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耀邦现代化建设思想述要

2017-06-10 16:12林立
决策与信息 2017年6期
关键词:胡耀邦知识分子

林立

[摘 要] “文革”结束后,胡耀邦根据中国的具体国情,把马克思主义同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相结合,并通过实践来进行检验,从而形成其独具特色的国家现代化建设思想。他指出了现代化建设中两大立足点,对现代化建设所要依靠的几股力量进行了客观的分析,梳理了思想理论工作、干部队伍调整和党纪党风问题同现代化建设的逻辑关联,并为现代化建设给予了方法论指导。

[关键词] 胡耀邦;“四个现代化”;知识分子;思想理论工作;中国现代化道路

[中图分类号] D033.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002-8129(2017)06-0051-07

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了“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首次把政治概念和现代化一起使用,这是继“四个现代化”之后的明确提出的“第五个现代化”。研究胡耀邦现代化思想有利于进一步深化对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中国现代化道路认识,准确把握中国现代化道路发展的客观要求和内在规律,从而有利于推进当下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进程。

一、胡耀邦对现代化建设立足点的思考

(一)现代化建设必须立足于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核心

“文革”结束后,胡耀邦对党和国家的未来发展进行了反复思考,尤其是就“社会主义命运”“现代化建设”“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三者之间的逻辑关联进行了深刻分析。他在1978年的中央工作会议上明确提出,“全国人民的脉搏,主要还是为安定团结、尽快实现四个现代化而跳动”[1] 108,“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代表了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意志和根本利益”[1] 464。同时,关于谁来领导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问题,胡耀邦也作出了回答。.他认为“社会主义的命运同党的领导是密切联系在一起的。离开党的领导去谈什么坚持社会主义道路是不可能的。我们党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中流砥柱”[1] 242 。他在谈到中国共产党人应如何看待“我们自己”时说,“如果没有中国共产党,中国的革命就不能成功,中国的人民就无法翻身,新中国也不可能出現,唯有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成功进行了革命”。进而指出,“谁能领导我国人民建设四个现代化的社会主义强国?不能靠别人,不能靠别的党,只能靠中国共产党来领导”[1] 165,“在新的历史时期中,面对着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宏伟任务,我们深深感到,完成这个任务的关键,就在于我们的党”,在此基础上他还提出“把党建设成为能够团结和领导全国各族人民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坚强核心”[1] 276的目标。

(二)现代化建设必须立足于安定团结的局面

“文革”结束后,因为我们党的努力,社会动荡和纷扰不安的局面得到极大的改善,党内外逐步形成了安定团结的良好政治生态。在胡耀邦看来,“有了这个局面,加快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进程,就有了可靠的保证[1] 101。他写给华罗庚的信中,就引用了《圣经》中古代巴比伦人在建造通天塔的过程中,因内部不和而失败的故事,说明团结一致、齐心协力新局面的重要性。胡耀邦反对急急忙忙乱斗一通,极力提倡恢复和发扬中国共产党历来行之有效的批评和自我批评的优良作风,他认为,“这个武器运用得好,可以使有严重错误的同志变成好同志,使好同志变为更好的同志”“这是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实行自我教育的一大法宝,是巩固和发展全国安定团结、生动活泼的政治局面的一大法宝” [1] 306。在1978年12月的中央党校大会上,胡耀邦即席作了贯彻三中全会精神的讲话,就分清大是大非以实现安定团结的问题谈了部分观点,他说:为了四个现代化,我们必须安定团结。没有政治上的安定团结,我们搞四个现代化的想法就会不一致[2] 139,同时就维护政治上的安定团结局面,分清政治上的功过是非问题提出了“三分明”的方法,即要做到“功过分明,是非分明,赏罚分明” [2] 139。

