂号尾数分为对照组与探究组,各55例,两组患者经入院检测后均符合血液透析特征[4]。探究组:男30例,女25例;45~68岁,平均(57.33±11.25)岁;透析时间24~33个月,平均透析时间(29.75±4.27)个月;有输血史有15例。参照组:男28例,女27例;年龄为43~67岁,平均(56.28±10.92)岁;患者透析25~34个月,平均(30.72±4.17)个月;有输血史者17例。此外,参与该研究中所有患者均取得其或家属同意,并在相关文件上签字。两组患者在性别等相关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義(P>0.05),存在对比价值。
1.2 方法
所有患者全部使用套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联合酶联免疫吸附法对血清中的HCV-RNA包括患者身体内部的抗体水准开展检查,同时,应用固相放射免疫法或斑点杂交对患者血清内的HBV-DNA及血清标志物实施检测。在进行传统的血透后,探究组患者应用乙肝、丙肝相关防御对策实行预防,而参照组则不展开任何防御举措[5]。对此,探究组具体预防对策如下:①把院中的透析中心分为3个不相同的区域,有非限制区域、半限制区域、限制区域。与此同时,依据生化检测患者的生化检测实际结果,囊括HCV、HBsAg、HBV-DNA、HBc、HCV-RNA、HBeAg等,其中只要有一项或多项是阳性患者,则在透析的过程中务必要严肃开展隔离。透析机器较固定;透析所需要用到的物品一人固定一用或一次性;对透析操作护理者保持固定。②消毒检查:根据患者不同时间段的透析,透析每个时间段均要展开一定的化学消毒工作,且要将其与未感染患者进行分开消毒;而在消毒的过程中杜绝使用同一个消毒水池。在消毒工作结束后,则要完成消毒合格检测工作,保证其规范性,以及每种肝炎病毒检查结果均是属于阴性。在HD过程中,所运用的透析器械及管路也要实施同一种方法给予消毒检查,并在对透析管路进行冲洗时要做到不反冲,则正冲,避免重复运用透析器械间的相互感染,保证消毒工作的合格性、有效性。③物表消毒:当透析患者进入透析室后应安排其进行换鞋、衣服,运用专业的透析室鞋、衣服;保证患者床单干净、整洁,做到每次均对床单被套进行更换;透析室内使用物品表面或地面的擦洗,要运用含有氯制剂进行,做到2次/d。确保患者所使用的每个物品均无污染、干净。④采取保肝治疗。根据活动性丙肝感染病患采取保肝的治疗及a-干扰素。而若乙肝两对半都是阴性的患者,则实施注射基因重组乙肝疫苗。开展重组人促使红细胞生成素对肾性贫血给予治疗,进而实现输血次数的降低[6]。①按时检测。透析室工作者应当按时对丙肝感染指标及乙肝展开相关检测,进一步降低感染情况的出现,而一旦发现有感染现象,则立刻将其调出。
1.3 观察指标
对患者经血透治疗12个月后情况进行随访,针对患者有出现丙肝及乙肝感染情况进行真实统计。
1.4 统计方法
该文所得数据资料使用SPSS 13.0统计学软件进行系统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以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用[n(%)]表示,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病人在完成HD后的乙肝感染状况对比
经研究对比,探究组患者在治疗后其发生乙肝的概率为1.82%,而参照组为21.81%,由此可看出,参照组乙肝感染率要高于探究组,且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情如表1。
2.2 两组患者透析后的丙肝发生感染情况比较
参照组丙肝感染率达39.99%,而探究组为3.64%,则组间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 讨论
随着医疗技术的快速推进,血液透析在临床中的运用也日益成熟化,但通常在血透进程中易出现病毒感染的情况,目前主要高发并发症则是乙肝、丙肝的感染。据相关医学资料[7]表示,经采取一系列相关措施,可有效控制HD病人的肝炎感染率。
据该次研究结果得出,发现在乙肝干扰情况方面,探究组其乙肝感染率为1.82%,参照组为14.54%;而在丙肝方面,参照组丙肝感染率为39.99%,探究组3.64%。两组间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由此得出,探究组患者在采取相关预防措施后,无论是在乙肝感染率还是丙肝感染率方面,均低于参照组。因此,这与李智慧,孙雪艳[8-9]的研究结论相近。
