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本文在调查靖西市部分中学生的体质健康基础上,对调查得到的数据进行分析,找到影响靖西市中学生体质健康的原因,提出提高中学生身体素质的建议。
【关键词】靖西市 中学生 体质健康 身体素质 调查分析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7)02B-0012-03
根据 20 世纪 80 年代末以来教育部公布的国民体质监测公报和学生体质健康监测结果,近年来,我国中小学生的速度、耐力、爆发力、力量及身体柔韧性等多项身体素质指标呈持续下降的趋势,特别是肌力、耐力和柔韧性下降幅度较大。针对这一现状,分析原因,研究相应的、积极的对策,对扭转学生体质健康下滑趋势具有重要的現实意义。教育部 2001 年实施体育课程改革,2007 年开展阳光体育活动,这些举措体现了国家对青少年体质健康问题的重视。以此同时,国家制定并实施了《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对青少年体质的标准和目的进行了全面的分析和解释。这些年来国家对各学校实施《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方案进行监测,每年对各个学校的测试数据进行统计。从总体来看,国家把青少年的体质健康放在了重要的位置。
一、《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目的和意义
教育部、体育总局发布的《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中的《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试行方案)》及《〈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试行方案)〉实施办法》是《国家体育锻炼标准》(以下简称《标准》)的组成部分,是《国家体育锻炼标准》在学校的具体实施。教育部和体育总局实施《标准》的具体步骤 为:(1)从 2002 年新学年开始,由各省级教育行政部门确定 3% 左右的中小学校和 2 所以上的高等学校,小学从一、三、五年级开始,中学(中专)和高等学校从起始年级开始实施《标准》,以取得经验。(2)从 2003 年新学年开始,各地实施《标准》的比例扩大到 50% 的中小学校和所有高等学校。(3)从 2004 年新学年开始,在各级各类学校全面实施《标准》。初中及以上各年级(含大学)测试项目为八项:身高、体重、肺活量、50 米跑、立定跳远、坐位体前屈、一分钟仰卧起坐(女)或引体向上(男)、800 米(女)或1000 米(男),测试的评分标准:86 分以上为优秀,76-85 分为良好,60-75 分为及格,59 分及以下为不及格。《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是学生体质健康的个体评价标准,其目的和意义就是促进学生体质健康发展、激励学生积极进行身体锻炼。
二、我国中学生体质健康情况
根据近年来我国开展的《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工作实施情况所得的数据来看,我国中学生体质有着不同程度的下降趋势。2014 年全国学生体质健康监测结果显示:学生的爆发力、力量、肺活量、耐久力等素质近 20 年来连续呈下降趋势。尤为严重的是,城市中小学生超重及肥胖检出率连续多年呈上升趋势,伴随而来的是许多成年病,如高血压、糖尿病等出现低龄化现象。2015 年教育部发布了关于 2014 年学生体质健康的结果监测报告,报告指出学生体质健康出现几个主要问题:(1)部分体能指标呈下降趋势;(2)反映心肺功能的肺活量指数呈下降趋势;(3)超重和肥胖率呈上升趋势;(4)学生的近视率仍然居高不下,各种本应该在中老年的症状出现在青少年的身上。检测数据表明,青少年学生的体质健康已经成为非常严重的问题,引起社会和教育部的高度重视。
为了更好地了解靖西市中学生的体质健康情况,我们根据这个标准,对靖西市中学生体质健康现状进行调查,并根据调查结果对靖西市中学生体质健康现状进行分析,以找到提高中学生身体素质的策略。现就调查与分析的具体情况阐述如下。
三、研究的对象和研究方法
(一)研究的对象
本次调查研究是以靖西市靖西中学、靖西民族高中和靖西二中的高中学生作为研究对象。通过调查了解靖西市高一年级到高三年级的各个年度实施《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情况。靖西市的这三所中学是全日制中学,各学校有各自的特色:靖西中学、靖西民高是重点高中,学生以考取大学为主要目标,学生中大部分来自市区。靖西二中是普通一级学校,学生的学习目标多种多样,学生来自市区和乡填。对这三所各具特色的学校学生进行体质健康现状调查和研究,可从中了解靖西市各种层面的中学生的体质情况。