二、胡耀邦对现代化建设动力的思考

(一)重新提出科学技术同现代化建设的关系

“文革”十年浩劫使中国的科研路线、专业队伍、科研机构等方面都遭受到巨大破坏。过去执行的正确方针、政策遭受到批判和否定。1961年中共中央批准的《科学十四条》和聂荣臻的《请示报告》一概被否定,誉为“科技宪法”的《科学十四条》被说成是“修正主义纲领”,研究机构被肢解,科研机构出现了大的变动。胡耀邦恢复工作后的第一个工作单位就是中国科学院,到岗后,他通过大量调研和同科学家座谈,重新诠释了生产斗争与科学实验的关系。他认为,“科学是推动历史前进的巨大力量。科学愈来愈迅速地转化为巨大的生产力”[1] 179,不打这一仗,生产力无法提高,科研应当走在前面, 如果“没有科学技术现代化,也就不可能有工业、农业、国防的现代化”[2]39“四个现代化的关键是科学技术的现代化”[1]425“没有先进的科学技术就没有四个现代化”,并着重强调“掌握当代最先进的科学技术是关系我们国家前途的根本问题”[1]179。他结合中国的具体国情,科学分析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是全新的事业,规模广大的多,性质复杂的多,行业多得不可比拟,就是军事工作也更加专门化了”,在这种情况下,仅靠过去那些知识和经验已经大大不够了,掌握现代科学技术文化知识已经成为现实斗争的迫切需求,“能否掌握现代科学文化知识,是决定建设成败的一个关键”[1] 502。他提倡在现代化建设的伟大事业过程中运用马克思主义来接触世界上的现代科学技术,接触世界上现代科学技术的资料,通过“不断批判地吸收当代科学文化的新知识、新成果”[1] 505,来逐步掌握各门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掌握现代化技术和经营管理科学,并将这样的学习贯穿到四化建设的全过程中去。

(二)重新提出知识分子同现代化建设的关系

“文革”期间,大量知识分子遭到迫害,大批科技精英被指责为追随“美帝”或“苏修”的“资产阶级反动学术权威”,而被赶进“牛棚”。在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胡耀邦认为,“如何正确对待知识和知识分子的问题”是“当前把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同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具体实践很好地结合起来的一个重大而迫切的问题”。他指出,“推翻旧世界需要知识分子;建设新世界,更加需要知识和知识分子”[1] 502“要全面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必须特别重视充分发挥知识分子的作用”[1] 460,从而作出了“知识份子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所绝对必需的智力因素,是我们国家的宝贵财富”[1] 507的精辟论断。他反对轻视知识,轻视专业,反对给广大的热爱社会主义祖国并对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做出巨大贡献的知识分子戴“资产阶级”帽子的错误做法,不愿知识分子遭受压抑,以致蒙冤受屈。他说,“我们的国家,我们的人民,普遍缺少知识,而知识和知识分子是密切不可分的”“我们要很好的重视知识分子,重视文化教育”“一定要改变歧视知识分子的状况,克服歧视知识分子的残余思想” [1] 241。除此之外,他要求全党“努力落实党的知识分子政策,使全党和全社会认识知识分子同工人、农民一样是我们建设社会主义的依靠力量,并且决心尽可能创造条件,使广大知识分子能够心情舒畅、精神振奋地为人民贡献自己的力量”[1] 438。他提倡“把那些有科研能力、热爱科研事业但不擅长做领导工作的科研人才,放到他们专长的岗位上去”[1] 181,鼓励“更多同志投身到新技术、新工艺攻关的行列中去,从而把我国的四个现代化推向前进”[1]393。为使科学院的广大干部和科技人员牢固树立为实现四个现代化而奋斗的思想,胡耀邦还在科学院共青团纪念红军长征40周年的大会上,专门作了“实现四个现代化是新的长征”的报告。

(三)深刻分析现代化建设中其他几股力量

胡耀邦除了重新提出科学技术和知识份子同现代化建设的关系之外,还着重强调了劳动人民、广大青少年和人民解放军在现代化建设中的重要作用。他要求在纠正对知识分子的错误看法时,不应忘记从事体力的劳动人民,强调劳动人民占我国人口的绝大多数的具体国情,称他们为“四个现代化建设的主力军” [1] 167,并指出,“做好党在八亿农民中的工作是实现现代化建设目标的重要条件”[1] 460。在如何看待人民解放军的问题上,胡耀邦认为,自建军起,没有他们的出生入死就不可能有中国人民革命的、胜利的光荣历史。人民解放军不仅与革命历史密不可分,与现代化建设同样密不可分,“四个现代化的实现主要是靠他们来保卫”[1] 168。胡耀邦还对我国的两亿青年作出客观分析,指出他们是“各项建设事业中最活跃的力量”[1] 460,是“我们实现四个现代化的后备队”,应当“有计划、有步骤地帮助他们提高文化,提高技术,使他们真正成为适合四个现代化需要的一代新人”[1] 183。

