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玮霖
摘 要:自发游戏是幼儿基于兴趣自发形成的游戏,就幼儿自发游戏的组织引导及生成教育的方法展开探讨。
关键词:幼儿;自发游戏;组织引导;生成教育
自发游戏是幼儿自发形成的游戏,它符合幼儿的年龄特征,是幼儿最喜欢的,最能调动幼儿的积极性,并能极大满足幼儿的好奇心和探索欲。这种自发探索、自发交往的功能,也使我们充分看到了自发游戏中存在的教育契机。那么教师要如何激发幼儿的积极性,使他们创造出更多的自发性游戏呢?在教学过程中我总结出了以下几种做法:
一、自发游戏的组织
1.创设自发游戏空间
孩子的游戏需要一个空间,为此,我们充分发挥空间作用,开辟幼儿喜欢的属于自己的游戏空间。如,在午睡室开辟了一个建筑游戏区;在一个较隐蔽的地方开设了表演游戏区,并用柜子隔离了更衣室、化妆间,更衣室里提供了各种衣服,化妆间提供了各种装饰物品,提供的衣服和所需物品既简单又实用,很快地可以让孩子进行戏剧性游戏。因为活动室比较宽阔,所以在表演区用矮柜进行了隔离,并用了一些朦朦胧胧的帘子做背景,这样,孩子们就可以在那里自由地发挥想象,一些胆小害羞的孩子也不会认为害羞而不敢一试,大家都能够自由、快乐地自主游戏。
2.提供自发游戏时间
比如,上面的表演区游戏,这一过程幼儿需要一定的时间。为此,我们就设定一定的游戏时间,确保游戏的正常开展。如果没有让孩子足够地打扮和表演,就停止了孩子的游戏,那么,无法释放孩子表演的欲望,从而会导致孩子不满的情绪,打击孩子的游戏积极性。在这样自主的表演过程中,我们的时间一般以25-40分钟,在这段时间里,让幼儿之间充分互动,相互建议怎么打扮,怎么表演,角色怎么分配等等,然后按幼儿自己的意愿进行游戏。
3.投放自发游戏材料
以表演区为例,在表演区域中,教师要及时提供材料,提供的材料要根据孩子的兴趣进行,这样可以充分调动幼儿参与游戏的积极性,让孩子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创造出更多的自发性游戏。
二、自发游戏的引导
1.从生活中积累经验
在幼儿的自发游戏中,经验往往是很重要的一个准备工作,是游戏能够顺利进行及有效开展的必要条件。在探索过程中,我们发现以下特点:对于班级内设置的娃娃家游戏,幼儿进行得非常好,能够协调好角色之间的关系,厨房、客厅、卧室各有各的游戏内容,并且幼儿游戏时想象力发挥得好,而且玩得非常投入,兴趣也高。而在“宝贝嗨吧(音乐区)”游戏区内,幼儿由于经验不足,不知道相互之间的配合,都是自己玩自己的,游戏开展得不顺利,玩得乱糟糟的。而娃娃家与幼儿的生活密切相关,幼儿有一定的生活经验,大家配合比较默契就玩得比较顺利。因此,我们应该让幼儿多接触一些日常生活中不一样的事物,还可以利用现代科技让幼儿去学习与了解,进而丰富生活经验,促使自发游戏开展得更顺利。
2.从细节中隐性指导
一个活动的顺利开展,离不开教师的指导。指导可以是多方面、多形式的,但幼儿自发游戏时教师的隐性指导最为适宜。例如,教师可以在游戏开始前,用启发性的语言,引起幼儿活动兴趣,当游戏开展得较为顺利时,要充分发挥幼儿的创造能动性,只有当游戏中出现幼儿解决不了的问题时,教师才能适时以一些启发性的语言指导幼儿顺利游戏。
3.从评价中提高质量
我們提倡要多鼓励孩子、肯定孩子,这样才能提高他们的积极性和学习兴趣。在自发游戏进行中和结束时,对幼儿在自发游戏中表现出色的地方,都要给予及时的、积极的、正面的肯定与表扬,从而使幼儿参加自发游戏时的兴趣更高,积极性更好。刚开始玩区域活动在结束时,经常会有几个幼儿不参与整理,自顾自离开。这时老师及时表扬共同整理玩具的几个幼儿,同时承诺等一下这些小朋友每人可以得到一个自己喜欢的贴纸作为奖励。早已离开区域的孩子一听,赶紧回到了区域内,和其他人一起整理。几次活动下来,之后的每次区域活动,孩子们都能学会整理完材料大家一起离开。
教师适时、适度的评价,不仅是教师自身对游戏评价的一种锻炼与提高,还是对幼儿之间的相互评价、相互学习的一种启发。幼儿能在这其中学习他人表现好的地方,也能对他自身的合作能力、认知能力、日常习惯、耐心与持久性进行锻炼与培养,进而促使幼儿的自发游戏质量得到不断的提高。
三、自发游戏的生成教育
幼儿的自发游戏存在着很多生成的教育契机,需要我们教师做一名有心人,使幼儿自发的游戏活动中有效的价值延伸为下一个教育活动。
1.在细小游戏中生成
幼儿一个个小小的自发游戏,很容易被我们所忽视,教师往往关注的是大多数孩子的活动情况,而忽略一些小细节。这需要老师时刻做个有心人:一次户外游戏时,几个男孩子围在一起玩“黑白配”的游戏,每次都说:“我和你一起的,我们都出一样的,我们赢了!”另外的孩子也跟着想一起玩。可是人一多,就乱了。我看了看,问他们:“这么多人,怎样才能很快知道谁赢谁输呢?”这个问题引发了大家的思考。结果有幼儿提议:“每次赢的那组在旁边等一下,最后就知道谁赢谁输了。”真是个好办法,用排除法很快确定了输赢。
2.在观察判断中生成
