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势下的闽台乌龙茶产业合作与交流

2017-06-11 20:44丁丽萍刘艳芬缪志春
安徽农业科学 2017年26期
关键词:产业升级乌龙茶

丁丽萍 刘艳芬 缪志春

摘要从闽台合作交流史与成效入手,概述了新形势下闽台乌龙茶产业合作的必要性,分析了闽台茶产业合作的优势条件,提出了深化两岸合作交流方向的思路和对策。

关键词乌龙茶;产业升级;闽台合作

中图分类号S-9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0517-6611(2017)26-0232-02

The Cooperation and Exchange of Oolong Tea Industry in Fujian and Taiwan under the New Situation

DING Liping1,2,LIU Yanfen3,MIAO Zhichun4(1. School of Tea&Food Science, Wuyi University, Wuyishan,Fujian 354300;2.Collaborative Innovation Center of Chinese Oolong Tea Industry, Wuyishan,Fujian 354300;3.Strait Chenggong Institute, Wuyi University, Wuyishan,Fujian 354300;4.Business School, Wuyi University, Wuyishan,Fujian 354300)

AbstractFrom the FujianTaiwan cooperation and exchange history and achievements to start, the necessity for cooperation of Fujian and Taiwan Oolong tea industry under the new situation were outlined.The advantages of cooperation between Fujian and Taiwan tea industry were analyzed.The ideas and countermeasures deepen crossstrait cooperation and exchange were put forward.

Key wordsOolong tea;Industry upgrading;Fujian and Taiwan cooperation

近年来,以区域经济为特色的经济竞争格局逐渐形成。在此背景下,作为乌龙茶的起源地和主产区,闽台两岸有必要以乌龙茶产业为中心,通过相互间的顺利合作实现乌龙茶产业升级,从而做大做强乌龙茶产业。笔者从分析闽台乌龙茶产业合作历史入手,结合当前福建自贸区建设及“一带一路”所带来的机遇,分析了闽台乌龙茶产业合作交流的思路对策。

1闽台合作交流史与成效

1.1闽台交流源远流长

纵观闽台发展史,福建与台湾血脉相连,地理位置相似,语言、习俗、习惯相近,同属乌龙茶文化范围,茶业合作历史更是源远流长[1]。200多年前,福建先祖将当地的茶树品种、种植技术、制茶技艺输入台湾,从而开创了台茶的种植先河。经过长时期的努力,两岸茶人不断地革新技术,利用新工艺、新科技赋予了闽台茶叶自有的特色。福建省茶叶专家张天福等研制了“乌龙茶做青”工艺,台湾地区后来引进了这种工艺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了改良,又被福建地区接受;台湾地区利用新型的茶叶加工技术创作出的“清香型铁观音”被福建引入后,不仅提高闽茶的工艺制作技术,更在大陆地区掀起一股热潮。闽台两岸茶产业随着两岸人民的交流和开拓创新,互为依托,共生共荣。

1.2闽台茶产业合作成效

近几年来,福建省茶业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正由原来的茶业大省向茶业强省迈进,逐渐发展成福建的优势产业和特色产业。

第一,台商来闽地投资茶叶企业的同时,引入了台湾乌龙品种,充实了茶树种类资源,改变了茶园品类单一的格局。第二,随着台式制茶机的引入和改良,扭转了福建制茶技术仍停滞在传统人工操作阶段的局面,提高了闽南地区茶叶的生产效率。第三,福建借鉴台湾的茶叶产品结构,引进台茶工艺,增加产品种类,在常规茶的基础上推出速溶茶、袋泡茶、罐装茶等。第四,被传统经济束缚的茶农,随着台资茶叶企业的注入,学会根据市场需求,生产适销对路的茶产品,并模仿一些名企如天福茶企开设连锁经营茶店,将福建茶业推向全国,甚至海外市场。

台湾茶产业这些年的发展也很迅速。两岸的经贸合作,台商受益匪浅,台湾茶叶企业占领了茶业价值链高端环节如茶叶深加工、茶叶营销、茶叶品牌建设等;另外,台湾因为地域狭小问题,茶园面积递减,难以大规模经营,茶叶资源有限,加之农民高龄化,成本上升,导致茶叶产量逐年下降,茶产业只有升级和外移才能保证台茶的可持续发展。

2闽台乌龙茶产业合作必要性

首先,当今世界经济发展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使然,只有基于各个区域自身的比较优势,遵循区域经济内在的有机联系,实现一体化发展,才能提升整体竞争力。闽台乌龙茶产业结构具有高度互补性,加强区域间的产业合作是大势所趋[2]。其次,区域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内在要求也决定了闽台乌龙茶产业合作的必要性,台湾地区生产力水平先进、产业发展程度和产业结构层次高,福建可以利用自贸区带来的契机加强和台湾在技术交流、科技创新、科学管理等方面的合作,促进自身产业结构变革调整,从而加快工业化进程。而福建地区劳动力充足,成本低,台湾可以将一些产业部门或生产环节转移到福建,從而实现生产成本的降低。最后,闽台乌龙茶产业合作也是由区域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客观要求决定的。福建地区经济增长方式长期以来都属于粗放型的增长方式,尤其在农产品行业,这种低水平的增长方式以不断增加要素投入和資源耗损为代价。在知识经济时代,区域经济的增长更多地依赖于技术上的创新,粗放型的增长方式很难适应现代化经济的要求[3]。