(二)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
根据研究的需要,阅读了相关的论文和书籍。
2.数理统计法
用常规数理统计方法对学校实施《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得到的测试数据进行分类统计处理和分析,用百分数对记数资料进行一般性描述。
3.问卷调查法
通过问卷形式对靖西市靖西中学、靖西民高和靖西二中的高中学生的生活方式进行调查,了解他们的体育锻炼、体育课程开展和对健康知识的认识情况。共发放问卷 330 份,收回300 份,回收率 91%,其中有效问卷 300 份。
四、靖西市高中学生的体质健康测试结果与分析
(一)身高、体重指数分析
靖西市高中学生的身高、体重情况如表1所示。
分析,靖西市的几所中学学生的肥胖和超重这两方面的数据反映出来的情况比全国平均数要好,这方面可能和地域有关。从营养不良这方面看靖西市的中学生的比率要比全国比率大,靖西中学生较低体重比全国的少了 20 多个百分点,正常体重也比全国平均数值少了 20 多个百分点。从这三个方面看靖西市的中学生在身高体重的整体数据上比全国的低,原因是和当地的经济状况有关系,和生活饮食习惯有关系,和运动方面有关。因此,提高当地生活水平、改善饮食条件是重点,加强健身运动是改善体重问题的关键。
(二)肺活量指数分析
靖西市高中学生的肺活量情况如表 2 所示。
的分析,靖西市的中学生和全国的数据比较在及格方面差异不大,但是在良好、优秀和不及格三个方面和全国的平均值有一定的差距。不及格是最为严重的,有近 15 个百分点的差距。肺活量主要反映学生肺通气功能,同时也反映肺的容积和扩张能力。肺活量是评价人体呼吸系统机能状况的一个重要指标,由此说明靖西市的中学生的呼吸系统机能不是很好。这与学生体育健康教育课程开展不到位、学生升学压力影响过深、课业负担过重、体育课进行耐力性方面的教学偏少等有关,因此,要进一步落实学生体育课节数,加强耐力性锻炼,来提高学生肺活量。
(三)速度、灵巧指数分析
靖西市高中学生的速度、灵巧情况如表 3 所示。
可以看出,在良好这方面靖西的中学生数值比全国的高外,其他三項数据显示都比全国的平均数值低。各个中学不及格数值和全国相比差 5 个百分点左右,而在优秀方面跟全国最大的低 18.59 个百分点。这两方面都是反映学生速度、灵巧性情况的数据。这些数据反映人体的速度、灵巧素质,在这方面对体质发育尤其重要。影响这方面的主要原因是学生参加体育运动少,对体育的理性认识不到位。因此,学校应积极实施大课间活动,多开展各类文体比赛及活动,以保证学生都能参加体育运动,施展个人体育特长,提高学生的运动水平,提高学生对体育运动的认识,为终身体育运动打下基础。
(四)耐力项目指数分析
靖西市高中学生的耐力情况如表4所示。
分析,整个耐力数据都和全国的平均数值相差不大,在及格和不及格的数值比率方面都要比全国的好,而良好方面和全国相差不明显。优秀方面则比全国的平均数值低 10 个百分点左右。从整个数据分析,靖西市的中学生在耐力方面相比全国平均水平来看是乐观的。影响耐力的原因是运动,不参加运动和少运动耐力就差。现代大多是独生子女,因为家长溺爱所以学生容易滋生惰性和依赖性,以致怕苦怕累,缺乏坚强的意志品质,不愿意从事时间长、强度大的运动项目,导致学生的耐力差。因此,加强与家长进行沟通交流,让家长多督促子女参加运动,克服学生的惰性心理是提高学生耐力的基础。
五、影响靖西市中学生体质健康的各方面因素分析
(一)学生对参加体育运动的态度和意义认识的调查情况
学生对参加体育运动的态度情况如表 5 所示,对参加体育运动的意义的认识的情况如表 6 所示。
看出,在对参加体育运动的态度上,有 90% 的学生持积极的态度,8% 的学生持被动的态度,仅有 2% 的人持消极的态度。从参加调查的学生来看,很明显地表现出喜欢参加体育运动的态度。从表 6 看出,98% 的学生认为体育运动有利于健康,表明大部分学生对体育与体质健康的关系有正向的认识。参与态度好坏大多数来自兴趣,因此要激发学生参加体育活动的兴趣。从这项调查的结果来看,学生对体育运动的参与热情是比较积极的,调查结果也是非常乐观的。对于持被动和消极参加体育运动态度的学生来说,是因为对体育和体质健康的关系认识不足,以及身体方面的原因造成。当然这方面的人数比例是比较小的,只占总值的 2%。
(二)学生对学校体育课的评价和所持态度的原因
学生对学校体育课的评价情况如表 7 所示,对体育课所持态度的原因如表 8 所示。
发现,学生对体育课评价满意以上是比较多的。场地、器材方面的因素对学生的课外体育运动影响极大,学生运动少与学校运动场地和器材少有关。这说明运动场地和器材少使得学生进行体育活动的机会少。教学方式是与学校体育老师的教学方法选择和设计等方面有关。靖西市是广西南部边界上的县级市,位置偏远,对国家的体育课程改革还没有全面有效地得到落实和执行,因此学生在这些问题上对体育课做出表 7 的评价。体育课的评价满意以上占总体人数比例的 68%,这是对体育课好的肯定,说明体育课的开展工作是成功的。可是不能忽视的是评“一般”的学生却占 31%,由此看出开展体育课工作还是不够完善。评价一般的学生主要是根据场地器材、教学方式等两方面的因素来评定自己对体育课的态度的。因为靖西市和大城市相比学校的场地、器材有比较大的差距,所以差评因素中,场地器材占了 78%。由于靖西市的各中学都是全日制全封闭式的学校,学生课外体育活动和场地、器材有着很大的关系。
