庹丹丹
2017年高考古代诗歌鉴赏在题型上做了调整,增加了客观题,且是5选2的多选题。这样的调整并没有降低考试难度,只是节省了考生的书写时间,因为调整后的试卷增加了阅读量。
古代诗歌鉴赏是比较高的能力层级。根据考生的失分情况看,主要表现在:错误理解诗歌的内容,不能准确把握作者的感情,不会用诗歌术语答题,光贴标签,没有结合诗歌内容分析,表述啰唆,抓不住要点。下面我摘要为大家提供一些解决问题的方法。
要读懂诗歌 读懂诗歌既要注意字面的意思,也要留意字面背后的意思。古代诗歌凝练含蓄的特性要求不能把话说尽、说透,需要读者借助想象,调动知识储备去鉴赏。读懂诗歌要有三注意:一是注意题目、关键词、注释。题目往往概括了诗歌的主要内容,是理解诗歌的一把钥匙。苏轼的《赤壁怀古》这一诗题点出了地点和诗歌的内容,我们不免想:赤壁有怎样的景色?既然是怀古,历史上有什么事情在赤壁发生?怀古的具体内容是什么?是什么原因促使他怀古?带着这些问题再去阅读诗歌就容易多了。二是关键词。关键词可以帮助我们把握诗歌的感情。辛弃疾的《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中“江南游子”“看吴钩”“拍栏杆”“休说”“羞见”这些关键词,把他的游子之思、壮志难酬、无人理解的愤懑表露无遗。辛词典故多,弄清典故的作用也很重要。三是注释。注释常常帮助我们了解作者的经历和时代背景。
要注重答题步骤 回答关于技巧方面的题目,一定要有三步:第一步,明确具体用了怎样的技巧,点出相关术语;第二步,结合诗句具体分析;第三步,指出这样做的好处,说“好处”,常常和表达思想情感结合起来分析。
2016年高考全国卷Ⅰ相关文本是李白的《金陵望汉江》,命题人这样设问:
诗歌运用任公子的典故,表达了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这一题把诗歌的技巧和思想感情结合起来考查。诗歌用典故可以增加诗歌的表现力,用精练的语言表现更丰富的内容,让诗歌更加含蓄。说到典故,就要具体说明典故的具体内容,在本诗中想借典故表达怎样的思想感情。此题的答案是:
①作者以水无巨鱼代指世无巨寇,表达对大唐一统天下,开创盛世伟业的歌颂;②作者自比任公子,觉得在太平盛世没有机会施展才干,不免流露出一丝英雄无用武之地的失落。
回答问题要抓住要点,分条作答 很多同学答案写了一堆,得分却不多,原因是没有写到要点上。简明扼要,抓住要点,既要简洁,也要全面。特别是回答“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这类的题目,尤其要注意分条回答,不要笼统回答。这样的题目指向往往不是一种思想感情,要全面细致地阅读诗歌,注意关键词,归纳思想感情。有的同学以为分条列举只是用序号标注即可,同样的内容也分几条列举,这样显然不对,比如“报国无门”“不被重用”“仕途失意”本质上是一个意思,不能分列几条说,要注意同类项的合并。
看下面的题目:
下面两首诗都提到了“灯前”,这两处“灯前”各自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感情?
曾为流离惯别家,等闲挥袂客天涯。
灯前一觉江南梦,惆怅起来山月斜。
——唐·韦庄《含山店梦觉作》
几代生涯傍海涯,两三间屋盖芦花。
灯前笑说归来夜,明月随船送到家。
——宋·郭震《宿渔家》
[注] ①韦庄(约836~910):字端己,长安杜陵人(今西安东南)人,曾流离吴越等地。②郭震:字希声,成都人。
分析 解答感情类题,要学会抓关键词,韦诗中的“江南梦”“惆怅”,郭诗中的“笑说”“送”“宿渔家”是理解感情的关键所在。
示例 韦诗中“灯前”透露出诗人旅途漂泊中凄清、失神、惆怅之情;郭诗中“灯前”表現诗人住宿在渔家所感到的温暖、愉悦之情。
诗歌的鉴赏考查虽然只有2题11分,但对考生的要求很高。要做好古代诗歌题,还要多读一点古诗,多点诗词的浸润,这样才能在短时间里快速准确理解诗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