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辉雄
(广东省韶关市始兴县人民医院放射科,广东 始兴 512500)
虚拟CT三维成像在骨折金属内固定术后的应用价值
李辉雄
(广东省韶关市始兴县人民医院放射科,广东 始兴 512500)
目的:探讨虚拟CT三维成像技术在骨折金属内固定术后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因骨折行金属内固定术的患者42例(金属内固定42处),其中颈椎内固定4例,腰椎内固定5例,胫腓骨内固定20例,尺桡骨内固定13例。常规MSCT扫描后,行虚拟CT三维成像后处理。结果:虚拟CT三维成像金属伪影明显减轻,图像质量明显改善,除1例颈椎、1例腰椎、1例胫腓骨内固定有少许伪影外,其余均能清晰显示骨质,以及内固定位置、形态。结论:虚拟CT三维成像技术可明显减少骨折固定术后金属伪影,改善骨折金属内固定术后CT图像质量,并清晰显示其解剖关系。
螺旋CT扫描,虚拟CT三维成像;骨折术后;内固定
随着骨伤科金属固定材料和手术技术的日益完善,术后对植入金属的位置、骨质情况、骨折对位对线情况及解剖关系评估尤为重要[1]。X线平片是金属内固定术后复查的主要手段,但图像前后重叠常无法准确判断金属固定物准确部位。CT检查由于有明显线束硬化伪影而影响对术后金属固定物的观察,对术区结构的观察也有很大限制[2]。虚拟CT三维成像技术已用于全身不同骨折术后病变的检测[3],有望减少伪影,改善骨折金属内固定术后的图像质量。本研究评价虚拟CT三维成像技术在骨折金属内固定术后的应用价值,现报道如下。
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2015年4月至2016年5月收治的42例骨折金属内固定术后患者,其中男26例,女16例;年龄19~65岁,平均(35±12)岁;金属内固定共42处,其中颈椎内固定4例,腰椎内固定5例,胫腓骨内固定20例,尺桡骨内固定13例,均于骨折术后2周内行X线及CT检查。
1.2 仪器与方法 所有患者均在MSCT机上进行。先行常规扫描定位像,扫描范围包括整个金属固定,扫描参数:120 kV,250 mA,螺距0.8,重建层厚1 mm,重建间隔1 mm。骨窗窗宽400 HU,窗位1 500 HU。
1.3 图像后处理及分析 扫描完成后,将自动重组数据传输至工作站,在VR图像上,选择虚拟骨分析技术,进行重组[4]。结合横断面原始图像,在虚拟骨图像上评价图像质量。由2名有经验的放射诊断医师对虚拟VR图像采用3分法独立进行图像质量评分,意见不一致时协商决定。评价标准如下:1分,金属伪影严重,周围骨质不能评价;2分,金属伪影少许,周围骨质尚可评价;3分,无金属伪影,周围骨结构显示清晰,图像优秀。分析金属固定物的位置、有无松动、断裂、移位,金属固定物周围骨质改变。
42处骨折金属固定术后,1例颈椎、1例腰椎、1例胫腓骨内固定评分为2分;39例评分为3分,能清晰显示骨质和内固定的位置、形态,以及周围解剖关系,图像清晰率达92.9%(39/42)(图1,2)。
各种金属内固定物,包括髓内钉、外固定支架、钢板和螺钉等,越来越多地应用于骨折治疗中,术后可有固定物移位、断裂、脱位及固定物周围骨质等继发改变。因此,骨折内固定术后的监测和随访非常关键。临床上常用影像检查方法评价骨折术后内固定物的改变。X线通过高密度金属时被大量吸收,可发生严重衰减现象,产生金属放射状伪影,因此,X线片不能克服图像重叠等干扰因素、无法准确观察和评估金属内固定物[5]。传统CT由于金属伪影和硬化伪影的存在,严重影响了金属植入部位图像的清晰度,给周围结构的判断带来了很大困难[4]。尽管低窗位、高窗宽原则有助于减少金属伪影,但无法去除线束硬化伪影,仍影响CT对骨折金属内固定术后图像评价,常需特殊的三维重组技术,但这些技术对骨折部位的解剖细节显示不够[6]。因此,更加清晰、全面的影像显示技术尤其关键。
虚拟CT三维成像技术是工作站在VR图像基础上,利用虚拟透明化技术,明显减少或消除金属伪影,可任意组合显示骨质、固定物,清晰显示金属固定物的走行、与周围骨质关系,以及松动、断裂、移位等继发改变,以明确骨折愈合情况[7-9]。本研究发现,虚拟CT三维成像技术简单易行,能明显减少或消除金属固定物的金属伪影,明显改善CT图像质量,为临床提供优良的解剖细节,以满足骨科医师对金属内固定物的评价。但本组患者数量相对较少,还需大样本进一部验证。
图1 男,57岁,胫骨平台骨折 图1a 金属内固定术后冠状位重建有明显伪影 图1b 经虚拟CT三维成像处理后未见明显金属伪影 图2女,62岁,股骨粗隆间骨折 图2a 金属内固定术后冠状位重建有明显伪影 图2b 经虚拟CT三维成像处理后未见明显金属伪影
[1]Perren SM.Evolution of the internal fixation of long bone fractures.The scientific basis of biological internal fixation:choosing a new balance between stability and biology[J].J Bone Joint Surg Br,2002,8:1093-1110.
[2]吴骏峰,杨长伟,李明.多层螺旋CT评价脊柱金属置入物产生金属伪影及其影响因素[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2009,13(9):1677-1680.
[3]刘雪庆,许建平.GE BrightSpeed 16层螺旋CT多模式重组骨关节骨折的临床分析[J/CD].临床医药文献杂志(电子版),2016,3(16):3275-3276.
[4]吴骏峰,杨长伟,李明,等.脊柱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后行多层螺旋CT扫描时减少伪影及放射剂量的参数优化研究[J].第二军医大学学报,2010,31(3):242-245.
[5]周泽俊,胡永胜,高斌,等.多层螺旋CT图像伪影的分析[J].中国CT和MRI杂志,2008,6(5):72-73.
[6]夏春潮,李真林,陈宪,等.螺旋CT最大密度投影技术在脊柱骨折内固定术后的临床应用价值[J].实用放射学杂志,2009,25(8):1187-1190.
[7]翁传政.CT图像常见伪影成因及解决方法[J].医疗卫生装备,2006,27(12):49-51.
[8]Medina SL.Three-dimensional CT maximum intersity projections of the calvaria:a new approach for diagnosis of craniosynostosis and fracturea[J].AJNR Am J Neuroradiol,2000,21:1951-1954.
[9]胡小新,陈时洪.螺旋CT三维重建成像在骨关节外伤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探讨[J].中华放射学杂志,2002,36(8):758-760.
2016-09-16)
10.3969/j.issn.1672-0512.2017.03.0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