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文阁
数学源于生活,寓于生活,用于生活。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果能够根据小学生的认知特点,将数学知识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紧密结合,那么,在他们的眼里,数学将是一门看得见、摸得着、用得上的学科,不再是枯燥乏味的数字游戏。这样,学生学起来自然感到亲切、真实,这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用数学眼光来观察周围事物的兴趣、态度和意识。对于学生更好地认识数学,学好数学,培养能力,发展智力,促进综合素质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作为教师要善于结合课堂教学内容,捕捉生活中的数学现象,挖掘数学知识的生活内涵。
不管是老师的教还是学生的学都是属于生活的一部分,因此,数学课堂中老师与学生是否愉快直接影响着师生的生活质量。尤其影响学生,所以创设轻松,愉快,有趣的数学课堂,使之融入我们的生活先得由为重要。1.让学生觉得自己是自由的。我们的数学课堂教学可以让学生离开座位,教室的每个角落,每个同学都可以座为学 生的学习场地与合作伙伴,也可以让学生走出教室,走向生活与社会。作为自然科学基础课的数学只有实现回归自然,融入生活,教育的多向目标才能得以实现。除了让学生在空间上是自由的,还应让学生的思维自由。在学生解决问题时不要限制他们的思维,让其思维得以发散,会有很多让老师意想不到的发现。在这轻松活泼的课堂中让学生体会到真正的自由与快乐,从而快乐生活,快乐成长。2.让学生觉得数学课堂是有趣的。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果能够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将数学知识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结合,那么,在他们眼里数学不再是枯燥乏味的算题解题了,而将是一门看得见,摸得着,用得上的学科了。首先应该充分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选取合适的问题情境来进行教学,并变化方法来进行。如:做游戏,打比赛,讲故事,师生互动。其次在联系环节也该生动有趣,难以适中,有层次。如在乘车问题的练习时我设计以下教学:
师:今天买了很多东西一起坐车回家好不好?
生:好
(出示坐车,上车,下车情境图)
师:车上原来有多少人?到站后有多少人下车?又上来了多少人?
生:车上原有6人,到站后下去4人又上来5人。
师:那么这时车上有多少人?你们会吗?
按照小孩子思维顺序和日常学习习惯都会按照条件给出顺序解答。
生:会,6-4=2(人) 2+5=7(人)
师:6-4=2(人)表示什么意思?
生1:6-4=2(人)表示下车后还剩多少人,2+5=7(人)表示剩下和到站后又上来加在一起时车上的人数。
师:还有其它计算方法吗?
生2:有。6+5=11(人) 11-4=7(人)
生3:还有。5-4=1(人) 6+1=7(人)
这样的分层设问可以照顾到不同层次的学生,由于受文化环境,家庭背景及自身因素的影响,学生之间的数学知识和数学能力的差异是客观存在的。而我们的课堂是面对全体学生的,因此面对学生的回答不可简单评价说“对”或“错”。3.让学生认识到数学是有用的。
数学来源于生活,用于生活。面对生活中许多问题我们可以通过数学来解决,数学课堂要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可以成立数学兴趣小组,数学兴趣小组定位猪“数学是有用的”这个角度全方位的向同学们介绍数学的方方面面,从而激发数学兴趣。特别是现在不感兴趣的同学,如果能让兴趣小组的活动吸引他们来参加,你们兴趣小组的目的就达到了。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学习心理发展水平和具体情况结合教材具体内容,采取灵活多样,生动有效的方式,帮助学生。具体针对不同年龄的学生心理及联系所学教材的内容进行相关内容背景介绍和实际应用。数学是有用的,有用的哪些方面通过不同主题的活动分别向学生介绍,激发学生的数学兴趣。
数学离不开生活在教学过程中如何引进生活问题,我认为可以这样操作,首先结合生活实际,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自主探索的欲望为把生活中的鲜活题材引入学习数学的大 课堂,创设问题情境应注意从学生自己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情景出发,即要让学生感觉到所面临的问题是熟悉的、常见的,同时又是好奇的,富有挑战性的,一方面使学生有可能去进行思考和探索,另一方面又要时刻感受到自身已有知识的局限性,从而处于一种想知而未知,欲罢而不能的心理状态,引起强烈的探索欲望。刚入学的一年级孩子,有部分受到过学前教育,所以说,他们对数学并不是一无所知,但对于学习数学的兴趣却是不尽相同的,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再者注重实践活动,培养学生发现数学问题的能力为了使学生学好数学知识,初步接触和逐渐掌握数学思想方法,不断增强数学意识,就必须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加强实践活动,使学生有更多的机会接触生活和生产实践中的数学问题,认识现实中的问题和数学问题之间的联系与区别。数学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在生活实践中培养学生的发现能力,养成一种发现问题的意识是十分必要的。在数学教学中,把数学知识与生活、学习、活动有机地结合起来,通过收集资料、动手操作、合作讨论等活动,让学生在生活中获取知识,在实践中自我发现问题和自我解决问题,充分发挥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使学生在学习数学的同时,对生活实践产生兴趣,并在实践中增强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让学生真正感受到数学在生活中无处不在,获得探索数学的体验,提高利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使生活数学化。实践出真知是人类长期以来的科学总结。数学教学不能光凭书本,而是要和实践与生活紧密联系。《新大纲》指出:“数学教学要充分考虑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结合他们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设计富有情趣和意义的活动,使他们有更多的机会从周围熟悉的事物中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而华罗庚也说过:“人们早就对数学产生了枯燥乏味、神秘难懂的印象,成因之一便是脱离实际。”其实,生活中充满了数学,数学课的任务之一,就是要让学生从生活中发现数学、汲取数学,使数学成为他们的生活的一部分,做到“生活即數学”、“数学即生活”。
综上所述,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联系生活讲数学,把生活经验数学化,数学问题生活化,把社会生活中的鲜活题材引入学习数学的大课堂中,使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从而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使他们学会用数学的角度去观察、分析现实社会,去解决日常生活中的现象和问题,形成勇于探索、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