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琼
摘 要:在这个知识服务于社会发展的环境背景下,国家越来越重视对学生综合能力和文化素质的培养。而在实际的教育过程中不难发现,教育者在不断落实相关政策时,虽然鼓励学生要进行广泛的语文课外阅读,但是却对其进行了错误的引导,不利于学生的成长。鉴于此,主要针对小学语文课外阅读误区及科学指导进行相关浅析。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误区;科学指导
小学是学生成长的关键时期,在这个时期,学生的思维和理解能力尚且不够成熟,其在不断接触事物的过程中逐渐形成价值观、世界观和人生观,进而会影响其后期的发展。因此,如何对该时期的学生进行有效的教育和引导是非常重要的。在实际教育过程中,我们发现其中存在着一些问题,这就需要相关的教育研究人员能够及时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且有效解决问题,进而实现教育的最终目的。
一、小学语文课外阅读的误区分析
1.将语文课外阅读理解成了随便看“闲”书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我们不难发现,很多小学教师鼓励学生看课外书,但是却不对书籍的种类进行有效的引导,常常将看课外阅读书理解成看“闲”书,他们认为这种看“闲”书会严重浪费学生的时间。相比较看“闲”书,他们更希望学生能够在每时每刻背诵和听写的过程中对书本上的相关知识进行巩固,这才是一个正确的学习方法。这样的误区主要是受到了传统应试教育的影响,得不到家长和教师的支持,严重限制了学生的课外阅读量。
2.限制课外阅读,认为其应该辅助考试
很多教师和家长虽然能够认识到语文课外阅读的重要性,也在一定程度上培养了小学生课外阅读的能力,但是他们却将课外阅读错误地理解成是一种辅助教学、辅助考试的途径,其将语文课外阅读神圣化、功利化,通过这样的方式来提高学生的成绩,使学生带着一种功利的目的去读书,阻碍了学生正确思想意识的有效培养,有损学生思想价值观的形成。
3.在引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时存在约束、不够人性化的问题
很多教师为了引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就会在学生阅读的时间和阅读量方面布置作业,并且还要求学生对相关词语进行摘抄和背诵,还要对其作业成果给予批阅和检查,逐渐增强了语文课外阅读的任务功能,但却不能有效帮助学生发现阅读的乐趣,时间一长,学生会逐渐将这种课外阅读理解成作业,阅读的积极性大大降低,不阅读的动力也逐渐消磨殆尽。
4.将作文书作为最优的阅读材料
由于小学生正处在写作的初级阶段,其在言语表达能力和逻辑架构能力方面不够成熟,因此,很多家长和教师认为在这个时期,课外阅读的材料应该以作文书为主,并且要求学生在看书的过程中背诵相应的段落,摘抄其中较好的诗词语句,不注重学生的个性化发展,这样非常容易引起学生的逆反心理,在这种学习的环境中,学生在看书时反而更为敷衍了事,这无疑又成为阅读的一大误区。
二、小学语文课外阅读的科学指导
1.教师应该对学生进行分层次的阅读引导
由于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对知识的理解能力存在着较大的差距,因此,教师要想对其进行有效和正确的指导,就要尊重个体差异,能够划分好层次、目标和要求。例如,教师可以将阅读目标分为三种等级,第一级就是要在识字量上达到相应的要求,能够具备初步的阅读能力,明确其中的道理;第二级就是有相对丰富的语言积累,养成每天阅读的习惯;第三级就是针对一些学习基础较差的学生,对其进行合理的帮助,这样才能使短文阅读有效进行。
2.要在引导的过程中将“以人为本”的理念灌入其中
在对小学生的课外阅读进行引导的过程中,首先,教师应该不断地挖掘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采取多种方式培养其形成良好的学习兴趣,鼓励学生在这种感染和熏陶中挖掘出阅读的兴趣,进而具有强大的精神动力。在推荐书籍时,种类和形式不要单一,要让学生在阅读中找到适合自己的书籍进行高效高质量的课外阅读。例如,教师可以利用《西游记》《宝莲灯》等相关深受学生喜欢的资源吸引学生对相关视频内容的观看,然后当学生了解了故事的梗概后,带领他们去阅读文本,这样能够有效减少阅读的阻力,并且能够保持学生阅读的浓厚兴趣。
3.家长要在无形中引导学生进行有效的课外阅读
很多家长只知道鼓励和督促学生养成阅读习惯,但是却不注重自身的行为表现,这样就很难说服学生,家长应该采取更为积极的方法对学生的阅读兴趣进行培养。例如,家长可以选择和学生共同读一本书,针对其中具有教育的内容及时与学生进行互动交流,不断强化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进而提高其课外阅读的兴趣。
綜上所述,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我们不难发现,其中确实存在着很多阅读误区,相关的研究人员应该加大对学生正确的科学指导,将学生的阅读目的要求给予人性化的层次划分,并且将“以人为本”的理念灌输到其中,家长应该加大与学生之间的阅读沟通,以此有效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不断完善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进而实现教育的最终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