另外,尽管我国对HD患者检测方面有非常严格的要求,通过重组人对红细胞生成素促使的科学应用,但事实上在日常的具体工作进行中,有关临床经验显示乙肝、丙肝的感染路径还有以下几种:①透析器械的消毒检测。因现阶段临床中所运用的透析器械一般是通过运用过氧乙酸等化学泡浸方式来完成消毒工作,所以若在浸泡的过程中对同一个消毒池子开展使用,则必然会将感染风险加大。所以务必要对消毒后的检测工作给予高度重视,进而保证透析器械没有任何病毒残留后再运用。②无菌操作及物件。当在实施血液透析的过程中,必须保证每个环节是无菌操作的 ,要求相关医护人员使用一次性无菌物件,且要按时清洁、擦拭透析室。同时,还要注意对穿刺针、手套、止血钳等相关专业透析工具给予消毒,建立医护者的无菌认知,意识到无菌操作的重要性。而若在血液透析中,有发生患者血液溢出来的现象,应立马展开消毒、清洗工作,从根本上对医源性的感染情况大力杜绝。③保肝治疗。保护肝的治疗是当下在HD进程中,预防患者出现乙、丙肝感染的有效举措之一,其主要是对患者服用一些保肝药物或干扰素的注射,进而落实对病毒感染的防御。经有关临床研究[10]顯示,现阶段乙肝、丙肝在HD中的病毒感染机率>55%,除会对患者的身体恢复产生影响以外,还会降低临床治疗质量,以及加剧患者疾病的恶化。所以,在血透中,务必严谨实行乙、丙肝控制策略展开科学治疗,从根源上对丙、乙肝的病毒感染率落实降低。以上所述途径与元鸿章、汤洁浩等人[11-12]研究报告也相一致,因此可说明相关医护人员需要对易感染丙、乙肝的感染途径给予高度重视,并积极做到有效防控。
综上所述,将乙、丙肝防御控制措施植入在血液透析患者中,可有效的降低患者丙肝和乙肝的感染率,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因此具有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1] 金锦玉.探究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乙肝、丙肝感染控制对策[J].中国医疗器械信息,2015(3Z):290.
[2] 陈晓洁,何永成,万启军.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危险因素[J].中国血液净化,2013,12(11):617-620.
[3] Wang Mei,Yun Rui,Left force.The implementation of hemodialysis in patients with hepatitis C and hepatitis B prevention and control measures to compare the effect of [J]. China Journal of practical medicine, 2016, 4(21):56-57.
[4] 李荣山,周芸.血液透析中心乙型肝炎、丙型肝炎的控制[J]. 中国血液净化, 2015, 14(3):177-179.
[5] ho.Kang Wang Fang. Observation Zhimin magazine[J].hospital on hemodialysis clinical utility of hepatitis B and hepatitis C virus infection control effect of infection control measures,2016, 24(7):82-83.
[6] 常运昌. 血液透析患者实施乙肝及丙肝病毒感染防治措施的效果观察[J].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5(35):5411-5412.
[7] 王洋,杜忠吉,王曦.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合并慢性传染病现状调查及干预[J]. 现代预防医学,2012(9):2269-2270.
[8] 李智慧.血液透析患者实施丙肝及乙肝预防控制措施的成效观察[J].中国民康医学,2015,27(19):44-45.
[9] 孙雪艳.血液透析病人实施丙肝及乙肝预防控制措施的效果比较[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6,16(73):105-106.
[10] 袁东梅.血液透析患者乙肝、丙肝感染现状及其护理探讨[J].中外医疗,2013, 32(15):164-165.
[11] 元鴻章.血液透析患者实施丙肝及乙肝预防控制措施的成效观察[J].医学信息,2016,6(29):246-247.
[12] 汤洁浩.乔林邦.血液透析患者实施乙肝及丙肝预防措施效果观察[J].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2002,37(3):373-374.
(收稿日期:2017-0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