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元芝
作文教学是小学语文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语文知识和能力的综合训练。作文教学首先要激发学生的习作兴趣。其次应注意指导学生学会积累储备,让学生走进生活,动手实验,参与各种实践活动。引导学生通过阅读,积累语言,为学生的寫作储备足够的资金。古人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随着阅读量的增加,学生对语言的感悟能力也会逐渐加强。要想使写作能力得以升华,还需要教师充当孩子的引路人,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习作习惯,从而促进学生习作水平的不断提高。作文教学一直是个难点,在我从事作文教学过程中,绝大多数的孩子对作文有恐惧感。如何突破作文教学的难点,我想谈谈我个人的几点建议。
一、让孩子乐于写的策略:激发写作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最直接的学习动力,兴趣是健康美好的情感。只有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促使他们自觉的经常练笔,才能更快更好的提高学生作文水平。
1.创设习作情境
创设情境目的是让学生进入到情境中,在这种情境中寻找到所要表达的内容,从而激发学生习作兴趣,调动学生习作欲望。比如,三年级的一次作文教学是描写秋天的景色,当时我授课的对象是城市的孩子,他们不像农村的孩子能够亲身感受秋天的田野、秋天的果园等秋天的景色。因此,根据这一实际情况,我充分利用多媒体播放秋天各处的景色,并伴着音乐《秋是私语》,将学生带入到具体的情境中。我发现孩子们聚精会神的盯着大屏幕,似乎他们走近了秋天的童话世界里。
另外,在教室环境的布置中,可以张贴一些有关读书的名人名言,像高尔基的“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凯勒的“一本新书像一艘船,带领我们从狭隘的地方,驶向无限广阔的生活海岸”等。也可以建立班级的图书角,让学生之间相互借阅,交换阅读,营造一种浓厚的读书氛围。
2.给予写作动力
让学生在习作中品尝到成功的喜悦,作文的批改要突出人文思想,重在鼓励。教师的评语要具体,如是好的方面,多表扬,采用鼓励性的话语。我在作文评改中采取画笑脸的做法激励孩子。写的完整,标点符号运用准确,我就奖励一个笑脸,语句通顺,内容突出重点,我就奖励两个笑脸,能在作文中用上好词佳句的、各种修辞方法的,我就奖励三个笑脸。在作文讲评课上,我先让得到三个笑脸的同学上台读,然后再是得到两个笑脸,以此下去。班级的孩子都想上台来读,这样就激发孩子的写作兴趣。如果作文中存在不足之处呢?我们应采用建议性的话语。如在一次作文中,一个孩子描写妈妈对她的爱时,只写了妈妈当时的动作,所要表达的情感没有体现出来。我便在评语中写到:抓住一系列的动词描写出了妈妈对你的爱,你的妈妈太伟大了!如果能写出妈妈当时的心理活动,这会是一幅很感人的画面。其次,给予孩子充分的展示空间,把好作文读给同学听,家长听。办好班级的学习园地,把优秀的作文张贴在上面,还可以让学生向校园广播站投稿。总之,让一篇好文章尽可能得到宣传,让孩子从写作中寻找到成就感。
二、让孩子有得写的策略:积累写作素材
“不积跬步,无以致千里”,量的积累才有可能促使质的提升。没有大量的素材积累,学生是无法写好作文的。
1.从阅读中积累
俗话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这句话言简意赅告诉我们一个深刻的道理,书读得多,语言积累到一定的程度,才可能文思泉涌,笔下生花。要想写出一篇好文章,则需要多读多背,课内多读,课外也要多读,教学中,必须加强朗读的训练,读时要做眼到、口到、心到。朗读可采取多种形式:范读、领读、自由读、分角色读、分组读、齐读等。读时琅琅上口,熟读成诵,应用时就能“出口成章,下笔成文”。在此基础之上,还要指导学生做好读书笔记,摘抄优美词句,可分类摘抄,如描写景物类,描写人物类……还有成语、古诗。作文时,便能随手拈来,意到笔随。
阅读中积累,在积累中再阅读,真正把积累当成一种乐趣,叶圣陶老先生说:“熟读名文,就是在不知不觉中追求语言的完美”“认真阅读有助于写作”。读是储备过程,有了丰富的储备,写作才能成为易事、乐事。
2.从生活中积累
叶圣陶老先生在《作文论》中说:“作文这件事离不开生活,生活充实到什么程度才会做成什么文字》。”这句话深刻指出了生活积累对于写作是多么的重要。只有亲身去接触事物,仔细地观察事物,才能获得真实、深刻、细致的第一手资料,写作时才有话可写,写出的文章才比较真实生动。因此,我们首先要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留心观察、积累生活的习惯,例如:在一次观察日记中,孩子们有的想描写小金鱼、有的想描写池塘里的荷花、还有的想写大蒜苗的生长过程……按照习作的内容,我将他们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实际观察,这样孩子们就觉得写起来不是件困难的事了。其次,要丰富学生的生活,让孩子们多参与一些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积累。生活犹如源泉,文章犹如溪水,源泉丰盛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地流个不歇。
三、让孩子写得好的策略:养成良好的习作习惯
学生的习作有了兴趣,有了积累的素材只是写作的第一步,教师还必须在一旁为学生引路,培养良好的习作习惯,增强学生的习作能力。
1.增加习作次数
崔峦先生说:“作文是一种技能,技能的形成靠训练。”小学生从三年级才开始接触习作,每学期要完成8篇作文,平均2周完成一篇习作,这种训练很难让学生养成良好的习作习惯,更不利于习作能力的提高。因此,可以增加课外小练笔,习作的次数增多了,教师便指导多了,学生掌握的习作知识也伎更为丰富。
2.丰富想象的空间
丰富的想象力是写好作文的不竭源泉,在教学中,教师要经常为学生创设想象的情境,引发他们的想象思维,培养他们的想象创造能力。如在一次作文教学中,要求孩子们自己任意选择几种小动物,编一段童话故事。结果一个个生动有趣的故事跃然纸上。其中一位孩子的内容大致如下:老黄牛要和蜗牛比赛跑一万米,蜗牛答应了。蜗牛招集家族成员,告诉他们每隔一百米之处藏着一个蜗牛,比赛正式开始,老黄牛遥遥领先,它回头望望,看不到蜗牛的踪影,老黄牛激动万分,可就在百米之处,它发现蜗牛正跑在它的前面,它便将拼命超越蜗牛,当它确信蜗牛已被甩在后面的时候,它又高兴起来,可就在这时,蜗牛又在它的前面了……想像让学生的思绪飞扬,给了学生写作的动力。
总之,提高学生的习作是一个艰巨而漫长的过程,无法做到立竿见影,这就需要教师长期有目的培养,从而达到学生提高写作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