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阳鹿++秦晓晴++王建洋
【摘要】Shawn Loewen 教授著作《教学下的二语习得导论》从认知互动视角全面介绍了教学下的二语习得理论、实证研究和教学实践。该书内容深入浅出,适合学者、一线教师和二语习得专业学生拜读。本文介绍了该书的主要内容和特点,同时指出了该书的不足之处。
【关键词】教学下的二语习得 二语知识 操控
【Abstract】Introduction to Instructed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written by Professor Shawn Loewen presents comprehensive introduction of the theories, empirical researches and pedagogical practices related to instructed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from the cognitive-interactionist perspective. It is a book of profound theories explained in simple language suitable for researchers, educational practitioners and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majors to read. This article summarizes the main idea, the strengths and creativity of this monograph as well as its weaknesses.
【Key words】instructed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second language knowledge; manipulation
一、内容简介
教学下的二语习得研究是二语习得领域的重要分支,主要涉及外语师生广泛关注的两大议题:教学是否有益于二语学习以及教学效果如何得以优化。《教学下的二语习得导论》一书由密歇根州立大学副教授Shawn Loewen撰写,由Reutledge出版社于2015年出版,从认知-交互视角(cognitive-interactionist perspective)全面系统地涵盖了教学下的二语习得研究的理论基础、实证研究并将两者与课堂教学实践紧密结合。
除引言和结语部分,本书包括九章,涉及二语知识的本质、二语课堂互动、重形式(focus on form)、语法、词汇、语音、语用习得、课堂教学环境以及个体差异八个议题。每章的结构相似,从定义出发,对与话题相关的重要理论问题进行了详细的阐释,对代表性的实证研究进行了综述或元分析并为教师向学生教授这门课程提供了教学活动借鉴。
第一章为引言,主要解读了教学下的二语习得(Instructed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的定义。与之前学者(Ellis, 2005; Housen & Pierrard, 2005; Loewen, 2013)对ISLA定义稍有不同,本书认为教学下与自然条件下二语习得的主要区别不在于语言习得发生的场所是在课堂内还是课堂外,而在于学习者是否有尝试习得(attempted acquisition)的行为和学习环境中是否存在系统操控(systematic manipulation)。根据这两项前提条件,本书作者把教学下的二语习得定义为“旨在理解学习机制、学习条件的系统操控对非母语习得和发展的影响”。(Loewen, 2015)在这个定义框架下,作者重点聚焦二语输入、语言处理和学习情境的操控(manipulation)对语言习得和发展的影响,并进一步解释了语言、习得和教学等主要术语的概念、教学下的二语习得与自然条件下的二语习得的关系、二语习得理论与二语课堂的关系,以及不同二语习得理论流派对课堂教学是否有效所持的不同观点。
第二章从二语习得的目的是语言知识还是交际能力的争议出发,引出关于二语习得知识属性的讨论。本章从认知视角介绍了显性语言知识和隐性语言知识的区别以及技能习得理论中陈述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的区别。这两对概念在很多方面是对应的,但就理论而言,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被认为储存在大脑的不同部位并相互独立,陈述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则被看成连续体(continuum)。通过练习,陈述性知识可以被转化为程序性知识。学习者在获取显性知识时需要有意识的运用注意力资源,而利用隐性知识时却是快速而无意识的。在区分了两类知识之后,作者将隐性知识和显性知识的讨论从语法领域拓展到词汇、语音和语用领域,并解析了学习者在教学中怎樣习得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为了阐释学术界对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关系的不同看法,本章还概括了界面假设(interface hypothesis)的三种流派,第一种是无界面假设(the non-interface position),即显性知识无法转变为隐性知识,两者完全不同并独立存在。第二种为弱界面假设(the weak interface position),即显性知识和隐形知识虽然属性不同,但显性知识能帮助学习者监控二语产出过程并增加学习者对输入语言形式的注意力。而基于技能习得理论的强界面假设(the strong interface position) 则认为显性知识能转变成隐性知识,把语言知识转化为自发的流利的二语产出历经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习得陈述性知识,第二个阶段是习得程序性知识,第三个阶段则是通过时间和练习将知识自动化。本章对实证研究的综述主要涉及:教学与知识的关系,从显性教学中获得显性知识,从显性教学获得隐性知识,从隐性教学获得隐性知识。总之,教学目的决定了教学内容和手段。
基于第二章对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的区分,第三章和第四章分别介绍了基于内容的互动和注重形式的教学方式在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习得中的应用。
