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紫砂鉴赏的形神气态

2017-06-10 08:58龚美娟
文艺生活·中旬刊 2017年5期
关键词:审美

龚美娟

摘 要:紫砂壶作为中国陶瓷文化中的瑰宝,一直都是人们喜爱收藏的对象,特别是些名家紫砂壶,因其所用的泥料较佳,做工精细,富有装饰和造型的美感,且数量稀少,是收藏家梦寐以求的精品,甚至呈现泥土与酋金等价的现象。

关键词:中国陶瓷;收藏;审美

中图分类号:J5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7)14-0035-01

紫砂壶烧造在我国有着较早的历史,宋代就有制作使用紫砂壶的文字记载,明清朝是紫砂壶的兴旺发展成熟时期,近现代一些陶艺家用形体构成的新思维,强调点、线、面在形体中的作用,也创作了一批造型新颖、风格独特、具有时代特征的现代紫砂壶。

紫砂作为优秀陶瓷艺术中的瑰宝,以其独特的生产工艺、鲜明的地区风格、浓郁的民族特色蜚声海内外,深受人们的喜爱。而紫砂壶作为陶瓷艺术中的特殊品种,别有天地。并以其与众不同的性能、用途和风格,成为一种美与实用高度和谐而又美妙不可思议的艺术品。紫砂壶艺经过长期的发展,壶样别开生面,这些设计都蕴涵了很多美学观念,所以紫砂壶的造型美及装饰美是一个很值得探索的课题。

收藏鉴赏紫砂壶首先要看“泥”:紫砂壶得名于世根本的原因是其制作原材料紫砂泥的优越性。紫砂泥只产于江苏宜兴,主要矿物成分为石英、云母和赤铁矿,化学成分为氧化硅、氧化铝、氧化钙、氧化镁、氧化锰、氧化钾和氧化钠等。紫砂陶原料,黏中带砂,柔中见刚,富有韧性,颜色鲜艳。制出的成品表面光挺平整之中含有小颗粒状的变化,表现着一种砂质效果。用朱砂泥做的细腻柔滑如少女的肌肤,紫砂泥制作的栗色暗暗如金似铁,调砂泥制作的表面砂质粒子若隐若现恰似梨皮,铺砂泥制作的星星点点灿若星辰。

景舟大师在《简谈紫砂陶艺鉴赏》一文中说, “抽象地讲紫砂陶艺的审美,可以总结为形、神、气、态四个要素。形,即形式的美,是指作品的外轮廓,也就是具象的辟面相,(注:辟面相即第一眼的感觉)神,即神韵,一样能令人意远,体验出精神美的韵昧;气,即气质,陶艺所内涵的和谐协调色泽本质的美;态,即形态,作品的高、低、肥、瘦、刚、柔、方、圆的各种姿态。从这几个方面贯通一气,才是—件真正完美的好作品。”但这里又要区分“理”和“趣”的两个方面。若壶艺之爱好者偏于理,斤斤较量于壶的容积的宜大宜小,嘴的宜曲宜直,盖的宜盎或平,壶身的或高或矮,侧重从沏茶茗饮的方便为出发点,那就只知理而无趣。一种艺术的欣赏应该在理亦在趣。一件作品不管它是大是小,壶嘴是曲是直,盖子是盎是平,形制是高是矮,都在乎有趣,有趣才能产生情感,怡养性灵,百玩不厌。所以观赏一件新的造型,应该在领悟到美的本质以後才始加以评点。从这样的审美态度作出发点,才能中肯地赢得普遍爱好砂艺界的共呜。

笔者从事紫砂多年,一直偏向于紫砂光货的制作,紫砂光器蕴籍有味,耐看耐用,经得起细细的推敲,给人以亲切愉悦之感。这里就顾景舟大师鉴赏紫砂的四要素,来谈谈自己的看法。形,主要表现在线条方面。紫砂壶光器创作,最主要的就是点线面的艺术。线装饰是中国传统艺术的最常见的手法,紫砂陶表面一般不施釉,人们直接可感受到其形制、造型的优美,线可增加造型的韵律和节奏,使造型更为丰富,同时也处理了造型的各种转折和过渡。—件成功的作品,首先就要在形上把观赏者给吸引住,然后,才能去体味紫砂壶的其它美感。态,即指形态,造型。对 于紫砂壶来说,素有。方非一式,圆不一相”之说,也就是指紫砂壶形态万千。对于一件紫砂作品来说,要具有形态美,便是它的高、低、肥、瘦,是否處理的协调,比例是否和谐。比如顾大师的上新桥,其无论嘴、把、钮,比例搭配十分和谐,肥瘦适宜,壶嘴和壶把遥相呼应。壶身呈现饱满圆润之态。气质,笔者理解也就是紫砂壶所饱含的作者的独特的思想感情。

对紫砂壶的造型博大精深,蕴涵了各种文化表现形式,它历史渊源悠久,从古至今历经数代紫砂艺人的努力探索和创新,积累至今,形成了“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的局面。然而,随着社会文化的发展,新的文化元素不断充实到紫砂壶艺的创作中来。其创作的技艺、方法也存在挖掘和发展的空间,这有待于一批有志于紫砂制壶艺人去开拓,去创新,作为一名紫砂壶艺喜好者,我们有责任与义务把这一门古老而又富有生命力的艺术传承下去。

对于一件紫砂作品来说,都倾注了创作者的心血,从打泥片到拍身筒,然后装壶嘴,壶把,对茶壶进行反复地修整,在这个过程中,紫砂作品便呈现出了创作者的特有的气质,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壶如其人。一把紫砂作品,要具有气质美,就要求创作者具有娴熟的制作工艺,能够把自己的想法融合在紫砂创作之中,赋予紫砂作品一定的内涵,并让人看后感觉到作者的思想感情。神,指神韵。应该是紫砂壶鉴赏比较高的—个层次,没有深厚的人文素养和审美功底,—般来说达不到紫砂作品的神韵。顾景舟大师的作品之所以有神韵,主要一点就是顾老具备的较高的文学理论素养和美术理论修养,才使得作品符合中国传统美学的要求,让入在审美的时候,达到共鸣。所以说,一件紫砂作品要能达到神韵之美,就需要紫砂创作者不断修炼自身,提高自己,才能将紫砂作品上升到艺术品的层次。

以上是笔者在紫砂创作过程中,对顾景舟大师鉴赏紫砂茶壶的四要素的一点理解,而我们也只有在不断继承大师优秀传统的基础上,才能使自己不断提高,不断发展。

参考文献:

[1]顾景舟.宜兴紫砂珍赏[M].香港:三联书店,1992.

[2]徐秀棠.中国紫砂[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

猜你喜欢
审美
阐述西方音乐剧与中国戏曲审美特征的异同性
论风骨与崇高
论少儿美术培训对审美的作用及影响
“民族唱法”的表现形态美
“诗意地栖居”与“看上去很美”
《闲情偶寄》中的中国女性之美
浅谈羌族舞蹈“莎朗”的风格特征
发扬艺术之光,让美术涤荡灵魂
职业中学美术鉴赏课教学探微
现代陶艺教学特点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