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日用陶瓷设计中的综合材料语言

2017-06-11 18:58袁呈燕
文艺生活·下旬刊 2017年5期
关键词:综合材料

袁呈燕

摘 要:随着时代的发展和进步,单一的材质的现代日用陶瓷设计品以难以满足人们的需求。综合材料的采用,给现代日用陶瓷设计带来了更为广阔设计空间,也给设计师带来了更大的选择空间。陶瓷材质与综合材料相结合,形成对比与均衡的关系,多种材质共同支撑起日用陶瓷设计作品而形成和谐的意境,也使得作品拥有更为丰富的美感。

关键词:日用陶瓷设计;设计观念;综合材料

中图分类号:J5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7)15-0150-02

陶瓷艺术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人们不断的提高对于泥、釉、火等材料的语意表达。随着时间推移到现代,陶瓷艺术更是摆脱了传统观念对创作者的束缚,极尽可能的表达设计者的内心感受和个性情感,因此现代陶艺也得到了快速的发展。现代陶艺作品中,我们经常能看到陶瓷材料与其他材质相结合而创作的作品,多种材料的运用一方面解决了陶瓷材料本身具有的局限性,更重要的是丰富了作品的材料语言,以此更能充分的表达创作者的设计理念。

一、日用陶瓷设计中综合材料的发展

陶瓷材料与其它材料进行拼接,并不是陶瓷艺术发展到现当代才出现的,早在两宋时期,就已经出现用金属镶口的陶瓷器皿。金属镶口的原因有两种,其一因为使用了有较强的流动性陶瓷釉料,在烧制的过程中,釉料向下集中而导致容器口出现芒口涩圈,工匠为了弥补这一缺陷而使用金属镶口。另一种是在烧制的过程中,为了防止器皿的口沿部发生变形而采用覆烧,覆烧大大减少了器型变形的概率,却因此不可避免的形成的涩圈,为了使得这些缺陷得以弥补,工匠而使用金、银等贵金属进行镶口。

日用陶瓷发展到近现代,出现了很多使用竹子、木料,藤条等与酒具,茶具相结合。这一类日用陶瓷是在主体结构烧成之后,再将提梁部分与之相结合,这样就可以更好的实现提拿等实用功能。竹子、木料,藤条等材质的加入很好的解决了陶瓷把手容易传热烫手的问题,在某种层面上说,这种材质的应用属于初级的“被动型”的使用,材质只是只是日用陶瓷设计品的物质载体,材料对于设计品只是解决了最基本的使用功能作用。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进步,单一的材质在现代日用陶瓷设计作品中更加难以满足人们的需求,人们对于作品更多的追求多样化强调作品的个性化。总而言之,现代日用陶瓷设计品不仅要满足使用者物质生活需求,还要满足使用者精神生活需求,它们不再单单是生活的必需使用品,更可以满足人们情感的寄托和心灵上的享受。

二、日用陶瓷设计中常见的材料

综合材料的采用,给现代日用陶瓷设计带来了更为广阔设计空间,也给设计师更大的想象空间,而多种材质的融合与交叉符合现代设计思潮的趋势,因此此类日用陶瓷设计品也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受众,受到各类人群的追捧。

在日用陶瓷设计中运用综合材料是指以陶瓷材料为主体,与其他材料共同创作,形成新的日用陶瓷创作的表达形式。将其他材料介入到日用陶瓷设计中以此达到更加完美的结合,必然要在各材料之间找到一个完美的契合点,而材料与材料常见的契合形式分为四类。(1)材料依附于日用陶瓷设计主体,常见的有将玻璃放在陶瓷碗的坯胎上,经过高温烧成后,玻璃与釉融为一体,或者将玻璃碾碎,将玻璃碎与釉料混合喷洒在作品的表面,烧制后玻璃与釉料和坯体结合,形成自然透明的流动感;(2)将材料镶嵌在泥料中,这样得到的泥料再创作,常见的有泥料与稻草藤条等较为柔软的材质结合,烧制后这些异类材料将烧尽,留下似有似无的痕迹,带给人强烈的视觉冲击力以及想象空间;(3)将其他材料作为日用陶瓷设计中某些配件装饰于主体,常见的有木料、藤条,金属材质等作为壶体的把手等;(4)其他材质成为现代日用陶瓷设计品的烘托,材料不再局限于设计品本身,而是成为作品在空间上的一种延伸,对设计品本身起到烘托与陪衬的作用。

竹藤本身具有较好的柔韧性和丰富的编织语言,很早之前竹藤就用于与茶具的壶体相结合,制作成壶把。竹藤在现代日用陶瓷设计上的运用更为广泛,不仅作为壶把,有些甚至将藤蔓缠绕在壶体本身,藤蔓本身有有一定的粗糙质感以及隔热功能,这样使得茶具更加方便使用。同时壶体与藤蔓缠绕,产生肌理与视觉的对比,竹藤给人以质朴与纯纯的乡土气息,瓷器给人以高雅清丽感觉,两者一粗一细,一俗一雅产生强烈对比。