第三章探讨互动(interaction)和意义协商(negotiation of meaning)、输入(input)和输出(output)在教学中的作用,并将影响互动的因素总结为任务特征(task characteristics)、谈话人特征(interlocutor characteristics)和情境特征(contextual characteristics)。
第四章介绍重形式(focus on form)的互动。重形式(focus on form)和全形式(focus on forms)两大教学理念的区别在于全形式教学(focus on forms)的目的是某个语言或者语法项目(Long,1991),而重形式(focus on form)的教学则是学习者在注重意义的学习活动中,一部分注意力因为交际需要被引导到某项语言特征上(Long & Robinson 1998)。值得注意的是,本书作者特别指出,与全形式(focus on forms)的显性教学理念相比,重形式(focus on form)的教学活动对形式的注重是相对隐性(implicit)的。因此,找到意义与形式的平衡点,把握显性/隐性教学的最优化结合程度是注重形式相关研究的主要关注点。
第五、六、七、八章可视为一个整体,分别讲述语法、词汇、语音和语用等具体领域的习得。每章都阐释了重要的理论概念和定义,涉及这一语言知识领域的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介绍了相关的显性教学活动和偏隐性的教学活动。
第五章首先区分了规定性语法(prescriptive grammar)和描述性语法(descriptive grammar),然后重述了中介语(interlanguage)、发展顺序(developmental sequence)的概念,指出尽管教学环境下和自然二语环境下的语法习得过程都遵循一定的无法改变的习得顺序,教学仍然可以帮助学习者更快地进入某个学习阶段、避免语言石化现象、取得更高的准确率。作者介绍了几种语法教学形式,显性教学旨在通过某项教学活动让学生明确关注某种语法形式而提高意识的任务(concious-raising tasks), 基于输入的教学(input-based instruction)、过程教学(processing instruction) 和讲解-操练-复用(present, practice, produce) 则更偏向隐性教学,在关注某一语法特征的同时融入了关注意义的教学内容。
第六章介绍词汇习得,首先强调了词汇习得的两个重要方面,即:形式-意义对应(form-meaning mapping)和词汇搭配。然后概述了词汇知识的类别,包括词汇知识的深度、广度、掌握一个词汇所需的接触频度(frequency of exposure)接受性词汇知识和产出性词汇知识,显性和隐性词汇知识。此外,本章介绍了两种词汇习得的方法:有意识的学习(intentional learning)和附带学习(incidental learning)。
第七章介绍语音习得,作者首先分析了教学中不重视语音学习的原因,提出对关键时期假设(critical period hypothesis)的质疑。随后,作者解释了语音习得中感知(perception)和产出(production)的关联,综述了学术界对语音学习两种目的,即接近本族语发音原则(the nativeness principle)或可理解原则 (intelligibility principle)的争议以及年龄和语言学能对语音习得的影响。值得注意的是,作者在探讨语音习得时,从社会文化视角分析了语音对塑造二语学习者独特身份的影响。解释了一些学习者为了更好的融入目标语社会文化环境受接近本族语发音原则(the nativeness principle)驱动,而另一些学习者为了彰显本人特有的社会文化背景和身份,从语音上保留自己特有的发音习惯和方言,受可理解原则(intelligibility principle)驱动。
第八章介绍语用习得。语用习得通常是课堂教学中被忽视的环节,因为课堂教学环境往往无法为二语学习者提供使用语言的真实情境。因此,语用是二语学习者最难习得的语言层面,也是二语习得著作中容易忽视的领域。本书作者将语用习得作为单独一章节进行阐述。作者首先介绍了语用知识的内涵,并在探讨语用习得理论时特别涉及了前几章没有提及的母语迁移现象,即学习者在二语使用时依赖于母语中的语用知识,这种母语迁移往往比语法、词汇或者语音的迁移带来更多的社会负面影响。语用教学面临的最大挑战在于课堂中呈现的教学材料往往不地道或者不准确,课堂承担的社会角色也很有限。作者强调语用教学成功的关键是尽可能在教学中使用真实材料以及利用现代技术以及出国学习项目的机会尽可能为学习者提供真实的输入、互动和输出场景。
第九章探讨二语习得的环境,作者在总结语言学习环境对习得的影响时,首先重申了他的立场,即语言环境并不能改变语言学习过程中的认知机制,因此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中学习外语对语言认知过程不能产生质的影响。这一立场对在外语学习环境中,很少有机会接触英语本土学习者的广大师生来说,无疑是鼓舞人心的。除了提及传统学术界关于外语习得和二语习得的区分外,作者还介绍了基于内容的浸泡式教学(content-based immersion instruction)和计算机辅助语言学习(computer-assisted language learning)的特点。作者认为这两者为学生创造了更多使用语言的机会,打破了传统的外语习得环境和二语习得环境的界限,为提供更多二语学习的社会环境和互动环境做出贡献。
本书第十章探讨个体差异对教学下的二语习得的影响。作者首先区分了容易变化的个体因素和相对稳定不容易变化的個体因素,然后用个体差异类型表(Loewen,2015)表格呈现了前人(Robinson, 2002; D?rnyei , 2005; Ellis, 2008) 列举的影响二语习得的个体因素,如下图所示:
Robinson(2002) D?rnyei (2005) Ellis (2008)
1. 智商
2. 动机
3. 焦虑
4. 语言学能
5. 工作记忆
6. 年龄
1. 个性
2. 语言学能
3. 动机
4. 学习和认知风格
5. 语言学习策略
6. 其他个人特征
*焦虑
*创造力
*自尊心
*学习者观念 1. 智商
2. 工作记忆
3. 语言学能
4. 学习风格
5. 动机
6. 焦虑
7. 个性
8. 交际意愿
9. 学习者观念
10. 学习策略
基于前人对这些个体因素的研究,本书重点综述了动机、交际意愿、学习策略、学习风格、个性、语言学能和工作记忆的理论探讨和实证研究。
本书第十一章为结语。作者重述了本书涉及的重要概念和理论依据,强调了教学中的二语习得的最终目的是使学习者的学习机会得以最优化,并用Rod Ellis (2005)的十项成功语言教学原则作为全文结尾。