三、胡耀邦对现代化建设中几项重大工作的思考

(一)思想理论工作在现代化建设中的重要作用

马克思曾经说过:“理论在一个国家的实现程度,决定于理论满足这个国家的需求的程度。”[3] 11“文革”结束后,百废待兴,正是一个需要新理论并能产生新理论的时期。正如马克思所讲的那样,“一个民族要站在科学的最高峰,就一刻也不能没有理论思维。”[4] 875因此,胡耀邦认为,“要实现四个现代化,就要站在科学的高峰,没有理论指导是绝对不行的”“必须使我国四个现代化的伟大事业有正确的理论指导,形成一套完整的路线、方针、政策、办法,使我们的事业沿着正确的道路前进”[1] 119,要时刻警惕,并吸取“文化大革命”的教训,不要再让什么样的政治骗子牵着鼻子走到邪路上去。胡耀邦在1981年9月29日的《理论动态》组委会上讲道:“理论工作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具有重大意义”[2] 79,希望奋斗在第一线的理论工作者继续坚持不懈地研究宣传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随后他在1979年的理论工作务虚会上进一步指出,“全党工作重心转移之后理论宣传工作的根本任务,就是把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的普遍真理同实现四个现代化的伟大实践紧密结合起来,研究新问题,解决新问题,尽可能地使我们的思想理论工作走在实践工作的前头,使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指导我们夺取新长征的胜利”[1]117。他要求广大理论工作者要“继续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振奋精神,打破一切不符合辩证唯物论和不适合于四化建设需要的老框框,努力研究各行各业的新问题,开辟新路子,创造新局面”[1] 322。他指出,要善用思想理论武器,动员全体党员和广大工人、农民、知识分子,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富强和人民的富裕,奋勇进取,建功立业。

(二)干部队伍调整在现代化建设中的战略地位

胡耀邦在组织部门的工作经历使他对领导队伍建设在现代化建设中的地位与作用有了新的认识。他在1980年5月份的中共中央选拔优秀中青年干部工作座谈会上就谈到了建设四个现代化最大的困难就是领导班子不够理想,阐明了组织工作的重中之重是“要把各级各方面的领导班子调整好,以适应四化发展的迫切要求”[1] 192“要使全党的组织工作、干部工作能够促进和确保四个现代化的实现”[1]138。为了使党的事业后继有人,保持党的方针政策的连续性,必须“从现在起,用极大的努力,选拔和培养成千上万的德才兼备、年富力强的干部,让这些同志参加各种领导供暖工作,使他们得到更多的实际有效的锻炼。建设好一支革命化、知识化、年轻化的干部队伍,这是摆在全党面前的一项紧迫战略任务”[1] 282。他认为选拔干部必须要站在四个现代化的立场,按照土改时的方向和办法已经不行了,新时期要用新观点、新办法。理想的领导班子成员必须是“坚决执行党的路线、坚持社会主义道路的,具有专业知识和组织能力的,年富力強精力充沛的”[1] 193,他还为调整领导班子队伍制定了三位一体的方法:一、大胆选拔一大批年富力强的、坚持党的路线的、有专业知识和本领的、有培养前途的干部,充实到各级各方面的领导班子中来。二、要认真负责地妥善安排一大批对党和人民有贡献的年老体弱的同志,退居第二线或第三线,使他们既能延年益寿,又能更好地发挥传帮带的作用。三、正确地解决经过三年多考验证明难以胜任现职的同志的工作调整问题,让他们到适合的岗位上去。他告诫全党,绝大多数干部是好的,干部难免有这样那样的缺点或错误,他要求“一定要吸取过去的经验教训,绝不要轻易把一个干部打倒”,干部自身要“经常进行批评和自我批评”“如同洗脸一样,要天天洗”[1] 115。

(三)党风问题是现代化建设的成败关键

“文革”10年,党风遭到空前破坏,有的党员干部利用职权,谋取私利,搞特殊化;有的官僚主义严重,工作懈怠;有的搞派性活动,损害党的团结……三中全会后党的纪律检查委员会重建,党纪党风得以改善,部分党员干部觉得把党的纪律抓太紧了,太严格了,可能妨碍安定团结。1980年11月,胡耀邦同志在中纪委第三次贯彻《关于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座谈会上针对这种现象,批评了“把搞好党风的工作看成可有可无,甚至是同发展经济,搞好安定团结相对立”[1] 248的错误思想,指出了党风不正是我们现实工作搞得不好的一个原因。他认为,在新的历史时期,“党纪党风问题是关系我们国家兴旺还是衰败的极其重大的问题”[1] 383“党的中高级领导干部,作为执政党的领导集团,能不能真正顺应历史的潮流,放开眼光,拿出魄力,打开局面,为建设现代化的社会主义伟大强国奠定坚实的基础,这对我们确实是一个非常严峻的历史性的考验” [1] 385。党员和干部特别是负责干部在经济上的犯罪行为,已经严重破坏了我们党的威信,如果听之任之,任其发展,就会毁坏我们的社会主义事业。他反对“搞表面文章,搞应付上面”,并语重心长的告诫党员干部,“如果现在我们的好同志用这样的工作方法来对待四个现代化,四化就没有希望”[1] 612。并在党的十二大上指出,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是“文化大革命”遗留下来的党风不正等问题,“必须整顿党的作风和党的组织,这是坚持社会主义制度、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重要保证”[1] 465。

