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海林
物理是从实际生活中演化出来的一门学科.因此,物理实验教学应当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紧密联系起来.在物理实验教学中,教师应当根据知识点,合理选择实际生活中的物品开展实验教学,拉近物理实验与实际生活之间的距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更加牢固.
一、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没有重视小实验.在新课改背景下,物理实验教材中的小实验越来越多.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有些教师忽略了这些小实验的教学,主观地认为小实验非常简单,学生一看就明白,没有开展的必要.很多大实验都是这些小实验延伸产生的,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实验,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实验教法单一.在素质教育背景下,探究性实验教学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然而,要想开展探究性实验教学,就要考虑到各方面的因素,有些教师不放心让学生独立尝试,通常是以演示的方式开展教学.也有些教师怕麻烦,不愿花时间、精力去研究实验设计,进而使初中物理实验教学的方法比较传统、单一.
3.应试教育的后遗症.受应试教育的影响,有些教师一味地追求升学率,过度重视理论教学,忽视了实验教学,也忽视了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初中物理实验与实际生活结合的主要途径
1.实验应用的生活化.很多初中物理实验的结论最终是要应用于实际生活的.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除了重点关注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掌握情况,还要高度重视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生活的能力.因此,教师应当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生活中,同时应当让学生感受到物理实验的趣味性、实用性.
2.实验设计的生活化.一般情况下,实验设计是来源于实际生活的.比如,将实验目的、过程和实际生活紧密联系起来,根据实际生活对实验进行设计,让学生感受到解决物理问题的趣味性.同时,利用生活中的物质作为实验材料与器材.实验室中的材料、器材虽然规范、精密,但是和实际生活没有紧密的联系.要想将初中物理实验教学和实际生活紧密联系在一起,就应当使用实际生活中的物品开展实验,促进物理实验的生活化,让学生感受物理的實用性.
3.实验的情境生活化.在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中,教师应当尽可能地将与实际生活相关的物理知识融入到课堂教学中,并根据学生的实际生活中常见的例子、对知识的认知水平,激发学生的好奇心.
三、初中物理实验与实际生活紧密结合的策略
1.让生活走进物理课堂.在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中,教师应当合理引入实际生活中的例子,将物理知识和实际生活紧密联系在一起,让学生认识到物理知识的实用性.例如,在“声音在液体中传播”的实验过程中,华师大的教材是通过“鱼能够听见拍手声音”这一例子进行研究的,为了激发学生对这一实验的兴趣,教师可以对这一实验进行改进.比如,将闹钟密封在一个塑料袋中,再将其置于水体中,依然能够听见闹钟的声音.这一现象,也能说明液体是能够传播声音的.
2.利用生活物品,让学生参与创造.在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中,教师应当尽可能地为学生提供亲手操作的机会,同时利用生活中的物品服务于学习,鼓励学生自己思考、动手,得到答案.将物理实验和学习结合起来,实验过程应当非常正规,并让学生按照正规的格式提交实验报告,促进实验教学效果的提高.例如,在讲“大气压”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利用水杯、挂钩、拔罐等生活中常见的物品验证大气压的存在.这样,让学生利用生活中的物品进行实验,并亲手设计、操作,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3.在生活基础上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初中物理中,很多知识均是和实际生活紧密联系的.因此,教师应当鼓励学生在生活中观察、思考,发掘生活中有趣的物理知识.例如,在讲“光反射”时,教师可以利用生活中的镜子进行实验,用镜子将光引入教室中,也可以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利用这些与实际生活紧密联系的实验,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引导学生将所学的物理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解决生活的问题.
总之,为了将初中物理实验教学和实际生活紧密联系起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利用实际生活中的物品、事例开展实验,让学生在实际生活案例中学习物理知识;鼓励学生在生活中观察、思考,在教学中与学生互动交流,让学生感受到物理知识的实用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参考文献
闫明光.结合生活实际的初中物理实验教学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6,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