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推进资源型产业供给侧改革

2017-06-11 03:10:31孙秀玲
国企管理 2017年7期
关键词:传统产业山西省煤炭

孙秀玲

对于资源型产业来说,没有被淘汰的产业,只有不符合市场需求的产品。据预估,到2030年全球主导能源仍然是传统能源煤炭。作为我国资源型产业大省,山西的煤焦电冶等产品多数都输送出省,为基础能源或原材料,暂不具有市场控制力,传统产业产品价格决定权由省外市场决定。推进煤焦电冶等资源型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需要创新传统产品,让产品具有市场话语权。

读懂资源型产业内涵

以山西省为例,对传统产业供给侧改革的理解,目前面临着三个误区:

1.传统产业供给侧改革只有“去产能”硬约束指标。山西省煤炭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施意见中明确指出:“到2020年,全省有序退出煤炭过剩产能1亿吨以上”。山西省提出2016年减少82万吨炼铁产能,明确提出要统筹电力供给侧和需求侧,把电力产业发展重心从规模扩张转到系统优化、提质增效上来,大力推进技术创新,淘汰落后产能,发电、输配电、用电三个方面共同努力,降低供电成本,提升全省电力竞争力。

山西省在“去产能”的同时,对产业规模、产业技术、产品质量提升、产业链延伸等都做了规定和要求,但都是软约束,只有“去产能”是硬约束,这对于产业提质增效并无益处。原因主要是“去产能”从供求角度来看,主要是把市场供给降低,在市场需求没有太大变化的同时,价格必然上涨。2016年7月以来,煤炭价格进入回升通道,部分品种和2016年年初相比,涨幅已经超过50%,这导致部分停产煤矿蠢蠢欲动,生产煤矿加班生产,对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政策中的其他软约束目标置之不理,供给侧改革政策面临巨大的挑战。因此,必须在“去产能”这一硬约束目标条件下,增加其他对产能、产品、技术、安全的硬约束,避免21世纪初煤炭价格上涨导致产业结构调整政策失灵的局面再度发生。

2.传统产业是必然会被淘汰的、落后的产业。山西省的传统产业俗称为“傻大黑粗”。改革开放以来,山西省煤焦电冶等产业发展迅速,一方面为全国、全省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另一方面导致山西省产业结构重型化,相关产品数年不变。

然而,煤炭仍是全球最便宜的电力原料。到2030年全球主导能源仍然是传统能源煤炭,在中国的能源消费中,煤炭比例将从目前的70%降至55%,但这只不过是煤炭消费增速放慢而非绝对数量的下降。据国家发改委能源研究所等机构预测,2030年我国一次能源消费总量将达到60亿吨标煤左右,因此煤炭需求仍然将保持稳定增长,煤炭市场环境可以保持谨慎乐观。

3.传统产业是微利行业、发展潜力不足。传统产业产品单一化,市场竞争力不足,属于完全竞争市场,是微利行业。但是如果能够创新产品、创新市场,传统产业仍然具有强大的市场竞争力。如餐饮业作为传统产业,始终能够保持较高的毛利润,一旦有创新产品,毛利润将更多更大。其他诸如现代农业、现代物流等传统产业经过科技创新、流程再造等方式都能取得巨大的突破,获得比较效益。

煤焦冶电作为工业食粮,不能仅仅停留在原煤、焦炭、钢材、发电等领域,而要努力进行产业链延伸,形成新的产品、新的市场,实现从生产到加工、到流通、到最終市场的全过程控制。

找对供给侧改革途径

煤炭产业是山西省经济的重中之重。山西省煤炭产业供给侧改革已经有比较完备的改革措施和方案,接下来在“去产能”的同时,一要增加新的“硬约束”,二要延伸煤炭产业链,促进煤炭“循环、低碳、绿色、持续”发展,三要通过机械化、信息化、集约化提升煤炭产业的现代化水平。

焦化产业是煤炭产品市场创新、市场拓展、市场升级的关键所在。焦化产业的核心是要园区化、集群化,走出一条零排放的现代产业之路。提高煤化工行业准入门槛,降低行业产量和用能过快增长。焦化应重点发展尿素、乙烯装置大型化,降低产品单耗,推进老旧化肥等生产线淘汰;提高煤化工行业副产品余能利用比重,实现煤化工余热全部回收利用;发展有机原料和基本合成材料,带动形成产业链,推动装置大型化、产业基地化、产品高端化。从煤焦化循环、焦化产业循环、煤焦油气化产业等三个方面具体推进实施。

电力产业方面,应当把电力产业发展重心从规模扩张转到系统优化、提质增效上来,大力推进技术创新,淘汰落后产能,发电、输配电、用电三个方面共同努力,降低供电成本,提升电力竞争力。重点发展超超临界发电、清洁能源发电、热电(冷)联产和热电煤气化多联供;加快淘汰调整和技术改造步伐;采用洁净煤发电、高压变频技术、水系统能量优化、汽轮机通流改造等措施,进一步降低发电厂用电率;实施电网经济运行技术,采用先进的输、变、配电技术和设备,降低电网线损率。深化煤电联营,对煤矿和电厂属同一主体的煤电一体化企业,其煤矿和洗煤厂的用电,允许纳入配套电厂厂用电范围。探索煤电一体化企业延伸产业链,投资新建现代高载能项目或重组存量高载能企业,形成循环发展新模式。要全面利用好燃煤电厂及社会其他企业的固废综合利用项目(或企业),其建设生产用电纳入排放电厂的厂用电范围,打破垄断,降低中间环节成本,实现降低区域电价的目的。

冶金产业方面,山西是资源大省,钢铁、铝业、金属镁等资源极为丰富,需要深化改革,促进经济社会的发展。一是引导企业通过主动压减、兼并重组、国际产能合作等多种途径退出部分过剩产能,严格禁止产能过剩行业新增产能。二是在有序推进“去产能”的同时,进一步加大研发投入,提高产品市场的核心竞争力。三是积极发展钢材、金属镁、金属铝等高载能行业,开展行业基础和关键共性技术产业化研究以及产学研用协同创新,加快形成以创新为驱动引领的发展新模式,通过设立行业准入门槛,淘汰落后产能、工艺、产品,积极拓展高载。四是大力发展高端产品,提升产品附加值,抓好钢铁、有色等产品的精深加工集聚区和园区建设,促进钢铁、有色产业的集聚化、链条化、集约化发展,重点是发展不銹钢的衍生产品、汽车用钢、有色金属的高端应用等。

猜你喜欢
传统产业山西省煤炭
山西省右玉县的生态建设及其启示
今日农业(2021年5期)2021-11-27 17:22:19
山西省秋收已完成93.44%
今日农业(2021年21期)2021-11-26 05:07:00
消除煤炭:是时候将煤炭载入史册了 精读
英语文摘(2021年3期)2021-07-22 06:30:12
山西省打开农产品供深通道
今日农业(2020年13期)2020-12-15 09:08:51
煤炭
煤炭:去产能继续 为煤炭正名
能源(2018年4期)2018-01-15 22:25:25
山西省大水网工程建设如火如荼
山西水利(2017年1期)2017-03-07 08:50:31
煤炭的“未来”
能源(2015年8期)2015-05-26 09:15:34
丘区传统产业仍大有可为
专家开方:传统产业创新互动做强做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