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 璋,张若凡
四川竞技排球后备人才的SWOT分析
马 璋,张若凡
四川省运动技术学院女子排球队,四川成都,610041。
良好竞技后备人才储备是运动项目取得优秀竞技成绩的保证和保持项目可持续发展的前提。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和SWOT分析法,对四川竞技排球后备人才的储备进行了详细的调查,深入剖析其优势、劣势、机遇和挑战,并提出合理可行的对策建议,以期为四川竞技排球后备人才体系建设提供参考。
竞技排球;后备人才;SWOT分析
四川竞技排球曾经是四川体育的一面旗帜,取得过世人瞩目的成绩,男女排分别取得过“五连冠”何“四连冠”的优异成绩,为国家队输送众多排球世界级排球名宿和教练员[1],在排球界更是有“无川不成军”的说法。但进入21世纪来,在国内大幅度的撤销业余体校的背景下,四川省排球后备人才出现大幅减少,加之老队员的陆续离队,导致四川省竞技排球运动成绩的下滑,男排在第9届全运会后一度面临跌出前8的窘境,几乎是每个赛季都在为保级而苦战。虽然两年来四川男女排取得不错的成绩,但均在强力外援的支持下,能够带领球队取胜的本地球员却极度缺乏,后备人才是高水平运动队伍的后备力量,取得优异竞技成绩的基础,客观分析当前四川竞技排球后备人才培养所处的状况,深入剖析现今具备内、外部的优势、劣势、机遇和挑战对今后四川的竞技排球后备人才培养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1.1 优势分析
1.1.1 川人浓厚的排球情结 四川排球曾经创造的辉煌给川人留下无数美好的记忆与荣耀,书写和见证这些历史时刻的川人心中都有一种难以割舍的排球情结。从四川走出去的全国知名的排球名人如周建安、朱玲、张翔等现都已回到四川,从事着与排球运动相关的工作,他们在国内外竞技排球比赛中的优异表现,给四川排球带来无数的荣耀,受到川内排球爱好者的极大关注和拥戴,成都市每年开展的业余排球活动中这些排球名宿都亲自参与其中,在排球场上与排球爱好者相互交流,推广排球运动在群众体育中的开展。正是有这些排球名人和排球爱好者对排球运动始终如一的热爱和坚持,使得川人心中浓厚的排球情结再次焕发新春,鼓舞着众多的排球爱好者参与排球运动,共同推动川内排球运动的蓬勃开展。
1.1.2 青少年排球竞赛活动开展良好 青少年是竞技排球运动的后备力量,青少年排球竞赛活动是增强青少年体质健康、提高排球技能和发现排球人才的主要场所和途径。由表1可知,2016年四川省青少年排球竞赛活动中有气排球、硬式排球和发球、垫球3种形式的比赛活动,并且在小学阶段还按年龄设置了U12、U10和U8,3个组别的比赛,部分中学还成立了女子排球小联盟比赛。其中小学生气排球比赛、少年排球比赛和中小学冠军赛都有超过100支的参赛队伍,人数超过1 500多人,气排球比赛更是达到238支队伍,2 000余人的历史新高。不难看出,现今四川青少年排球竞赛活动开展势头良好,表现出形式多样、参与人数众多的特点。
表1 2016年四川省青少年排球竞赛活动开展状况一览表
1.1.3 群众排球活动开展频繁 群众参与排球活动的积极性能够反映排球运动在在群众体育中的普及程度,广泛开展群众排球活动有利于群众身体素质的增加排球人口。近年来中国竞技排球在世界大赛中取得优异的成绩,在社会各界引起强烈反响,群众参与排球活动的积极性普遍提高。由表2可知,2016年四川省举行的群众排球活动有气排球和硬式排球,举办气排球比赛的有单位职工比赛、老年人比赛、气排球公开赛3种,比赛形式有男子组、女子组、男女混合组。共计21次的比赛中硬式排球比赛2次,气排球19次(专门老年人参与8次,职工参与7次,公开赛4次),平均一月就有近2次群众排球活动开展,主要是为气排球比赛和中老年人参与为主,形式多样排球活动能够体现排球运动的教育性、竞技性、参与的广泛性和社会性等方面的价值[2]。
1.2 劣势分析