(三)学生体育锻炼的频率和时间分析
学生体育锻炼的频率如表 9 所示,学生每次进行课外体育锻炼时间如表 10 所示。
的数据分析来看,学生进行体育锻炼的次数还是较高的,一周进行体育锻炼 3 次到 5 次以上的学生占了61%,从这可以看出这些学生平时除了在体育课进行锻炼外还进行了课外的体育锻炼,这也证明有 61% 的学生对体育锻炼是比较感兴趣的。另外,有 39% 的学生每周只进行了体育课的锻炼。教育部规定中学生的体育课每周不少于 2 节。从表 9 的数据看,每周进行 1 至 2 次体育锻炼的学生可能会因为学习或兴趣等方面的原因没有进行更多的体育锻炼。运动生理学认为,每周锻炼多于 3 次时,最大吸氧量的增加逐渐趋于平坦;当锻炼次数增加到 5 次以上时,最大吸氧量的提高就很小;而当每周锻炼少于 2 次时,通常不引起变化。由于运动效应的积蓄作用,每周锻炼 3-4 次最为适宜。表 9 表明靖西市中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频率不容乐观,相当数量的学生每周参加体育锻炼只维持在 1-2 次的水平上,这就难以对机体产生刺激,从而影响学生身体素质水平保持和提高。从学生进行体育锻炼的时间来看,30 分钟以内的人数居多。高中生的学习压力是很重的,在学校的大多数时间都用在学习上,因此学生参加体育锻炼时间少了。从整个数据综合来看,学生每个星期进行体育锻炼的时间 2 个小时左右,对比教育部提倡的每天 1 小时的体育锻炼还有一定的差距,达不到正常的健康运动的标准。可见,体育锻炼的时间和频率是影响学生体质健康的重要因素。
(四)家庭和社会环境方面的因素分析
在生活水平提高和营养条件改善的情况下,缺乏体育锻炼是学生体质健康下降的主要原因。身体素质是反映人们跑、跳、投等力量、耐力方面的能力, 也是人们体质强弱标志之一。学校体育是整个人生体育的中间环节,培养学生良好的体育意识,养成终身锻炼的习惯是一种与当代及未来需要相适应的教育策略,也是使学生能够健康生活学习的一个重要保证。学生体质下降的原因也是由社会和家庭以及自身方面的原因造成。父母认为孩子在学校只要学好文化知识就行了,从而忽视了孩子的体质健康。很多调查表明,中学生能否积极参加体育运动锻炼和所在的社区对体育运动的重视程度有关。社会体育活动开展多了,参与的人多了,中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兴趣就会由此而生。社会环境是影响青少年发育成长的重要因素,社会要为孩子健康成长提供更好的条件。
六、建议
从各方面的数据调查分析来看,要提高学生身体素质水平,应树立正确的体育观念,切实加强学校体育教育工作;深化体育课程改革,加大体育宣传的力度,为青少年学生参加体育锻炼提供更好的条件。
(一)提高学生对体育与健康关系的认识
体育锻炼以学校体育教育为传输导体,学校要教育学生充分意识到体育对促进健康、身体发育和娱乐等方面的作用。学校体育教育要充分考虑青少年学生的身心健康的發展,进行科学的指导和引导。
(二)深化体育课程的教学改革
应全面考虑到青少年学生的身体发育规律,贯彻落实教育部有关学校体育教学方案,进而有针对性地开展体育教育工作,充分调动学生的自主性和积极性,全面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
(三)努力开展课外体育锻炼
学校和社会都应全力支持青少年的课外体育锻炼,并给予高度的关注和支持,大力开展体育运动。
(四)家庭要做好启发引导作用
父母是孩子的启蒙老师,要了解孩子的体质健康状况,要启发和引导孩子去进行体育锻炼,并积极配合学校的体育教育教学活动,使孩子能够健康地学习与生活。
【参考文献】
[1]刘淑慧.体育心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2]教育部,体育总局.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试行方案)及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试行方案)实施办法[J].中国学校体育,2002,127(5)
[3]邓先强.论学校体质健康教育[J].体育学刊,1999(6)
[4]于云龙,何 琳.中小学学生体质健康现状分析[J].西安教育(理论版),2006(10)
【作者简介】农文达(1985— ),男,壮族,百色市靖西市民族高中教师。
(责编 卢建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