二、简要评述
本书的特色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本书的内容系统而全面。对实证研究的综述紧扣理论阐释,使得每一个理论上有争议的议题都有实证研究依据可寻。用独立的章节介绍了语音习得和语用习得,这两方面的语言知识习得对提高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至关重要,但在之前的二语习得著作中涉及较少。涉及的教学下的二语习得不限于外语或者英语为第二语言的课堂教学情境,还延伸到出国交流项目中的二语习得和课内课外电脑信息技术辅助下的二语习得,与时俱进。
2.本书的结构明朗,章节安排科学合理。如首先在第二、三、四章分述二语学习目的、二语知识属性及二语习得中使用的主要教学法,然后在五、六、七、八章具体介绍各领域语言知识的习得,使得重要理论术语:如显性知识、隐性知识、交际能力、重形式等贯穿整本书,在书中各章节中反复出现,读者既能根据自身兴趣所在有选择的阅读,又能在不同语境中更好地理解巩固这些术语。
3.本书语言深入浅出,提供的资料全面,涉及的内容囊括理论、实证研究和教学实践。作为教学下二语习得的入门书,既适合二语习得专业的学生阅读,也为一线的语言教师和学术新人提供了丰富的参考。
然而本书尚有些许不足之处,如:在论述个体差异对教学中二语习得结果的影响时,作者侧重于分析个体因素在教学中怎样操控,并没有详细探讨个体差异对教学效果的影响,也没能探讨几项个体差异对二语教学效果的共同调和作用。另外,本书结语部分稍显仓促,仅仅只总结了本书涉及的重要概念,若能对教学下二语习得研究的未来发展趨势作前瞻性分析,可对将来的学术研究提供更多借鉴。最后,本书书后仅附术语列表,作为一本入门级的导论书,若能在术语列表中附带详细的术语解释,或许更方便本领域的初学者阅读。
总之,本书瑕不掩瑜,是近年二语习得领域一本重要的著作,对二语习得与教学相结合的研究领域提供了独特的见地,为研究者和学习者提供了理论参考和研究指南。
参考文献:
[1]D?rnyei,Z.2005.The psychology of the language learner: Individual differences in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M].New York:Routledge.
[2]Ellis,R.2005.Instructed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A literature review.Wellington:Ministry of Education,New Zealand.
[3]Ellis,R.2008.The study of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M].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
[4]Housen,A.,& Pierrard,M.2005.Investigations in instructed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M].Berlin:Mouton de Gruyter.
[5]Loewen,S.2013.Instructed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In C.Chapelle(Ed.),The encyclopedia of applied linguistics[C].Malden,MA:Blackwell Publishing.
[6]Loewen,S.2015.Introduction to instructed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M].Routledge,2014.
[7]Long,M.1991.Focus on form:A design feature in language teaching methodology.In D.B.,Kees et al(Eds.).Foreign language research in cross-cultural perspective[C].Amsterdam:John Benjamins.
[8]Long,M.& Robinson,P.1998.Focus on form:Theory, research,and practice.In C.Doughty & J.Williams(Eds.),Focus on form in classroom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C].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9]Robinson,P.2002.Individual differences and instructed language learning[M].Amsterdam:John Benjamins.
*本文获教育部人文社科青年项目“大学生英语学术写作迁移现象研究:影响因素分析与模型建构”(项目编号15YJC740055)及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中国第二语言研究质量评价标准及应用研究”(15BYY077)的资助。
作者简介:
欧阳鹿(1984-),女,华中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讲师,博士生。主持教育部人文社科青年项目“大学生英语学术写作迁移现象研究:影响因素分析与模型建构”(项目编号15YJC740055)。主持华中师范大学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项目“大学生英语学术写作迁移现象研究”(CCNU15A06020)。研究方向:二语写作、二语教学与研究。
秦晓晴(1961-),男,华中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教授 博士生导师。主持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中国第二语言研究质量评价标准及应用研究”(15BYY077)。研究方向:二语写作、二语习得。
王建洋 (1987-),男,华中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助教。研究方向:英语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