建构游戏都是幼儿比较喜欢的游戏活动,如果能够仔细观察,好好把握,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教育效果。
在建构区域里,一幼儿将牛奶杯堆到一人高。这时,一个孩子拿着一把大扇子在四处扇风,边扇边喊:“看我的芭蕉扇,有多厉害。”因为两个区域离得较近,结果刚堆好的牛奶杯哗啦一下子全倒了。大家以为那孩子会不开心,结果他也一起把没有倒塌的牛奶杯全弄倒在地,然后又兴致很高地再次堆高,搭好之后还请那位玩“芭蕉扇”的幼儿来将它刮倒。活动结束后,我让幼儿对“刮台风”这个话题展开了讨论,由台风的影响一直讨论到了台风的预防、自我保护和台风之后可以做些什么等等。“芭蕉扇,刮台风”源于一个很偶然的游戏,但随着游戏的发展及幼儿参与游戏的热情让我看到了其中的教育价值。幼儿在游戏中自发的游戏方法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并且在游戏结束后的讨论中,也给了他们充分表达自己想法的平台,这样一来,建立在幼儿兴趣和原有经验基础上的系列活动,对幼儿的认知和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3.在作品兴趣中生成
在每次的自发操作游戏结束时,孩子们都喜欢将自己在游戏中的成功作品进行展示并做介绍,由此获得大家的赞叹和表扬,借以提高自信心。
在美工区,乐乐用橡皮泥捏制了一盘精致的水饺,还分开放成两堆,说是一边是芹菜水饺,一边是虾仁水饺。孩子们感到非常有趣,有的夸她做得像,有的夸她做得口味多。乐乐一直带着开心的笑脸,还和小伙伴们交流了自己吃过哪些口味的水饺,最喜欢吃什么馅料的水饺等等。大家边谈边回忆,感觉美滋滋的。乐乐也从中提高了自信心,很乐意地将自己的水饺制作方法教给小朋友,和大家一起分享。
4.在认知冲突中生成
在一次散步活动中,路边的一棵石榴树引起了小朋友们的关注,秋季香柚逐渐开始成熟,树上挂满了大大小小的香柚。泽说:“我们家的香柚比这个大多了,就像皮球一样大。”大家立刻予以反对,说不可能有那么大的香柚,看看树上的就很小啊。泽觉得很委屈,游戏结束后的交流活动中,大家还是对香柚的大小意见不一致。这时,教师因势利导,让大家回家去水果店、超市、柚子树等地方看看,并把它的大小画下来,以备下次再做交流。过了一段时间,幼儿画的各种大小的香柚都在展示板上呈现了。在老师的引导下,幼儿们发现香柚也是有大有小的,每种水果都是大小不一样的,这次活动让幼儿大开了眼界,发现了物体的不同之处。
通过这次讨论,孩子们知道每一种水果都是有大有小的,不是同一种水果就一定是一样大小的。
5.在交流分享中生成
玩具分享周里,豪豪帶来了一部儿童手机,这引起了很多孩子的兴趣。有的说:“我爸爸的手机是白色的,里面有很多游戏。”有的说:“我妈妈的手机很大,比老师的还要大。”有的说:“我妈妈的手机里可以看动画片。”……我马上意识到孩子对于手机的真正用途明显忽视,把注意力都集中在了手机附带的功能上。于是,对于“各种各样的手机”这个话题,我们展开了交流讨论,让幼儿们能充分地将自己对手机的认知与大家分享,相互学习,从中知道了手机不仅大小不一样,颜色也不一样,了解了手机除了可以玩、可以听歌、可以看视频、可以拍照、可以上网,更主要的是手机是人们远距离沟通的一种工具。
幼儿们从这里去探索、去发现、去了解,从中获得认知经验,由此,我们也生成了“各种各样的手机”这一主题,让大家进一步对手机进行探索。
四、研究体会
1.在自发性游戏中促进幼儿想象力、创造力
在幼儿自发游戏中,常常会根据游戏的需要,用一种物品替代另一种完全不同的东西进行游戏,开拓想象空间,将想象与生活密切结合。在不断的自发性游戏中,幼儿不断地将一种事物想象成另一种事物,使活动具有生动性,范围也更加广阔。从游戏中可以看出,幼儿的思维活动明显活跃,表现出丰富的想象力,也使创造力得到了很好的发展。
2.在自发性游戏中促进幼儿社会性发展
在游戏中,幼儿自由选择同伴,每个幼儿在游戏中作为一个小团体的成员,必须学会尊重同伴,遵守一定的游戏规则。在游戏中学会与同伴交往、互相协作,学会如何解决纠纷和矛盾,体验游戏中的成功与失败,为以后的社会协作打下初步的基础。
3.在自发性游戏中提高幼儿游戏兴趣
在自由游戏中,幼儿可以自选内容、场地、玩具、伙伴及方式,在宽松、自由的氛围中,幼儿能有始有终地完成游戏中自己所担任的角色和任务,从而获得满足感和成功感,产生愉快的情感体验,有助于幼儿的兴趣和积极性的提高。
总之,我们要做一个有心的老师,让幼儿真正成为游戏的主人,使他们在自发的游戏空间中尽情地观察、思维、探索、创造,最终获得全面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沈菲.幼儿自发游戏中教师指导存在的问题及对应策略[J].新课程学习(中),2014(5):66.
[2]马芬.浅谈自发游戏与幼儿创新意识的培养[J].课程教材教学研究(幼教研究),2012(1):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