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能芬
老师要像一块大磁铁,时刻吸引着学生,无论是课内还是课外,都要使学生感到快乐,让纯真的面颊永远灿烂!这样的老师才会受到学生的欢迎。
一、课内寓教于乐——做学生的快乐天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它告诉我们,在纷繁复杂的教育过程中,要培养学生乐学、乐思的行为习惯。作为一名教师,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具备“乐教”“善教”的基本素质,改变以前教师讲、学生听的教学模式,把课堂还给学生,把快乐呈给孩子。
记得刚接手五年级一班的时候,我担任这个班的语文教师,我发现这个班的学生特别害怕写作文。一提到写作文,学生就抓耳挠腮,表现出一副愁苦的神色。有一节作文课,我刚站上讲台,一个个学生就像秋后的茄子,垂头丧气地耷拉着脑袋。“又是讨厌的作文课!”“烦死了!”……种种怨言蜂拥而至。我不露声色,微笑着说:“同学们,你们喜欢做游戏吗?”一听说做游戏他们来劲了,兴奋地回答:“喜欢!”“那好,这节课我们就来做游戏!”“耶!”所有学生都喜形于色。于是,我让他们做一个“拼句”的游戏。我给每人发一张纸条,并告诉他们游戏规则:第一组写“名字”,第二组写“在哪里”,第三组写“怎么样地”,第四组写“干什么”。讲完规则后,学生便开始写纸条了。写完纸条后,我从一组、二组、三組、四组中各选一名学生的纸条按顺序诵读。第一个学生说:“文具盒”,第二个说:“在天上”,第三个说:“悲伤地”,第四个说:“扫地”。连起来就是:“文具盒在天上悲伤地扫地。”乐得同学们合不拢嘴,好像有人点了“笑穴”似的。接着第二轮!第一个说:“孙悟空”,第二个说:“在树上”,第三个说:“难过地”,第四个说:“打羽毛球”。连起来就是:“孙悟空在树上难过地打羽毛球!”笑得同学们前仰后合。还有更可笑的呢!“冯××在锅里高兴地卖菜”。“陈××在书橱里幸福地拔草。”“黄××在床上着急地游泳。”“哈哈哈哈!……”教室里发出一片欢笑声。有个学生一手捂着肚子,一手不停地拍着桌子,嘴里还直嚷着:“哎哟!笑死我了!笑死我了!”有个学生笑得从座位上蹲到了地上,大喊:“别再读了,我受不了了!笑得我……”在这欢声雷动的时刻,我示意他们停下来,并相机对他们说:“同学们,今天的这个游戏可不是仅仅让我们觉得好笑,我们还应该从中知道用词要恰当的道理,要不然就会闹出今天游戏中的笑话……大家能把刚才做游戏的过程写下来吗?”“能!”大家异口同声地说。
“沙沙沙……”学生都埋头写了起来。不一会儿,一篇篇语句通顺、生动形象的作文交到我的手上。看到学生享受快乐的课堂,收获成功的喜悦,我的眼眶闪出幸福的泪花。
二、课外倾注真爱——做学生的知心姐姐
巴特尔说:“教师的爱是滴滴甘露,即使枯萎的心灵也能苏醒;教师的爱是融融春风,即使冰冻了的感情也会消融。”这就是爱,有爱才有教育,因为爱才崇高,无私的爱,是教育的魂!是呀,只要你在学生身上播下爱的种子,收获的一定是一轮火红的太阳。
在我心中,每一个学生都是一张白纸,只要在上面用爱心描绘,定能收获丰硕的成果!在我的班上,有个孩子叫叶××,学习成绩不佳,思想表现较差。每次当我想接近他时,他总是慌乱地躲开。在课余时间,他不是孤独一人坐在教室里发呆,就是站得远远地看别人玩耍。看着他与年龄不相称的忧伤,我真为他难过。我向其他同学打听他的情况,才知道他的家庭情况很特殊,他爸爸和妈妈离了婚,而爸爸又重新组建了一个家庭,他就像一个多余的人,只得和奶奶一起生活。家庭的这种特殊情况使这个孩子的自尊心很强且很敏感,每当别人想要帮助他时,他总是像刺猬般地拒绝,每当别人说了他不爱听的话时,就会大打出手。了解到这个情况,我对这个孩子有了更多的关爱。我利用休息的时间,找到了他的爸爸,告诉他孩子在学校的情况,那个看上去很倔强的男人流泪了。他擦着眼泪对我说:“打我和他母亲离婚后,他的性格就变得很古怪,只爱一个人待着,不爱跟人说话,也不搭理人。久而久之,我就心生厌倦,不怎么管他了。现在看来,自己对孩子真是太不负责任了。就冲老师你这么把他当回事,我再怎么着都得管教他……”
回到学校,我开始有意识地在班级讲知识改变命运,讲命运在自己手里,讲自爱自立自强的故事,还暗中交代几个班干部在平时多与他聊天,多帮他复习,同时我自己多找机会接近他,还帮他购买了一些书籍。功夫不负有心人,这个孩子渐渐不再封闭自己了,学习上也有了劲头,在期末考试中,一跃进入班级前五名。班里的其他同学也在这充满爱的集体中变得成熟了。孩子们的骄横、多疑、自私和冷漠少了,班上出现了团结友爱、互帮互助的好气象。同学们比学赶帮,师生间谈笑风生,平等互助。在师生的共同呵护下,我们班成了孩子们学习、生活和成长的乐园。
看着这一切,我倍感欣慰。是呀,教师就应该俯下身子,多关爱学生,因为爱是春雨,能滋润万物;爱是桥梁,能沟通师生的心灵。教师一个会心的微笑,一句温存的问候,一个发自内心的表扬,一次倾心的交流,都牵引着学生的心灵,让他们倍感温暖。如今,我在他们心田上播下的爱的种子,已经开始生根、发芽,虽然这种爱没有血缘和亲情,没有私利与目的,然而这种爱却有一股巨大的力量,正是这股力量让我成了他们的知心姐姐,帮他们解决了许多学习和生活上的烦恼,使他们健康快乐地成长。每到教师节,看着学生送的一束束鲜花,听着他们一句句真诚的祝福,看着那一张张美丽的贺卡,我热泪盈眶,我觉得这是对我工作的回报,是师生之间爱的传递,是正能量的传承。
一个教师,只有具有亲和力、有耐心、有独特的教学方法,让学生打心底敬佩,才能受到学生的欢迎,才能真正实现教师最大的价值。而我,也将一如既往地守候在那方“黑土地”上,用三寸长的“白铧犁”,默默耕耘,用无私的爱心勤恳浇灌,让幼苗茁壮成长,让花朵灿烂绽放,让青春在爱的奉献中闪光,让正能量在师生之间得到传承!
参考文献:
[1]朱步楼.在“立德树人”中回归教育本真[N].新华日报,2014-09-16.
[2]焦新.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引导广大青年成长成才[N].中国教育报,2016-04-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