综上,闽台茶业有必要积极开展区域合作,拓展产业链环节,提升闽台茶叶产业的综合竞争力,只有这样,才能在日益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取得一席之地[4]。

3闽台茶产业合作的优势条件

3.1福建自贸区为两岸发展助力

福建自由贸易试验区,不单纯只有政策上的优惠措施,还可以借鉴国际经济运行的基础规则和成熟经验创新制度体制,培养国际化和法制化的营运空间。同时,两岸投资日趋频繁,通过自贸区这个平台,推进两岸经贸合作的新模式,两岸的茶企业和茶商在商务贸易中更加自由,通关便利,成本减少,这在一定程度上减少贸易赤字,还有效解决了闽台茶企的融资问题,是互惠互利的。综上所述,自贸区将助力两岸经济贸易朝更健康的方向发展。

3.2“一带一路”带来的机遇

“一带一路”,即“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这一发展战略对构建两岸合作格局具有重要意义,为闽台茶产业开拓国际市场带来难得的契机[5-6]。作为全方位对外开放战略,探索经济增长道路,开创地区新型合作,实现全球化再平衡,在一定程度上,“丝绸之路”也可以说是“茶叶之路”。因此,闽台合作发展应积极抓住契机,持续深探海峡两岸茶业合作之路,经过两地产业集聚效应、强化海峡两岸茶业合作领域和层次、共建国际市场等几个方面,以此推进茶产业链的可持续发展。“一带一路”发展战略是对新经济形势下开拓外需,打开国际市场的一次伟大尝试,更是肩负传播中华茶文化的伟大使命。

3.3“海西建设”平台促进茶产业集聚

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简称“海西建设”,肩负了拓展经贸合作,发展产业的重大使命。茶产业作为闽地的优势和特色产业之一,正积极抓住海峡西岸經济区建设的重大机遇,已开始逐步形成各区域内的茶产业集聚,目前福建区域内的茶产业集聚主要分为闽南铁观音区域、闽北武夷岩茶区域以及闽东绿茶区域。这对保护茶叶原产地、增进区域信息流通、促进区域品牌建设有着重要的影响。此外,还可以缩减茶叶贸易成本,对两地共建茶叶市场、促使产业互动具有重大意义。

4深化两岸合作交流方向的思路和对策

4.1从生产技术基础要素合作到更紧密的市场合作

从两岸交流中,福建茶企深受台茶精耕细耘的观念、先进的制茶技术、精致包装和茶叶深加工的启发,实事求是,开启茶叶连锁化、品牌化、可持续化的发展模式,不断升级茶产业。随着福建经济的快速发展,产业结构逐步调整,科学技术水平日益上升,闽台两地在茶产业合作方面不应停留在前期合作阶段的生产要素和技术要素合作,而是走向更紧密的市场合作。生产要素合作和技术合作是对双方区域资源的优化配置和技术合作开发,在市场合作和整合阶段,是将闽台区域形成完整的市场,从而依托闽台茶产业各自的优势特点,进行产业布局和调整,形成有效的分工和协作。

闽台进一步从消费者需求出发,使台湾的茶产业都能够将生产要素和茶叶产品自由转移到福建,真正立足于消费者的需求。福建和台湾的市场合作意味着两地的茶业将依存于自身的资源禀赋和对照优势,生产加工自身优势的茶叶产品,减少茶产品间的同质性,增进二者的产品互补性,从而形成相对完整的茶叶产品组合。一方面,从茶叶市场需求角度看,台湾茶企可以尝试以更低的成本进入大陆市场,以惠民价格和实在品质吸引消费者,满足大陆人民对台茶不断上涨的需求。同时成立专利权保障协会,明确规定专利内容,保护台湾茶企输入福建时所涉及的认证和检验等技术产权。另一方面,为解决台湾在进行市场合作时的担忧,福建应构建合理分配机制。举例来说,台商及闽商在福建生产的茶产品,返销台湾时,选取配额措施,以降低对台湾茶业的冲击。

4.2发挥政策优势,共同开拓国际茶市场

在“海西建设”“一带一路”和福建自贸区战略指引下,闽台两岸茶产业应认真分析全球市场需求、积极转型升级。亚洲市场以绿茶消费为主,欧美市场则更倾向于红茶消费,因此,闽台应建立统一的出口联盟,不断提升茶叶的质量品质,注重对龙头企业的培养和发展,并适时转变传统的产品结构和贸易模式,在国际市场上赢得更高的价格和声誉,共同提高两岸茶产业的国际竞争力。

