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图 雷露
赖伟:谱写建筑质量安全的赞歌
文/图 雷露
建筑安全
我所取得的成绩、获得的荣誉,都应该归功于我的团队。干一行钻一行,在今后的工作中我要继续撸起袖子加油干!
今年41岁的赖伟,是四川省建筑科学研究院工程测试研究所所长。在过去的10余年里,他不断奔走于一个个建筑工地,查访一处处道路桥梁,不厌其烦地对建筑用料、桥梁结构、建筑机械、塔桅结构等进行鉴定和检测……
“万丈高楼平地起,质量安全数第一。”赖伟走到哪里,就把安全的理念和叮嘱带到那里,确保了一个又一个工程质量安全和工程顺利验收,用责任谱写了一首首爱岗敬业、创先争优的赞歌。
2004年,博士研究生毕业的赖伟进入了四川省建筑科学研究院,干起了工程测试。能来到这个人才济济的地方,赖伟心里很自豪,但更多的是忐忑和焦虑:“这里强手如云,自己只是个毫无经验的菜鸟,靠什么立足?”
一开始,赖伟对工作没有一点儿把握,千头万绪不知该从何着手。为了尽快适应,他选择了一条最辛苦却又最实用的道路——下沉到基层一线。“人生最难得的是兴趣和职业是同一件事,而我很幸运遇上了。我热爱这份工作,没有理由不努力做好。”他明白,干工程检测这一行,没有任何捷径可以走,要想在岗位取得傲人成绩,要比别人付出更多的努力。于是,在随后的几年里,从秀美宁静的西南边陲到壮丽苍凉的西北大漠,都留下了赖伟奔波的足迹。工作虽然艰苦,但赖伟却乐在其中。
“一个好的检测员,不是看他能干多少活,而是看他能否开动脑筋,想办法解决多少难题。”赖伟嘴边时常挂着这么一句话。这不仅是对他自己的鞭策,也是他飞速成长的最大秘诀。赖伟至今清楚地记得,“5·12”地震后,位于都江堰市的成都东软信息技术学院前来邀请研究所专家对学校震损房屋(共计20余万平方米)进行检测鉴定和加固设计。在余震不断、破坏点越来越多的情况下,赖伟创造性地提出了“边鉴定,边设计,边加固,边修改”的应急措施,确保了该校成为四川重灾区在原址复学的第一所高校,受到了社会各界的高度评价。
正是凭借着好学善问的工作态度和出类拔萃的专业能力,赖伟一步一步成长为了四川省建筑科学研究院工程测试研究所的骨干力量。
近年来,赖伟先后参与完成了多项课题研究,得到了业内人士的肯定。其中,他作为主研人员参与完成了由同济大学主持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负责设计、实施国内首次桥梁结构水下振动台试验和建立适于地震和波浪作用下深水桥梁动力响应分析的数学模型;与四川大学合作完成了“漭街渡大桥结构抗震分析研究”,负责高耸空心薄壁墩与水动力相互作用体系力学模型的建立与计算等关键问题;与四川大学合作完成了“某天文台抗微振性能研究”,负责地基微振动测试、分析及结构模态识别。此外,他还参加了屈曲约束技术的改进研究,将现有装配式屈曲约束支撑技术应用于网架加固工程,该项目已申请实用新型专利。
赖伟中等身材,戴着一副眼镜,说话温和斯文。然而,当遇到危难时,他却表现出了与他外表大相径庭的血性和豪情。
2008年5月14日早上,“5·12”地震发生后两天,赖伟接到了上级部门的紧急通知,参加临时工作组去往距离震中汶川直线距离仅60公里的绵竹市,对城区公共建筑进行安全评估。
赖伟在工作中不断钻研
“不能去,那个地方很危险!”赖伟不顾家人的一致反对,义无反顾地与同事驱车直奔绵竹。他注意到,越靠近绵竹,房屋建筑坍塌损毁越严重。
“部分建筑虽然外表完好,但建筑的内部墙壁却出现了许多断缝和裂痕,成了危房,根本住不了人。”由于设备条件有限,为了准确了解建筑受损情况,赖伟不顾随时可能发生余震的危险,趴着墙壁,一块砖一面墙地仔细查看,双手磨出血泡都浑然不觉。晚上没有帐篷,他们就坐在车厢里过夜。经过4天的连续工作,工作组顺利完成了任务。
2010年8月12日晚,绵竹市清平乡境内发生强降雨,引发了特大泥石流。赖伟接到省住建厅通知,作为专家组成员前往清平乡对因灾害受损房屋进行安全评估。然而,受泥石流影响,进入清平乡的道路被阻断,专家组一行被迫辗转汉旺镇等待下一步安排。赖伟尽管心急如焚,但也只能等待。到了第三天,赖伟终于随一架货运直升机进入了灾区现场。一落地,他便与专家组成员一道,以最快的速度完成了清平乡场镇、盐井村、棋盘村、元包村、湔沟村、院通村的房屋建筑安全评估工作。在现场工作结束后,他又连夜整理现场资料、撰写报告,针对泥石流灾区房屋提出了相关的建议意见供政府有关部门参考决策。
“面对危难挺身而出,是一个党员的责任。我只是在履行职责,这是我应当做的事情。”赖伟表示,危急时刻,他都是本能地选择了赶赴灾区,并没有过多考虑。虽然也有后怕,但绝不后悔。
“感谢我的团队。团队的力量是工作顺利完成的保证。”这是赖伟最常挂在嘴边的话。在他看来,由70余人组成的四川省建筑科学研究院工程测试研究所就是一个大家庭,大家一同成长一同进步取得新突破,为保障建筑质量安全尽自己最大的力量。
2008年底发生的一件事让赖伟至今难忘。当时,研究所承接了一项震后排查任务,要求在两个星期内对绵竹市西南镇的近1000余户农村住房进行摸底排查,为灾后重建提供方案依据。此次排查不同于此前在绵竹县城开展的公共建筑安全评估工作,涉及的点多、面广、线长,难度很大。为了顺利完成此次工作,赖伟动员了所里近大半工作人员前往西南镇开展工作。针对此次任务重、人员多的特殊性,他采取了分组推进的形式开展工作。在全所工作人员积极响应、主动作为下,通过地毯式排查,在最短时间内全面掌握了相关情况,确保了灾后重建工作的顺利落实。在赖伟的印象里,一次性动员如此多人尚属首次。大家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上下拧成一股绳的协作精神让他倍感振奋。
2014年,赖伟升任工程测试研究所所长,又将工作重心转移到了管理经营和技术创新上,带领团队攻坚克难,力求突破。
俗话说,众人划桨开大船。让赖伟自豪的是,四川省建筑科学研究院为他的团队建设提供了丰富的人才储备。据介绍,该院在人才培养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并获省人社厅批准设立了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面向社会招收博士后人员进站,有利于高层次人才的储备和引进,大力提升研究院的学科实力,带动人才培养质量不断提高。
在团队力量的支持下,赖伟每年主持完成100余项建筑结构和桥梁结构的检测、鉴定、加固设计等专业技术工作,解决了大量工程建设中的质量安全隐患、疑难杂症,保证了结构的安全,挽回了经济损失,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得到领导、同事的一致认可。
如今,刚过不惑之年的赖伟已先后获得了“四川省五一劳动奖章”“全国建设工程质量检测行业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面对鲜花和赞誉,他却依然还是那句“感谢我的团队”,云淡风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