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找课堂切入点,提高物理教学质量

2017-06-12 22:29曹艳
中学生数理化·教与学 2017年6期
关键词:切入点水槽现象

曹艳

物理对于初中生来说是一门新的学科,学生在好奇的同时也有担心.教师要了解学生的这种心理.在物理教学中,教师要巧妙地找到课堂的切入点,使学生积极参与学习活动,并按照老师设计的课堂流程进行学习.寻找课堂切入点,以点为种子,不断进行延展,经过教师对某一点的不断丰富和补充,逐渐把一个全面的知识点展现到学生面前,从而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一、巧妙设置课堂切入点

设置课堂切入点,即教师在备课时精心设计情境,让学生进入到情境里发现问题或某种规律,引发学生思考和发问,从而自然引入本堂课教学内容.以巧妙的情境作为切入点,让学生有一个过渡的过程,反而会使学生更快地进入学习状态,同时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促使学生主动学习探究,与老师进行互动.这样,课堂教学质量一定会有所提高.

例如,在讲“压强”时,教师可以先让学生做一个游戏.让学生全体起立,用双掌放在桌子上把自己撑起来,感受手的疼痛感,再用拳头把自己撑起来,并描述自己的感觉,然后问学生其原因,让学生自主思考,逐渐接近老师要讲解的知识,压强与受力面积的关系.生1:我的体重是不变的,两次撑起来感受到的疼痛却不一样,是不是因为用拳头的时候脂肪比较少,所以疼痛感会加强?师:这位同学想得很好,试着从物理原因方面想一想.生2:我发现手掌撑着的时候是整个掌面,而拳头撑的时候却只是几个点,重量分布的不一样,所以感受的痛感不一样.师:这位同学找到了关键点,不过用物理的专业名词来说是压强不一样导致的.教师提出压强的关系,学生会自然想到:难道压强和面积有关系?这样的想法,正是教师所需要的.教师再提出压强与受力面积的关系,学生会有切身的体会,对知识点的理解和记忆更加深刻,从而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二、巧用物理实验寻找切入点

对抽象的概念,学生往往理解比较肤浅,有时会有偏颇.因此,有些学生会厌倦对物理的学习,而学生都对神奇的物理实验兴趣较大.如果把物理实验作为课堂教学的切入点,就能提高教学效果.面对实验,学生一定会投入全力进行理解和思考,去寻找实验的原理,调动了学习积极性.

例如,在讲“大气压强”时,教师可以用实验作为课堂的开始.由于学生对大气压强没有特定的概念,所以需要教师利用具体的事例让学生对大气压强有一定的初步认识.实验:准备一个大水槽,一杯高濃度品红溶液,将品红溶液全部倒入大水槽中,此时水槽中的水立刻变红,尽管这一现象没有什么特别之处,但还是会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接着教师指出:“大家都知道,平时水面的波涛起伏都需要外力进行干扰,但是今天我不晃动水槽,也不用人力直接参与,便可让水竖起水柱.接着,将一个试管投入水中,排尽其中的空气,然后试管口朝下提起试管,这时会出现一个竖立的水柱.此时的实验现象,便会引起学生思考,去想其原因.接着,教师将一个橡胶管一端封闭,另一端伸入试管口底部,之后放开封闭的一端,发现水柱下降了.这个实验现象恰巧可以引导学生思考水柱的起伏与空气有关系,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使学生对大气压有初步的认识.可以说,这个实验两全其美.物理的学习正需要不断探索的精神,物理实验正是可以达到这种效果的利器,所以教师一定要给予重视.

三、利用课外生活寻找切入点

初中物理的考试题往往与生活密切相关,许多题目都是来源于生活,不过是给生活的一些现象附加了一些条件,使其成为一道物理题.因此,在上课前,教师可以走进生活,用物理的眼光和学生一起看待生活中的一些现象.面对自己熟悉的事物,学生发现可以用一种科学的方法解释,就会主动学习物理知识.这是物理课堂成功的起点.学生对课外生活的一些现象往往充满兴趣,所以教师要主动为学生创造生活现象,让学生从身边的事物为伊始进行物理学习,在探究生活事物的同时,自然进入到本堂课的学习中.在课堂开始时,教师可以以一些生活物理现象问题开始教学,比如,在家里煮饭的时候,会看到许多的“雾气”,这些“雾气”是哪里来的呢?当打开可乐瓶时,开的一瞬间会有一种瓶盖被推的感觉,这是为什么呢?这些生活现象都是可以通过初中知识进行解释的.给学生提供这样的例子,能使学生感觉到物理与生活息息相关,有利于学生养成善于思考的习惯.

总之,课堂切入点对于初中物理教学十分重要.在物理教学中,学生需要引导,而切入点正是引导的开端,找到有效巧妙的切入点,会让学生快速进入学习状态,那么教学质量也会得到提高.

猜你喜欢
切入点水槽现象
可升降折叠的饮水机水槽
为什么水槽管要做成弯曲状
要挑好水槽,就看这里了!
慢病防控是深化医改的切入点
厨房水槽设计
找准切入点 扎实推进改革
新闻记者践行“走转改”的三个切入点
猜谜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