1.2.1 后备人才数量和质量有待提高 四川省青少年竞技排球队伍在30支左右,主要分布在成都(10支)、绵阳(6支)、宜宾(5支)等地,全省共有18个地市县、3个自治州、21个地市级单位,但仅有15个城市有排球队,反映出排球队伍总数少且分布不合理。再者四川省排球青年队15名队员中11人来自省外,4人来自省内,看出分布在各个地市级以“体教结合”模式培养排球后备人才的单位,没有实现对排球后备人才培养和输送的任务。其次,从2013年对后备人才的身体素质测试数据看,四川省青少年排球队员身体素质测试成绩与《中国青少年排球训练大纲》的要求存在较大差距,特别是在弹跳素质和速度素质上尤为明显[3],技战术测试发现大部分队员对排球基本技术的动作概念、技术环节、发力顺序等较为模糊,技术动作极不规范,在比赛中各队打法单一、个人战术和集体配合变化较为少见。总体而言我省排球后备人才储备总量不足,人才质量较差,难以满足四川省竞技排球对后备人才的需求。
表2 2016年四川省群众排球活动开展情况一览表
1.2.2 缺乏足够数量的竞赛和高水平的比赛锻炼 排球竞技后备人才的培养需要接受多年的专业训练和适合自身发展需要的高质量的比赛进行磨练和提高,参与高水平的比赛是能加速后备人才成长成才。调查50名青少年排球队员,其中一年内参与比赛少于20场占96%,没有一人超过25场,四川青年队的15名队员中66%的队员参加比赛少于20场,没有一人超过30场的。将此数据与《中国青少年排球训练大纲》中U14不少于30场,U16不少于40场,U18不少于50场的规定相差甚远[4]。由此看出四川每年仅组织两次青少年省级排球比赛的安排显然不能达到锻炼队伍,提升后备人才技战术能力的目的。
1.2.3 后备人才体系结构不合理 人才结构体系是保证人才可持续发展和人才个人发展的关键,缺乏强有力的人才体系的支持难以满足人才的成长。表1可知四川省小学生排球竞赛活动开展良好,初中和高中排球竞赛仅仅依靠排球传统学校独立支撑,高校排球竞赛愈发难见,整个后备人才的体系结构呈现金字塔式的锐减态势,小学排球开展势头火热,中学排球开展则整体低迷。整个人才结构的不合理导致青少年排球人才大量流失,也就不难解释省青年队主要以外省队员占多数的现象了。
1.3 机遇分析
1.3.1 中国竞技排球成绩优异 排球运动是中国三大球项目中唯一在世界舞台上获得世界冠军和奥运冠军的项目,特别是女子排球长期处于世界排坛的前列并多次获得世界三大赛冠军,今年里约奥运会的夺冠,使得女排精神再次响彻神州大地。排球优异竞技成绩的取得提升了项目的知名度、群众对项目的接受程度和认可度,为项目在群众中间的开展创造了便利的条件,能让参与排球运动的青少年和家长看到机会和希望,鼓励更多的青少年参与其中,对四川省本已贫瘠的人才储备注入活力,更为重要的是在面临其他项目的人才竞争时能够占的先机。
1.3.2 排球联赛初见成效 中国排球联赛始于1996年,经过20年的发展虽然始终未能在职业化上取得明显的进步,但在为中国国家队排球人才的输送上做出了极大的贡献。2016-2017中国排球联赛发生了较大的变化,第1次由联赛专业运营公司运营,并推出了如赛制改革、境内球员临时转会限制、增加全明星赛、引入鹰眼系统、设置高额奖金等多项与时俱进的改革措施。新赛季的变化对于中国排球而言是一次与市场结合、与职业联赛接轨的有益探索。从第1阶段比赛的情况看,各大媒体对排球联赛的报导和转播都较之前有较大的变化,可见新的改革是符合排球运动发展规律和排球市场的需求,有利于球员的流动、增加联赛的观赏性和精彩程度。
1.3.3 政策支持 政策支持是保证体育运动能否良好开展的重要条件,在振兴三大球的时代背景下,四川省于2014年10月出台了《四川排球运动发展规划(2014-2021)》,规划中对后备人才的培养提出尽快做好后备人才训练基地的重新认定和布局建设工作,加大投资力度,建立奖励机制[5]。后备人才基地的再次评估认定和布局有助于人才基地的建设和相互间的竞争,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加速人才培育的速度。
1.4 挑战分析
1.4.1 其他项目的人才争夺 四川省是传统的教育强省,川内的各级学校、学生和家长普遍重视文化成绩,以考取名校为目标,不愿花费时间投入体育运动,更不愿孩子从事竞技体育。在体育人口本就不丰富发情况下,众多的体育项目都在争夺稀缺的优质人才,特殊是近年来国家大力发展足球运动,对于排球项目的人才招募带来一定的压力。部分学校学校和领导不愿将经费花在发展人数多、见效慢、开销大的排球项目,更有甚者干涉学生参与业余排球训练或者提出学生需要缴纳一定费用才能参加训练队。
1.4.2 参与动机的多样化 在有限的排球后备人才中,绝大部分是来自川内各级学校的学生,访谈这些学生得知,他们参与排球运动的动机主要是为高考加分,或者是以特长生的身份进入重点大学,而愿意从事竞技排球运动的寥寥无几。这也是多年来各级排球传统学校、排球示范学校没有完成给省队青年队输送后备人才的任务的原因之一。青少年参与排球运动的动机的多样化,决定了后备人才训练态度,训练目的,最终导致排气后备人才的质量低下。