四、胡耀邦为现代化建设提出方法论的指导

(一)胡耀邦提倡要勤于学习,向科学要本领、拜行家做老师

毛泽东同志在《论人民民主专政》中强调指出:“严重的经济建设任务摆在我们面前。我们熟悉的东西有些快要闲起来了,我们不熟悉的东西正在强迫我们去做。这就是困难。”[5] 1480“我们必须克服困难,我们必须学会自己不懂的东西。我们必须向一切内行的人们(不管什么人)学经济工作。”[5] 1481胡耀邦极其赞同毛泽东同志的观点,他认为,“我们学习的好坏,将决定我们的领导水平和工作水平,直接影响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进程”[1] 286。随着现代化建设事业的规模越来越大,要办的事情越来越复杂,而且新事物不断涌现,在日新月异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面前,现有的知识、经验和思想水平还远远不够,这一现实要求中国共产党人一定要加强学习,不断地充实和提高自己的文化知识水平。他提倡“广大干部、知识分子和工人大长中国人志气”“向科学要本领,拜行家做老师”“在全党,在广大干部、知识分子和国内个人当中,以至全社会和全民族,要努力造成一种奋发图强、刻苦学习的风气”[1] 365。在“学什么”的问题上,胡耀邦认为,一是要多读经典著作,“要读马克思主义的经典著作,认真读书,掌握理论武器,这对我们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事业是非常重要的”[1] 566,无论过去、现在和将来,都要向马克思请教,从中吸取智慧和力量。除此之外,还应该从毛泽东同志的著作里吸取智慧,把现代化事业推向前进,“毛泽东思想曾经指引着我们的革命取得胜利,它的一系列根本原则今后同样会指导我们夺取四个现代化的胜利”[1] 169。二是要学习现代科学技术文化知识、经营管理知识和其他必要的专业知识。

(二)胡耀邦提倡要结合实际,不做空头政治家,不做教条主义者

胡耀邦极其推崇学习并不代表他不重视客观实际。在胡耀邦看来,如果空有理论知识而不了解实际,只会变成空头政治家和教条主义者。他在谈到学习理论的最终目的时指出,“学习是为了丰富头脑,指导实践”[1] 567“就是要努力把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现代科学文化知识同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际,紧密地结合起来” [1] 620“归根到底,还是要投身到四化建设里面去,并且通过自己的头脑,亲自考察”[1] 602。他在工作中时常提醒党员领导干部要注意分清哪些理论是今天仍然适用的,必须坚持的;哪些理论是今天不可能适用的,必须创造性地加以发展的。如果只是照搬照抄,削足适履,那么就是食古不化的教条主义者,是不能解决中国的四化问题的。在现代化建设过程中,中央的路线、方针、政策是从全国的普遍情况出发,而地方如何贯彻执行,就必须研究实际情况、结合地方的特点,提出具体办法。他坚决反对地方只拿中央文件来套用,而不搞调查研究 ,多次强调地方领导者“首要的是了解你那里的特性,把共同性和特殊性结合起来,立脚点要研究特殊性,从实际出发”[1] 201,才能真正解决现代化建设中的问题。

五、结语

习近平在“纪念胡耀邦同志诞辰100周年座谈会”上指出,胡耀邦在担任中共中央主席、中央委员会总书记职务期间,“积极参与制定和贯彻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的重大决策和战略部署,为坚持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路线方针政策、为推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为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作出了多方面重大贡献”[6]。在邓小平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理论的指引下,胡耀邦身体力行,不断探索,从实际出发,冲破不适合我国情况的、错误的观点和模式,开创了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他的现代化建设思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理论成果之一,在中国现代化建设过程中发挥了重要的指导作用!

[参考文献]

[1]胡耀邦.胡耀邦文选[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5.

[2]韩洪洪.胡耀邦在历史转折关头(1975-1982)[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3]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4]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5]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6]习近平.在纪念胡耀邦同志诞辰100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5-11-21.

[責任编辑:谭晓影]

猜你喜欢
胡耀邦知识分子
秘书眼中的胡耀邦:主张“走冷门”不“走热门”
胡耀邦“将军”毛泽东
我给胡耀邦当秘书
1965年胡耀邦是怎么从陕西回到北京的
对知识分子的希望
对知识分子的希望
知识分子
“公共知识分子”与“公共知识分子思潮”
胡耀邦夜宿我家
胡耀邦问路回家