虽然两岸茶叶的主要进口来源地基本相同为东南亚国家,但是两岸茶叶主要的出口目的地却有较大差异,除了中国香港、美国和日本3地外,排在两岸茶叶出口目的地前10位的地区都不大相同。相较于台湾地区,大陆的出口范围更广、市场更大。因此,在台湾岛内茶叶产量下降、出口萎缩的情况下,台商可通过投资大陆茶产业,结合大陆的优势资源和台湾强大的营销策略,根据产品结构的不同选择不同的市场定位,避免出现争夺市场而展开恶性竞争,利用两岸互为补充的国际营销渠道,实现两岸强强联手,共同拓展国际市场。这不但可以解决台湾土地资源紧缺、茶叶种植而积缩小等问题,还可以凭借相对充裕的资金和先进的技术带动大陆茶产业的发展,提升两岸茶产品的产量和品质,提高两岸茶业的出口竞争力。此外,闽台两岸茶业的发展不仅要充分发挥大陆建立的平台优势,还需秉承“开放包容、互利共赢”的精神,增强开拓国际茶叶市场的能力。

唯有坚持以“共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为目标,秉持“两岸一家亲”理念构建“命运共同体”,才能在新形势下赢得机会。

4.3延伸茶产业经济链

近年来,福建茶产业的优势体现在茶叶产值大、品种优良、劳动力低廉和土地成本低下几个方面,只能徘徊在价值链的低端环节。相对来说,台湾茶产业在茶叶精加工、茶产品销售、茶叶品牌建设方面的成果则主导了价值链的高端环节。如今随着福建自身的经济发展,此模式已经不适用于闽台间的合作,只有进一步延伸闽台产业链合作才是实现双赢的根本措施。这就意味着要对闽台固有的产业链合作模式进行重新整合和拓展,让价值链的每个环节提升增值,提高闽台两地的茶产業核心竞争力。

首先,通过与台湾合作发展茶业休闲旅游,建立一批有建设性的观光茶园品牌。运用和发挥茶叶资源优势,开启集

人文、生态、观光、旅游、生产于一体的休闲茶业模式,进行会员制构建、综合性经营,优化服务体系。以文化包装旅游,以旅游促销文化,充分挖掘闽台茶文化底蕴,利用茶资源,打造高附加值的茶旅游,突出茶旅游的人文意义,吸引更多的人对茶旅游感兴趣。

其次,依托传统茶文化,建设有闽台区域特色的茶叶品牌。把福建丰富的茶业资源和台湾先进的品牌经验相结合,扬长避短,打造区域闻名品牌。茶企要经过各种问卷等方式,利用网络平台,渗透市场调查,找准市场定位,确定消费群体,生产消费者喜好的茶产品。政府方面也应实施地理标志性产品品牌保护制度,发挥品牌效应,提高市场竞争力。

第三,共同打造闽台创意茶会所。据有关专家分析,茶业市场需求倾向是返璞归真,繁忙的都市生活之余,消费者喜欢在一个轻松自在的茶馆或者茶会所里喝茶,静静感受茶文化带来的悠闲气息。类似地,根据不同消费者的心理需求,闽台可以合力建设各式各样的品牌茶会所,比如借力著名风景区,建立突出生态特色的茶会所;比如设址人文名区,凸显人文特色的茶会所;再比如重点服务城市高端精英人群的闹市茶会所。这些茶会所集茶叶销售、茶文化交流、闲暇品茗为一体,定时组织会员乐于参与的活动,能有效增进感情,并促进茶叶向高端市场发展。人们在茶会所享受精致与贴心的服务之余,感受茶文化赋予的悠然自得气息,彰显茶的人文精神。

参考文献

[1]

杨江帆,管曦.海峡两岸乌龙茶产业带建设的构想[J].福建农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8(3):6-9.

[2] 杨江帆,庄佩芬,管曦.以海峡西岸经济区战略带动闽台茶葉共同市场建设[J].福建农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8,11(1):21-24.

[3] 郑威.共生理论视阈下区域产业合作发展[D].福州:福建师范大学,2013.

[4] 钱伟强.基于产业链拓展的闽台茶业合作深化研究[D].福州:福建农林大学,2011.

[5] 胡秀群,李俊成.21世紀海上丝绸之路之南洋航线:海南需要做什么[J].中国海商法研究,2015,26(1):12-15.

[6]符玲.海南发展“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要做好海上互联互通[EB/OL].(2015-03-29)[2017-05-21].http://hainan.sina.com.cn/news/hnyw/2015-03-29/detail-icc zmvun 7313131.shtml.

猜你喜欢
产业升级乌龙茶
试论乌龙茶供应链模式的选择机制
常喝乌龙茶好处多
乌龙茶秋季采摘时期调节技术研究
欠发达地区区域创新能力培育探究
近年乌龙茶做青工艺的发展研究
乌龙茶连续自动化初制生产线的现状与展望
铁观音等三个乌龙茶品种绿茶适制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