木料与现代日用陶瓷设计的结合只要有两种,其一,与竹藤类似,为设计品的某一部分,比如日用陶瓷的壶盖、杯托或者壶把手等,因为木料有很强的隔热功效,再加上木料本身的纹理,此种结合受到很多设计师的追捧。另一种使用方式为,木材成为现代日用陶瓷设计品的烘托,木料不再局限于设计品本身,而是成为作品在空间上的一种延伸,对设计品本身起到烘托与陪衬的作用,使得设计品的艺术语言更加丰富。

金属材质本身有很强的承受力,同时易于加工成型,能帮助陶瓷材质完成本身难以达到的造型,可以满足设计者创作不同风格的设计需求,具有很强烈的时代特征。现代日用陶瓷设计作品与金属相结合,金属的冷冽、富丽、尖锐、坚硬等视觉感与陶瓷融合,产生强烈的肌理效果对比,大大的增加了陶瓷本身较为单一的艺术语言。

现代日用陶瓷设计作品中,陶瓷材质很多时候并不是单一的与某一材质进行结合使用,更多的时候与两种或者两种以上材料进行融合,材质与材质之间相互影响,相互融合。多种材质共同支撑起设计作品,更为完美的诠释创作者的意识观念,扩展了创作者的可能性。

三、现代日用陶瓷设计作品与综合材料

现代日用陶瓷设计作品中陶瓷材质与其他材质相结合,在质感、肌理、色彩、光泽,触感等多方面形成对比与反差。同时,不同的材质都有其特有的文化属性,因此不同的材质融合其实是将不同的文化属性相拼接。例如木料,木料属于开发使用时间较长的一种材质,有一定的内涵底蕴,给人的感受是温润且敦厚的。而不锈钢则属于现代高科技的产物,本身具有后现代性的艺术性语言,不锈钢给受众展示的是后现代的冷峻以及未来的色彩,这也是不锈钢所固有的时代背景和文化属性。不同材质所固有的艺术语言与文化属性,是要通过设计者自己思考、体会才能合理在现代日用陶瓷设计作品中进行运用。

综合材料加入现代日用陶瓷设计,打破了日用陶瓷设计传统理念,开拓了日用陶瓷设计中的新观念。不同材质本身有其所固有的艺术语言与文化属性,然而将不同的材质融合在一起,材质本身的艺术语言与文化属性就会被冲破,营造出新的艺术语言。例如,木料与不锈钢共同运用于现代日用陶瓷设计,不同的材质必然会形成视觉以及触觉上的冲突,除了此类冲突之外,同时也打破了木料本身的艺术语言,和不锈钢本身包含的后现代艺术语言,综合而形成新的艺术语言。

现代日用陶瓷设计作品中,陶瓷材质与竹藤、金屬、木材和玻璃等材料相结合,材质与材质和谐地共存于作品中,多种材质共同支撑起设计作品形成和谐的意境。陶瓷本身的艺术语言与综合材质语言达成一种均衡的关系,使得设计作品得到平和的意境。陶瓷材料来源于大地,经过提炼使其变得细腻。陶瓷与综合材质中竹藤的质朴,木料的沉稳温润,金属的冷冽尖锐,玻璃的透亮等相结合,综合材质的本体语言与陶瓷材质形成对比与反差,但总体在对比中求得和谐。

现代日用陶瓷设计作品中陶瓷材料与其它综合材料相结合,它们之间大致有三种关系:(1)不同材质相结合在多种层面上形成对比与反差;(2)不同的材质融合在一起,材质本身的艺术语言与文化属性被冲破,创造出新的艺术语言;(3)多种材质共同支撑起设计作品形成和谐的意境。陶瓷本身的艺术语言与综合材质语言达成一种均衡的关系,使得设计作品得到平和的意境。随着科技的发展,将有更多的新型材料的出现,因此将为现代日用陶瓷设计提供更多的可能性,也为设计者提供了更过的选择性,也将使得作品更符合时代的潮流。

参考文献:

[1]朱铭.设计—科学与艺术的结晶[M].济南:山东美术出版社,1989.

[2]王建梅.日用陶瓷设计中材质的创新运用与感觉特性[J].佛山陶瓷,2009(07).

[3]张亚林,刘首含.综合材料介入日用陶瓷设计的研究[J].中国陶瓷工业,2009(03).

猜你喜欢
综合材料
浅谈综合材料绘画中的情感表达
综合材料融入幼儿美术课程的意义及策略研究
浅谈综合材料在水彩画中的应用
关于综合材料绘画技法在教学中的运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