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彬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在中职语文教学中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实现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体现出人文内涵和实用性,让学生爱上语文。教师可以通过各种方法鼓励学生参与到探究学习之中。激发学生想象力,调动他们的生活经验;抓住文本的关键词,促使学生整体把握文本内容;结合学生的专业鼓励学生进行扩展阅读,这些方法都能有效促使中职学生投入文本探究中。
一、调动经验,激发想象
中职学生普遍对于语文学习兴趣不大,认为其和未来的工作关系不大,教师要运用各种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语文课本中的知识点变得更为鲜活。教师可以寻找文本和学生生活、实习工作的契合点,并围绕其提出问题,调动学生的生活经验,促使他们围绕文本展开丰富的想象,在更深层次上体验文本。
在学习《贵在一个“新”字》时,可以组织学生展开想象,探讨某些问题。“作者认为想要培养独立思考的能力需要具备一些什么条件?为什么文章的题目说到了‘新,但是却并未在行文中具体介绍如何创新?”在阅读探究中,学生了解文章提出了创新需要有独立思考的能力,这不仅能防止“上当”,更能提高自身修养,提高创新能力。文章运用了大量的例子证明要有辨析能力,学会质疑,学会批判,学会选择,这样才能达到创新的目的。在学生对文本内容有充分了解之后,则可以启发学生以文本为基础进行联想,调动生活经验,思考在自己的实习工作中是否有什么实例,证明了创新思维的重要性,在现实生活中自己曾听过什么和创新有关具体事例,能证明本文的论点。例如有学生联想到马云的事迹,马云正是因为独立思考,所以才进行创新实践,创建了杭州第一家电脑资讯公司,尝试电子商务这样的商业新模式,最后取得成功。
调动生活经验可以让中职学生了解语文学习和实际生活之间的联系,在充分联想后,学生能更好地把握文本内容,阅读效率有所提升。
二、抓关键词,整体把握
为了让中职学生更快找到文本的重点内容,教师要提前对文本进行分析,结合学生的专业和教学大纲的规定找出重点内容,并指导学生详细分析这些内容。这样的教学直切重点,能促使学生迅速进入学习状态。
《采石工》是一首精彩的诗歌,在教学的时候教师可以指導学生诵读这首诗歌,并抓住其中的关键词进行分析,尝试把握诗歌整体韵味。如抓住“纪念碑”提出问题:“诗歌中说到:‘当他们再一次弯下腰来/我想起了/那些拔地而起的纪念碑,要如何理解这里‘纪念碑的意思,这只是说用石头制作的纪念碑吗?”学生在品读文章后感悟:“这里的纪念碑表面上是指用采石工工作得来的石头制作的纪念碑,但是实际上还有更深层次的含义,有象征作用,象征了采石工的精神,他们坚韧不拔地挑战困难,这种精神正和耸立的纪念碑一样,值得人们崇敬并赞美。”在此基础上,可以让学生进而整体把握诗歌的内容:“这首诗歌的主旨是什么?”学生理解:“这首诗歌赞颂了采石工这样的普通劳动者,赞美了他们不怕艰辛的精神。”进而教师可以让他们进行感悟,设想在自己未来的实习工作中,如果遇到困难,要如何像采石工学习,坚持不懈地战胜困难。
在中职学生未来的工作中,必然会阅读大量文件,如果能够快速抓住文件的要点,则能有效提高工作效率。由此可见,指导学生探究文本关键词,整体把握文本内容对他们未来的工作至关重要。
三、结合专业,拓展阅读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在中职语文教学中要充分结合学生所学专业,加强课后实践,联系地方产业,充分开发现实生活中的语文资源,这样才能为学生日后的就业创造有利条件。教师可以围绕教材内容组织学生展开拓展阅读,丰富自己的见闻,掌握更多和专业有关的知识。
在《景泰蓝的制作》一文中,详细介绍了景泰蓝的制作工艺,让读者能够感受到劳动人民的精湛技术,从而产生民族自豪感,提高人文素养。在学习这篇文章的时候,可以让学生结合自己的专业进行扩展阅读。“其实除了景泰蓝以外,中华民族还留有很多优秀的传统工艺,大家可以结合自己所学习的专业,寻找与之有关的工艺技术,并阅读相关的书籍,整理自己读到的内容,撰写读书笔记。”这个作业具有一定的开放性,能促使学生进行个性化探究学习。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专业进行合理联想,如幼儿教育专业的学生可以尝试阅读有关手影、皮影、剪纸等方面的内容,并尝试在教学实践中运用自己学到的内容;酒店管理专业的学生可以研究有关版画等艺术品方面的内容,并尝试用其来进行酒店美化;旅游专业的学生可以了解一下中国传统美食的烹调和制作工艺,了解相关典故故事,在导游实践中介绍给游客。
在学生拓展阅读的过程中,教师同样可以通过探究学习的方法,给学生提出一些问题,让学生从知识的被动接受者变成主动搜索者和探究者。这样的阅读打破了束缚,能更好地实现能力迁移。
在探究学习中,学生在教师的科学指导下,主动参与学习,并积极运用科学的方法研究问题,在此过程中获得实践能力,发展思维,自主建构知识体系。这种学习方法能促使中职学生提高学习效率,爱上语文学习。
(作者单位:江苏省如皋中等专业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