1.4.3 联赛外援的引入 排球联赛职业化一直都是中国排球界的期望和目标,近年来四川省男女排球队均引来自国外的高水平排球运动员,外援一方面提升了球队的整体技术水平,增加了比赛的精彩程度,另一方面也给本土队员带来一定的压力,加剧了队员间的位置竞争,减少了年轻队员的成长机会。
2.1 结 论
四川竞技排球在川人浓厚排球情节的熏陶下,在后备人才培养上虽具有青少年竞技排球活动开展良好和群众排球活动开展频繁的优势,但也存在后备人才数量少、质量差、高水平竞赛缺乏,人才锻炼机会少、人才培养体系结构不合理的劣势,在面临我国竞技排球成绩优异、排球职业联赛初见成效、政策支持的机遇,同时也面临其他项目的人才争夺、人才参与动机的多样化、排球职业联赛外援引入的挑战。
2.2 建 议
为重振四川竞技排球的雄风,需要抓住机遇,直面挑战,最大限度的发挥自身优势,采取多种措施弥补后备人才培养的短板。大力开展中小学排球竞赛和群众排球活动,吸引更多的学生和群众参与排球运动,扩大排球人口。重点狠抓传统排球学校的人才培养,举办高质量的排球竞赛,打通学生运动员的升学成才通道,提高后备人才的数量和质量,解决学生和家长的后顾之忧。创新后备人才培养体系,加快推进体教结合模式,实现人才培养的可持续发展。
[1] 周 鹏.振兴“三大球”背景下四川中小学校园排球开展路径的研究——以成都市为例[J].四川体育科学,2016,35(6):133~136.
[2] 张五平.娱乐排球发展思路探讨[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08,34(11):41~43.
[3] 黄绵成,彭 蕾,等.2013年四川省青少年排球锦标赛引发的思考[J].四川体育科学,2014,33(1):80~85.
[4] 向 往.四川省青少年竞技排球运动的现状调查[D].成都体育学院,2014.
[5] 四川排球运动发展规划(2014—2021年).
Analysis of the Sichuan Athletics Volleyball Reserve Talents SWOT
MA Zhang, ZHANG Ruofan
Sichuan Province Women’s Volleyball Movement Institue of Technology, Chengdu Sichuan, 610041, China.
A good competitive sports reserve talent reserve is the outstanding athletic performance to ensure and maintain the premise of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the project. By using the method of literature, questionnaire survey method, interview method and SWOT analysis of Sichuan volleyball reserve talents reserve has carried on the detailed investigation, in-depth analysis of its strengths, weaknesses, opportunities and challenges then, the paper brings forward some feasible proposals, in order to provide reference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Sichuan Athletics Volleyball Reserve Talents system.
Athletics volleyball; Reserve talents; SWOT Analysis
1007―6891(2017)03―0057―03
10.13932/j.cnki.sctykx.2017.03.15
G842
A
2016-10-26
2017-0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